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不同生育期内应对低温冷害措施的研究

2013-08-15桑树鹏

大豆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中耕生育期开花

桑树鹏

(黑龙江省勃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 勃利 154500)

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的大豆产区,气候变化的不稳定性一直是大豆产量大幅度波动的主要因素。综合来看,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生育前期易受延迟性低温影响,某些年份生育中后期受障碍性低温影响,抑制大豆生长,推迟生育期,造成贪青,严重影响大豆品质和产量,并且因降低种子质量影响第二年的生产。因此,结合农业气象预报,从种到收采取一切有利于大豆生长发育的综合措施,有效防御低温冷害,是大豆单产稳定的重要保证。

1 低温冷害发生指标及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大豆是喜温作物,同时又较耐冷凉,根据试验及调查,大豆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5~8℃,最适宜温度在31℃左右,在10~30℃范围内,出苗天数与温度呈指数曲线关系,温度越高,出苗天数越短。温度低于12℃大豆出苗显著延迟,低于15℃对于叶片生长和分枝形成有较大影响;出苗至开花日数也受温度所左右,在19~24℃范围内,开花日数随温度上升而缩短。昼温在20~30℃条件下大豆开花日数差异较小,低于17℃开花就会较大推迟;夜温15℃大豆开花延迟,夜温10℃会严重延迟;大豆对霜的抗御能力较玉米稍强,遇到-2~-1℃的低温,苗期无害,鼓粒期和近成熟期出现叶卷缩。遇到-3~-2℃的低温,幼苗期叶面呈萎缩,鼓粒期和近成熟期则植株受害死亡,大豆各生育期遇到-4~-3℃的低温,全部死亡。因此,合理掌握大豆各生育期适宜温度与冷害临界值,做好准备工作,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才能够有效降低危害,保障大豆正常生长发育。

2 大豆各生育阶段对低温冷害的反应及防御措施

2.1 播种期

如播种期发生低温冷害,致使播期延后,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播期不宜过早,不可冒进提早播种,当土壤5厘米土层内日平均温度达到7~8℃时为播种适期,过早易出现粉种或导致发芽迟缓,植株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发育期拖后,并易受晚霜危害;二是应选用相对早熟和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同时做好种子的精选与播前晒种工作,搞好种子处理,晒种一般能使发芽率提高13%左右,提早出苗2~3天。做好发芽率试验,精选种子后应用专用种衣剂拌种,提高种子低温条件下的抗病抗逆能力,确保全苗;三是可采取简化播种,实施原垄卡种,抢时播种;四是提高土壤肥力,适当增施磷肥,使植株营养状况良好,易于抵抗低温和恢复。

2.2 出苗期

大豆出苗时期如发生低温冷害一般伴随持续多雨、寡照等不利天气,持续多雨天气导致农田土壤过湿,作物根系生长受到影响,呼吸作用降低,作物营养吸收不良,长势偏弱,抗病虫害能力低下,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生育前期光热条件不足也很可能导致发生延迟性低温冷害,使大豆在初霜到来前不能正常成熟,造成籽粒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因此,在出苗以后的田间管理关键是抓好铲趟管理,改善土壤物理环境,壮苗促早熟。铲前趟一犁,在大豆刚出土尚未展开前,采用小铧犁趟一犁,做到深松不陪土,起到防寒保温、保根护叶、促进幼苗快速生长的作用。增加铲趟次数,抓住晴好天气,发挥机械作用,隔7~10天再增加1次。生育期内保证三铲四趟,以利于消灭杂草,提高地温,增加土壤通透性,增强根系活力,提高植株抗逆能力。

2.3 分枝期

及时中耕,散寒增温保墒。苗高10~13厘米时进行第2次中耕,深约5厘米;开花前进行第3次中耕,2次中耕结合培土进行,既可促进根系生长、提高作物抗性又可防止倒伏。根据大豆生长情况喷施叶面肥,加速大豆生育进程,安全促早熟。

2.4 开花期

大豆花期遭遇障碍性低温冷害情况较少,但也要注意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散寒增温保墒。封垄前继续锄草,看苗酌情给水肥,弱苗初花期追肥,壮苗不追肥防止徒长。可喷施矮壮素或缩节胺等矮化壮秆剂,促进大豆矮化,平衡生长,抗逆抗倒伏。在盛花末期摘顶心(打去2寸顶尖)可以防止倒伏,促进养分重新分配,多供给花荚,加速大豆生育进程,安全促早熟。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及瘠薄土壤的大豆不适合摘心。

2.5 结荚期

如果出现花荚少、脱落多、叶色淡、植株细弱等生育不足现象,在开花期未追肥的地块应及时追肥,补充土壤养分,根外追肥宜于阴天或下午4时后喷施,可以和防病治虫相结合。

大豆开花结荚期的病虫害较多,对于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大豆灰斑病及大豆菟丝子等重点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2.6 鼓粒期

大豆是喜温作物,生长后期对温度特别敏感。鼓粒期温度低,种子发育受到影响,会增加秕粒并延迟成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高浓度的叶面肥,还可喷施缩节胺、矮壮素等抗逆叶面制剂,迅速补充养分,增强植株抗御低温的能力。

2.7 成熟期

黄叶开始至完全成熟,发生低温冷害或早霜时不要急于收脱,适当延长后熟生长时间,充分发挥根茎储存养分向籽粒传送的作用,提高产量和品质。

3 结论

总之,在整个生育周期内,要掌握大豆生理上的低温冷害关键期,及时关注气象信息,密切注意田间表现,充分做好抗低温冷害准备工作。以预防为主,保证在阶段性低温冷害发生时,各项田间管理防护措施已落实到位,达到技术操作标准,才能有效地达到防护效果,最大限度消除低温冷害对大豆生产的不利影响,实现丰产丰收。

[1]李树春,王观春,叶舒华.大豆抗低温冷害、促熟增产新技术[J].现代化农业,2011(6):52-53.

[2]孙玉亭,王书裕,杨水岐.东北地区作物冷害的研究[J].气象学报,1983(3):313-321.

[3]袭祝香,马树庆,王琪.东北区低温冷害风险评估及区划[J].自然灾害学报,2003(2):98-102.

[4]潘铁夫,张文广,张德荣,等.东北地区农作物冷害发生规律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1985(4):9-16.

[5]王绍武,马树庆,陈群,等.低温冷害[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6]刘文彬.低温冷害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204-205.

猜你喜欢

中耕生育期开花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一棵开花的树》
雨开花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基于作物生育期的潜在蒸散的时空演变特征及R/S 分析
2013-2014年度二二二团冬小麦各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