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对策

2013-08-15陈兴文赵丕锡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全日制导师制专业学位

陈兴文,赵丕锡,马 斌

(大连民族学院a.教务处;b.研究生处,辽宁大连116605)

2009年起为适应各领域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家开始扩大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调整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结构比例,到2015年两者比例达到1:1。为了达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可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有着明显区别,这也给高校新时期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落实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以下简称“双导师制”)直接影响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培养质量;同时也直接关系到高校能否打开与人才培养面向领域之间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建立与行业(企业)构建“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因此落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队制”是开展好培养工作的前提,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对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1 “双导师制”模式的内涵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能力要求:“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可以看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某一特定职业或行业特殊需求为背景,以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特色,着重培养其新产品、新技术、新设计和新工艺的集成创新和二次研发能力;但是生源基本上是“校门到校门”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缺乏实践经历和阅历。如果单靠高校自身完成培养工作是不能实现能力培养目标,因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必须依托行业(企业)资源来实现,这就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双导师制的主要原因。目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采取“两段式”培养模式,即分为第一年在校学习和第二年在行业(企业)实践两个阶段培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校内导师侧重于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学业规划、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校外导师主要负责专业实践训练、课题实施、学位论文实践等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和职业能力。可见“双导师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色。

2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及导师制

美国是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二战后美国专业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加,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采取协作式培养模式和教学式培养模式。前者成为大学与企业合作培养高层次应用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其培养过程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教学、科研与生产开发的紧密结合;后者注重知识的职业性与实用性,培养过程主要运用案例组织教学,主要服务于综合的技术和管理岗位[1-2]。

美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在招生和培养方面具有绝对的权利,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也因导师、因学生、因课题而异。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不是一对一的导师和学生的单线互动,而是依靠导师团队的集体指导。导师团队成员来自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具有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专业特长背景,在确立合作培养协议的框架下,明确规定大学与企业双方及其教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导师团队成员按照规定与职责共同完成研究生的教学、科研、论文写作、论文答辩等事宜。学生面对导师团队的指导不仅有利于集体智慧的生成,而且有利于协同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的提高[3]。

3 国内“双导师制”实施中的问题

由于“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培养单位还缺乏完备的制度设计和配套的机制,基本上只是停留在聘任和备案层面上,至于在管理与考核方面都没有出台具体操作性措施。主要表现在下几个方面:

(1)导师之间的职责不明确。目前“双导师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时经常出现缺位,或重复指导或者指导意见不统一的现象,造成研究生无所适从,甚至影响师生关系的融洽和指导效率。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管理制度上没有对双方导师的分工进行明确规定。特别在涉及研究生的具体培养环节上,也无法对双方导师之间的分工进行很明确的制度界定,这时就需要导师之间要建立沟通机制,及时处理一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双导师制形同虚设。许多高校为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色,在培养方案中都将“双导师制”作为一项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由于没有采取“分类培养、分类指导”的方式进行研究生培养工作,出现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共用一个培养方案、共用一个培养平台、学术型硕士生导师兼任专业型研究生导师的现象;导师在指导过程中基本上按照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来培养和指导专业型研究生,过多注重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建构和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不太注重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不太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校外导师基本不参与校内任何环节的指导与实践,对于研究生在校内学习阶段的状况一无所知;实践和学位论文阶段基本上由校内导师安排,企业导师只是充当辅助角色,造成了校外导师形同虚设的现实。

(3)校外导师管理缺失和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目前大部分高校认为校外导师只是其聘任的兼职导师,其人事关系隶属于其他单位,无法行使行政管理权限,因此无法制定具体的措施对校外导师的所为进行要求和规定。这样一来使得对校外导师的管理在很多环节处于缺位状态,以致对校外导师积极性的发挥产生了影响,出现了指导作用不明显,缺乏与校内导师有效地协作与配合等问题。

另外大部分高校没有建立相应的校外导师激励机制,过多关注校内导师激励政策的制定,使得他们没有享受校内导师同等权利,表现在不能与校内导师一道全程参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选拔录取、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学位论文选题和担任授课教师等环节工作,挫伤了校外导师参与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学校应将那些业务素质好、专业技能水平高、指导研究生成绩突出的校外导师聘为学校专职校外导师,享有与校内导师同等权利,以增强其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4 “双导师制”建设对策

(1)构建协同创新培养机制,促进“双导师制”的推进与落实。

为了保障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满足产业需求,应构建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培养机制,形成协同效应。协同创新培养机制就是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各方依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共同围绕国家特殊需求、国家重大工程专项、产业战略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学位授予标准等,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所需的优质资源平台,共同按照行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只有在这种具有实效的、互惠互利协同创新培养机制的框架下,企事业实际部门愿意积极参与全日制硕士,愿意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实践教学资源和校外导师,真正实现“双导师制”的名副其实。这种培养模式提升了高校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解决技术或管理难题的能力,又能够为企事业单位输送符合其需求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实现了高校、企事业与研究生三方共赢。

(2)开设校企合作课程,促进导师之间、师生之间合作与交流。

目前专业学研究生在校培养阶段的教学工作基本由校内师资完成,校外导师基本不参与。为了打破这种模式,可以在课程学习阶段由校内外导师共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校企合作课程是将企业优质的实践资源搬进第一课堂,为学生提供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实践和科研一体的新型课程和实践载体。课程内容要与社会需求对接,依托国家需求项目、企业项目等,通过问题、案例、课题和项目等多种形式实施,实行动态化持续改进机制;教学模式以学生、校企双方互动探讨为主,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团队的协助精神、合作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校企合作课程的开设,促进了校内导师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提升了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了校外导师教学指导能力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提高。

(3)建立多维度的导师遴选与考核机制。

导师的质量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遴选机制建设上,应引入多维度的评价机制,不能只看重学历、职称、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还应注重其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对学生职业规划、职业素养培养的能力。如校内导师遴选与考核不仅要考察其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同时也应当考核其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对行业发展的了解程度、对专业学位特点的认识、与企事业实际部门合作情况、为企事业单位解决技术或管理难题的能力等等。对于校外导师应着重考察其培养研究生的专业技能、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自身的从业资格,而不应过多的关注于其学历、学位、论文数量和水平。

(4)创造条件组建导师团队,发挥团队集体智慧。

导师团队是指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某一专业(方向)研究生全面的、综合的、具体的指导任务而行成的团队。建立导师团队制度,可以加强导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发挥全体导师的作用,并提高整个导师队伍的指导能力和水平。可以在招生时将政策倾向于导师团队,更倾向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有合作的研究项目的团队。

(5)深化双导师制,建立基于双导师制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建立以行业协会、行业主管部门等为主导,以学术标准、职业标准为切入点,高校同社会、企业等共同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开展对培养目标、培养环节与培养质量的跟踪与评估,一方面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对人才培养质量和实效性的关注度;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励校内外导师积极投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促进校内外导师深度合作与社会责任感的提升。

综上所述,只有有效地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长效机制,才能有效地推进与落实“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才能调动校内外导师积极投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1]杨真.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河南教育.2011(11):21-23.

[2]李向军.浅析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启示与借鉴[J].法制与社会[J].2010(1):216-217.

[3]李太卫,邱法宗.专业硕士培养体制调整下的双导师问题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4):16-19.

猜你喜欢

全日制导师制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