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国际化模式初探
2013-08-15张媛媛电子科技大学成都610054
□张媛媛 刘 昕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一体化,政治文化领域的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各国也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工作,如美国主要采取人才引进的模式、韩国采取内培的模式、日本则是与跨国企业结合采取企业订制培养的模式。而在我国,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必将担负起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任。因此,学习、运用国际化教育理念和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知识和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成为了高校工作的核心内容。如何围绕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营造国际化育人环境、搭建国际化培养体系和建立国际化评价标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1]。
一、营造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国际化育人环境”
充分发挥高校在科研、教学软硬件资源的优势,在已有的“科研促进教学,全员全程育人”的人才培养氛围基础上,营造国际化的育人环境,重点营造国际化交流氛围,打造国际化交流平台。
(一)营造国际化交流氛围
1.课题合作
利用高校教学和科研优势,建立包括校内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类型的国内外课题合作,并把这种跨界交流逐步从高校教师群体延伸到学生群体中,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和深入跨界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的参与,让高校学生进一步了解国际最新前沿的理念、技术、工艺等,借此营造国际化的学术氛围。
2.学术交流
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邀请更多的外籍专家和具有国际学术交流背景的老师,以论坛、讲座等形式开展学术活动,内容涉及国内外学术发展的最新资讯。通过学术交流平台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学科发展、关注学术前沿,在参与的同时开拓国际视野。
(二)打造国际化交流平台
1.建立学生出国团队
在以往由学生自发形成的出国团体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建立高校学生出国团队;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定期开展出国论坛、讲座等形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团队,让出国深造成为更多学生毕业时的首选;完善团队的内部建设和管理,聘请专业人士作为出国导师,给予更加专业的出国指导;设立学生出国助理,加强团队的内部管理;同时利用学院网络平台,完善出国档案,将以往出国档案只记录到学生拿到offer截止,扩展到继续追踪学生出国以后的后续发展。通过学生出国团队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出国学生的管理和支持,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也让出国团队从以往的民间组织的松散管理逐步上升到学院组织的科学管理上来。
2.搭建信息化平台
抓住新媒体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机遇,利用网络在宣传、交流方面的独特优势,搭建信息化网络平台[2]。一方面,建立出国专区,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资料下载、出国咨询实时更新、出国心得交流等功能;另一方面,满足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多渠道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互的需求,提供如学生信息数据查询库、教师博客等服务,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信息化水平。
二、搭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国际化培养体系”
培养国际化人才,除了营造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环境外,搭建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则更加关键和重要。不管是刚入校的新生还是即将跨入社会的大四学生,课程和实践将是他们大学的必修课。因此,要实现培养国际化,一是要做好第一课堂的课程的国际化改革,二是要创新课外的实践培养方式。
(一)第一课堂——“课程国际化”
1.课程师资国际化
培养国际化人才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具有国际化前沿的理论知识和开阔的国际视野。一方面,通过选派、鼓励现有教师开展出国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活动,以提高国际化教学理念,提升课程讲授能力;另一方面,逐步完善、丰富全方位师资的设立,通过各种渠道引进海外专职教师、海外长短期的兼职教师、外企工程师,扩充师资力量的同时提升师资国际化水平,也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能力,为人才培养提供基地保障。
2.教学形式国际化
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由一位老师面向所有学生单一讲授的模式,增加多种教学形式。比如:加大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体验中将所学书本知识转化为可实际应用的能力;利用引入的外企工程师开设实训课程,帮助学生走入企业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的同时也锻炼最实际的工程应用能力;搭建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授课,更好的利用海外的优质师资力量,同时也增加了交互性和趣味性。通过教学形式的国际化,为学生更好的了解行业、掌握最新知识和技术、培养未来国际化企业所需人才做出有益探索。
3.教学内容国际化
教学内容的国际化首先从教材入手,引入海外的优质教材。同时,教学内容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某本教材,更多的是提供给学生一系列的国内外的相关书目、学术期刊、专业网站,帮助学生多途径地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全面理解和掌握,也对专业的最新学术观点有所涉猎,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及时性。
4.考核形式国际化
学习国外高校相对灵活的考核方式,改变以往试卷分数型的考核方式,将课程考核方式进一步拓展和多样化。增加实践、论文、答辩等多种方式,把课程考核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从应试化向素质化转变。通过更加丰富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能力。
(二)第二课堂——“培训国际化”
传统的人才培养主要依靠第一课堂的讲授,而作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第一课堂已无法满足需求。学生国际化的视野和能力除了在课堂上由老师传授外,更多的需要在第二课堂的实际参与中去体验和获取。第二课堂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仿真培训:即提供实践项目、实践平台和提供指导老师,帮助学生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将简单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可以实际运用的能力。
2.补差培训:即一对一“候诊式服务”后,为每位学生建立个人档案,根据个人需要,查漏补缺,差别对待,制定个性化培训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对于意向深造的学生给予更多的科研指导;对于意向出国留学的学生搭建更多英语、出国资讯等咨询和实践平台;对于工作就业的同学给予简历、面试等具体指导。
3.模块培训:根据国际化人才的不同需求,将培训内容分为语言学习、专业知识、国际法律法规、组织能力等多个模块,分别对学生进行培训。
4.考察培训: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除了校内的培训外,更重要的是建立对外学习的通道,进行企校交流,国内或国际交换学生等多种校外学习形式[3]。
三、建立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国际化评价标准”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国际化人才培养,激励学生进步的同时,及时反馈教师工作的成效,建立科学的国际化的评价标准。在评价建立的过程中突出“多元化”这个核心,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过程的开放。
第一,功能的多元化。使评价不仅具有坚定、决策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对学生的指导和激励功能。
第二,主体的多元化。实施评价的主体包括了任课老师、辅导员、学生、家长、企业、专业人士等多个主体[4]。
第三,角度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结合当前人才需求和行业发展前景,可以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等方面,对学生从多个角度开展评价。
第四,方式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肯定方式既要包括物质肯定更要注重精神肯定。
第五,标准的差异化。首先是评价标准的差异化,对于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评价标准各有侧重、各有不同;其次是过程的差异化,对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科学的评价,同时有效地避免以往评价标准中过分偏向最终结果的现象;最后是个体差异化,对于学生的评价既有横向的与其他学生的比较,更要注重纵向的对学生个体不同时期的比较。
总之,随着对国际化人才需求量的不断扩大,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很多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也做出了多种尝试和努力,但是依然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围绕营造国际化育人环境、搭建国际化培养体系和建立国际化评价标准的人才培养初探,不断丰富和完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期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1]朱懿.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教育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 8(9): 170-174.
[2]王焕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11,13(1): 109-112.
[3]耿相魁.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几点思考[J].社科纵横,2008, 23(1): 44-45.
[4]朱方彬, 何海涛, 周琨.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我国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23(6): 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