腺肽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评估
2013-10-09张丽
张丽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 吉林伊通 130700)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细胞浸润及纤维渗出为特征的心肌炎性疾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发病率高,病程长,缠绵难愈,易受外感、劳累等因素影响而加重或复发,是危害世界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1]。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经积极治疗可以完全治愈,如治疗不及时将会迁延成为心肌病,出现一定程度的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持续的心律失常或心电图异常[2]。本文回顾我科采用胸腺肽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74例急性期患者,均符合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3]。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慌、胸闷、气短、胸痛等临床表现。观察组37例中男22例,女15例,平均年龄(25.41±5.2)岁;对照组37例中,男24例,女13例,平均年龄(24.02±4.8)岁。二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维生素C、三磷酸腺苷、辅酶Q10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注射液治疗,将胸腺肽注射液按5 mg/kg体重加入10% 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滴,1次/d,连续2周。
3.疗效判定[4]:显效:患者的临床体征以及自觉症状消失,心电图检查结果以及血清学检查结果正常;好转:患者的临床体征以及自觉症状消失或有明显改善,心电图ST-T改变有明显的恢复但并未恢复完全正常;无效:患者的临床体征以及自觉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与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变。
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08%),见表1。
2.两组CK、CK-MB,LDH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CK、CK-MB、LDH心肌酶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CK-MB、cTnT、cTnI,CRP及BNP比较()
表2 两组CK-MB、cTnT、cTnI,CRP及BNP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CK(U/L) CK-MB(U/L) LDH(U/L)观察组 治疗前225.47 ±57.31 27.43 ±8.01 281.45 ±37.38治疗后 122.07 ±52.44#*15.03 ±4.11#*174.33 ±50.47#*对照组 治疗前 225.04 ±54.26 26.94 ±8.17 277.13 ±39.44治疗后 141.00 ±67.02#19.74 ±4.21# 190.72 ±55.31#
3.不良反应: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讨 论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当前认为病因主要病原是柯萨奇B组2-5型和A组9型病毒,其次是埃可病毒和腺病毒等感染。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尤其是慢性心肌炎,目前认为主要是通过免疫变态反应而致病。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和严重性,多数病例呈亚临床型,可以完全没有症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5]。心肌炎的病理主要是间质炎性细胞发生浸润或心肌实质发生变化,导致纤维、坏死区域交错相间。间质炎性细胞发生浸润或心肌细胞缺血的情况下,会生成大量自由基,与细胞膜脂质发生作用,并氧化不饱和脂肪酸,进而生成脂质过氧化物,这样就导致了细胞膜通透性增强,钙离子发生内流现象并超载严重,导致细胞坏死[6-7]。
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药物,急性期通常采用对症和支持疗法,包括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及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代谢,抗病毒等药物治疗。胸腺肽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可诱导T细胞分化成熟为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发挥调节细胞免疫功能作用,还能激活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并抑制病毒复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和杀灭病毒的双重功效,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药物之一。本研究也表明,胸腺肽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总有效率达94.59%,且对心肌酶谱、心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给药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可见,胸腺肽注射液对心肌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单凤琴.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50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06,22(2):12 -13.
2 喻明书.50例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4):253.
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肌炎心肌病对策专题组.关于成人急性病毒信心记忆诊断参考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7(6):4-6.
4 任海军,罗梓萍,徐惠梅.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8例报告[J].黑龙江中医药,2010,17(01):59 -60.
5 王匡君.病毒性心肌炎中西医结合治疗65例的疗效[J].中国卫生产业,2012(14):175.
6 李艳芳,张献.心脏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的受体调节及其交互作用[J].中国循环杂志,2002,17(3):238 -239.
7 丁瑞接,方祝元.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3):94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