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散元法的杆系结构几何非线性大变形分析
2013-08-15叶继红
齐 念 叶继红
(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6)
在工程实际分析时,经常会遇到由几何非线性所引起的结构大变形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伴随大位移和大转动,因此必须考虑变形对平衡的影响.对于杆系结构几何非线性大变形问题,有限元法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分析方法,学者们也提出了多种计算格式,如完全拉格朗日(TL)法、更新拉格朗日(UL)法和协同转动法等[1-3].但是,这些传统方法在处理几何非线性行为时,需要不断集成和修正切线刚度矩阵,经常会遇到刚度矩阵奇异或非线性方程迭代求解不易收敛等问题,需要对方法本身进行特殊处理,导致计算效率偏低.
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最早由美国学者Cundall等[4]提出,现已发展成为计算散体力学领域中一种新的数值方法.该方法直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单元之间采用弹簧系统连接,接触力与接触位移之间的关系构成了DEM的接触本构模型.由于不要求满足位移连续和变形协调条件,因此它特别适用于各种非连续、非均匀以及结构大变形和失效破坏等复杂过程及其机理的研究[5].最初DEM 法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散土体材料,如今已在许多工程领域如岩体边坡滑动[6]、钢筋混凝土梁的断裂模拟[7]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
DEM法在杆系结构中的应用还较少.本文提出将DEM法用于求解杆系结构(二维、三维)的几何非线性大变形问题.对3个经典算例的静力大变形问题及非线性动力行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DEM法适宜于处理结构大变形问题.
1 DEM法
DEM法的基本思想是把研究对象离散成刚性单元的集合.任取一个单元α,设有n个单元与其相邻,作用在单元 α上的外力为 Fext,外力矩为Mex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其运动控制方程为
式中,m,J分别为单元α的质量和转动惯量;r,ω分别为单元α的位置矢量和角速度矢量;分别为相邻单元j对单元α产生的接触力和接触力矩;t为时间.
1.1 单元间的接触本构模型
图1 相邻单元之间的接触模型
在接触平面内将接触力和接触力矩按矢量法则进行分解,得
将F和M分别向3个坐标轴进行投影,得
利用离散元法计算接触力和接触力矩时采用增量形式.在时间步长Δt内,由位移增量所引起的接触力增量为
式中,Kn,Ks分别为弹簧法向刚度和切向刚度系数;ni(i=x,y,z)为 n 在3个坐标轴上的分量;分别为法向和切向相对位移增量,可通过接触点C处的速度计算得到.
接触力矩的计算过程与接触力的计算过程相似.在时间步长Δt内,球A与球B之间的相对转角增量所引起的接触力矩增量为
式中,kn,ks分别为弹簧转动法向刚度和切向刚度系数;分别为法向和切向相对转角增量.
1.2 时间步长的确定
在求解运动方程时,DEM通常采用显示中心差分算法.中心差分法是条件稳定算法,其计算时间步长Δt必须小于由该问题所决定的某个临界值Δtcr,否则算法将不稳定.
临界值Δtcr的确定应同时满足结构物理步长和数学计算步长的要求.物理步长是指结构中弹性波来回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框架结构的物理步长约为1 ms[9].数学计算步长是指积分计算所需的时间步长,对中心差分法而言,解的稳定性条件为
式中,ωn为结构的最高阶固有振动频率;m为结构质量;k为结构刚度.
本文在确定数学计算步长时,按如下方法粗略估计临界值Δtcr:将式(7)中的k值取为1.1节中提到的4个弹簧刚度系数中的最大值,即
最后,通过比较物理步长与数学计算步长的临界值,取二者较小值,以确定时间步长Δt的大小.
2 动力与静力解及大变形问题
与传统的结构静力分析不同,离散元法本质上是求解结构的动力问题,因为式(1)的解本身就是结构的动力反应.
对于需要计算静力解的问题,可采用阻尼耗能或缓慢施加外荷载的方式来逼近结构的静止状态.本文是在运动方程式中添加一项阻尼力,利用阻尼产生的逆向运动来达到削减结构动力响应的目的.这里采用局部非线性黏滞阻尼形式[8],其本质是在单元的合外力基础上,总体施加一个与其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单元α的阻尼力可表示为
式中,为阻尼系数,取值范围为0~1;F*为单元α的广义力;V*为单元α的广义速度.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阻尼并非结构的真实阻尼,它实际上是一个虚拟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获得结构的静力解而选择的一种耗能机制.
分析传统结构时,小变形和大变形问题是需要进行严格区分的.前者的几何方程为线性的,而后者的几何方程则为非线性的.利用有限元法处理大变形问题时,一般是对单元切线刚度矩阵进行修正,采用增量迭代的方法求解结构的响应.而利用DEM法求解此类问题时,并不需要刻意区分是小变形还是大变形,因为在建立运动控制方程时并不涉及到几何方程,也不要求位移连续,无需组集刚度矩阵和迭代求解,这与有限元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将DEM法用于结构分析时,可以采用统一的步骤分析结构的小变形和大变形问题,其计算流程图见图2.
3 弹簧接触刚度系数的确定
图2 DEM法的计算流程图
根据DEM法的基本理论,利用式(4)和(5)计算接触力和接触力矩增量时,需要事先给定弹簧接触刚度系数的值.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连续体——框架结构,而传统的DEM法弹簧接触刚度系数计算公式是基于散粒体的,不适用于框架结构[10].基于简单梁理论,将通过弹簧连接的2个圆球比拟成1根梁(见图3).图3中,RA,RB分别为球A和球B的半径;L=RA+RB为梁的长度.设结构构件的截面积为S,截面惯性矩为I,扭转惯性矩为J,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分别为E和G.
图3 弹簧接触刚度的等价梁模型
根据结构力学中杆端力与杆端位移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弹簧接触刚度计算公式.梁的轴向刚度系数Kn和切向刚度系数Ks分别为
2个单元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产生转角Δθ,Δθ可分解成平行于接触面内的切向分量Δθs和垂直于接触面内的法向分量Δθn.切向分量Δθs所引起的接触力矩,与一端固定一端滑动的梁所产生的杆端弯矩等效.因此,转动法向刚度系数为
垂直于接触面内的转角法向分量Δθn引起的则是扭矩.若是平面问题,扭矩为0;对于一般空间问题,扭矩可根据截面扭转刚度与扭转角相乘得到.因此,转动切向刚度系数为
利用1个空间悬臂梁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梁长L=200 mm,其截面呈圆环形,外径φ=8 mm,壁厚 δ=0.5 mm,弹性模量 E=200 kN/mm2,剪切模量G=80 kN/mm2.梁端部承受集中力F=10 N,弯矩M=100 N·mm,扭矩T=2 kN·mm,材料为线弹性.悬臂梁DEM计算模型如图4所示.在模拟时将最左端圆球固定,因为是求解静力问题,取阻尼系数 =0.7,时间步长 Δt=1 ms.
图4 悬臂梁DEM计算模型
悬臂梁的变形和内力计算结果见表1.由表可知,根据DEM法计算的悬臂梁变形及结构内力与理论解相比,最大误差仅为0.3%,说明本文确定弹簧接触刚度系数及Δt的方法是正确合理的.
表1 集中力和力矩作用下的悬臂梁计算结果
4 数值算例
根据DEM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流程,编制了空间框架结构几何非线性大变形分析程序.通过对文献中常被引用的3个典型算例进行模拟和分析,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4.1 平面正方形刚架的大变形分析
如图5(a)所示,平面正方形刚架各构件的材料和尺寸均相同,相关几何及物理参数为:l=10 cm,S=0.5 cm2,I=0.0104 cm4,E=16 MN/cm2,材料为线弹性,P为外力.DEM计算模型如图5(b)所示,球半径取为1 cm,时间步长Δt=0.5 ms,阻尼系数 =0.7,材料密度取为单位1.
图5 平面正方形刚架及离散元模型
图6为利用DEM法计算得到的荷载-变形曲线.与文献[11]中采用椭圆积分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位移及转角的计算值均与文献解相吻合,最大误差不超过1%.
图6 平面正方形刚架对边受拉下的荷载-变形曲线
4.2 悬臂梁的大弯曲问题
如图7所示,在悬臂梁端部作用一集中弯矩M(t).弯矩随时间逐渐增加,梁将会由原来的静止状态弯成圆形或螺旋形.该典型算例常被用于结构大变形问题的分析中[12-13].梁的相关几何参数及物理参数采用文献[12]中的数据,弯矩作用方式采用如图8所示的线性渐增荷载,DEM模拟时将梁离散成9个半径为1.25 mm的圆球.
图7 受端弯矩作用的悬臂梁
下面分2种工况对该梁的大弯曲行为进行数值模拟.
图8 端部弯矩作用方式
工况1 对梁进行缓慢加载,如图8(a)所示.取Δt=1 ms,=0.7.在该弯矩作用下梁最终将弯成一个圆.由于加载速率很慢,同时又有阻尼的耗能作用,因此实际上是模拟结构的近似静力变形行为.表2为利用DEM法得到的梁自由端计算结果,与解析解[13]相比,两者最大误差为 0.6%,说明本文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表2 弯矩作用下悬臂梁自由端计算结果
工况2 梁的几何及材料参数与工况1相同,但梁端弯矩加载方式如图8(b)所示,阻尼系数 =0.1.利用DEM 法对其进行模拟,图9是悬臂梁分别于时间 t=9,10,11,13 s时的形状,发现梁最后卷曲成螺旋状,而非工况1中的圆形.这是因为此时的计算结果为动态解,与所采用的阻尼系数和加载速率有关,若保持最终加载力不变,随着时间的延续,由于阻尼耗能,动态解最终也会趋于静力解,螺旋状也将趋于圆状.
图9 不同时刻悬臂梁的形状
4.3 六角形空间刚架的大变形分析
对于如图10所示的六角形空间刚架,结构的6个支座均为铰约束,各构件截面均为正方形,其几何物理参数的取值与文献[14]保持一致.利用DEM法进行模拟时,将构件离散成24个球单元,取 Δt=0.1 ms, =0.7,材料密度取为单位 1.
图10 六角形空间刚架(单位:mm)
对该结构进行几何非线性静力大变形分析.表3为利用DEM法得到的刚架顶点荷载-位移计算结果.由表可知,与文献[14]中利用有限元法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两者最大误差不超过0.9%.
表3 六角形空间刚架顶点的荷载-位移结果
5 结论
1)本文将DEM法推广应用于杆系结构(二维、三维)的几何非线性大变形问题.基于简单梁理论,推导了适用于杆系结构分析的弹簧接触刚度系数计算公式,并利用算例对其正确性进行了检验.
2)基于本文推导的刚度系数计算公式,对杆系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大变形问题进行分析.列出了3个典型数值算例,即2个平面框架和1个空间网格结构,分别对其静力和动力大变形行为进行了模拟,并将结果与其他计算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良好.此外,离散元法在处理几何非线性时无需组集刚度矩阵,也不用迭代求解非线性方程,故该方法适宜于处理杆系结构的大变形问题.
3)DEM法本质上是求解结构的动力行为,对于需要计算静力解的问题则是通过增加阻尼项来进行模拟的.阻尼系数 的选取应根据分析问题的性质合理确定,对于静力解问题,综合考虑数值精度和计算效率,建议可取 =0.7.由于DEM 法是采用中心差分法求解运动方程,计算时间步长Δt的值一般取0.1~1 ms.所提的时间步长临界值估算方法,可供结构分析时借鉴.
References)
[1]Teh L H,Clarke M J.Co-rotational and lagrangian formulations for elastic three-dimensional beam finite element[J].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1998,48(3):123-144.
[2]Yang Y B,Lin S P,Leu L J.Solution strategy and rigid element for nonlinear analysis of elastically structures based on updated Lagrangian formulation[J].Engineering Structures,2007,29(6):1189-1200.
[3]Thanh N L,Jean M B,Mohammed H.Efficient formulation for dynamics of co-rotational 2D beams[J].Computational Mechanics,2011,48(2):153-161.
[4]Cundall P A,Strack O D L.A discrete numerical model for granular assemblies[J].Geotechnique,1979,29(1):47-65.
[5]刘凯欣,高凌天.离散元法研究的评述[J].力学进展,2003,33(4):483-490.Liu Kaixin,Gao Lingtian.A review of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J].Advances in Mechanics,2003,33(4):483-490.(in Chinese)
[6]James F H,David S C,William S P.Simulation of unstable fault slip in Granite using a bonded-particle model[J].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2002,159(1/2/3):221-245.
[7]Azevedo N M,Lemos J V,Almeida J R.A discrete particle model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cture analysis[J].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2010,36(3):1-19.
[8]Cundall P A.PFC user's manual(version 3.1)[M].Minneapolis,MN,USA:Itasca Consulting Group,Inc.,2004.
[9]喻莹.基于有限质点法的空间钢结构连续倒塌破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10.
[10]徐小敏,凌道盛,陈云敏,等.基于线性接触模型的颗粒材料细宏观弹性常数相关关系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7):991-998.Xu Xiaomin,Ling Daosheng,Chen Yunmin,et al.Correlation of 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elastic constants of granular materials based on linear contact model[J].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0,32(7):991-998.(in Chinese)
[11]Kjell M.Numerical results from large deflection beam and frame problems analysed by means of elliptic integrals[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1981,17(1):145-153.
[12]Wu Tongyue,Wang Renzuo,Wang Chungyue.Large deflection analysis of flexible planar frames[J].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2006,29(4):593-606.
[13]丁承先,段元锋,吴东岳.向量式结构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73-278.
[14]Shugyo M.Elastoplastic large deflection analysis of three-dimensional steel frames[J].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ASCE,2003,129(9):1259-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