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典籍英译研究——以满族说部之创世神话《天宫大战》英译为例
2013-08-15刘艳杰
刘艳杰
(大连民族学院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辽宁 大连116605)
在多元文化广泛受到关注的背景下,中国文化典籍的英译近年来愈加受到国内外翻译工作者的关注。然而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文化典籍的英译及研究多集中于汉文化典籍英译及研究的领域,这无疑忽略并折损了少数民族文化典籍在中国文化典籍宝库中应有的价值和地位,也阻碍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对外传播的进程。少数民族文化典籍英译及研究的开展理应成为中国民族文化典籍翻译的组成部分,而对其翻译目的、翻译标准、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的定位研究将对少数民族文化典籍的英译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一、少数民族文化典籍英译的目的
人的行为皆有目的,翻译行为也不例外。翻译行为始于翻译目的,并在翻译目的的指导下循序展开。德国功能派翻译学家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从翻译行为的目的性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翻译目的论,确定翻译应遵循三个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其中“目的法则”是首要法则,并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概括为三种:“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传递信息),以及某种翻译方法或策略所要达到的目的。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1]译者在翻译目的的指引下,考虑一切与翻译有关的因素,从而选择相应的翻译标准、翻译策略及方法,使译文达到预期翻译目的。如:广告翻译自然不同于产品说明书翻译的目的。通常,成功的广告翻译通过巧妙处理广告所要传达的信息及不同国家间的语言文化差异使目的语国家的消费者接受认可该产品,从而达到宣传产品促进销售的目的。产品说明书的翻译目的则是实现源语言说明书的写作目的,即使目的语国家的消费者阅读后迅速掌握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根据目的论的观点,少数民族文化典籍英译理应有明确的翻译目的,总体来说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让目的语读者轻松愉快地阅读一本有趣的书籍,了解体味其中的情节。此类以研究汉语文化的西方人为代表,如赛珍珠(Buck)在英译《水浒传》的译序中阐述了她翻译《水浒传》的初衷(目的):“这本中国最著名的小说《水浒传》的译本并不试图从学术上作什么探讨,也不在解释和考证方面过多下功夫。翻译这部小说时,我根本没有任何学术上的兴趣,只是因为它生动讲述了美妙的民间传说。”另一类则希望实现源文本文化对外界文化的干预,即对外大力弘扬构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全体风貌,以研究中国民族文化典籍且精通英语的中国翻译工作者为代表。如潘文国教授曾说过:“文化的传播不是完全无序的,如果说‘译入’体现了一种文化对外来文化的选择,则‘译出’更体现了一种文化希望实现的对外界文化的干预。”[2]中国翻译工作者应该承担起中华各民族文化“守夜人”的职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典籍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所折射出的深厚历史文化蕴含,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状况、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如满族说部《天宫大战》讲述的不仅仅只是一个生动形象的创世神话故事,我们从中可以领略满族先民的原始生活环境、认知水平及社会发展程度等文化信息。如果《天宫大战》英译本未能如实完整地传递这些文化信息,那么它也只是一个仅供读者消遣娱乐的故事书,完全失去了应有的研究价值。笔者在英译《天宫大战》之初就确定了明确的翻译目的,即向世界人们展示一部具有满族文化特质的创世神话。当然,在保持原有满族文化信息的前提下,也尽量使译本容易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从而达到更加有效传播弘扬中国文化整体风貌的目的。
二、少数民族文化典籍英译的翻译标准
翻译标准是指导翻译实践的准绳,虽然因目的不同会有所差异,但通常归结为两点:忠实和通顺。所谓忠实包含两个方面: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原文内容包括事实、事物、思想、观点、立场和情感等。原文的风格指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作者个人的语言风格等。通顺,顾名思义,即译文通畅、顺达。忠实与通顺相辅相成。忠而不顺,读者读之障碍重重、无法理解,失去了翻译的意义;顺而不忠,脱离了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如挂羊头卖狗肉。理想的译文自然是忠、顺两全,但由于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在翻译实践中很难达到忠实和通顺两全。在中国翻译界,在“忠实”和“通顺”孰重孰轻的问题上一直讨论不绝。郭沫若的“创作论”、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以及许渊冲所提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翻译论都在强调发挥目的语语言优势,使译文通顺的重要性。尤其许渊冲的译诗“三美说”提出,在“三美(意美、音美、形美)”之中,意美最重要,音美次之,形美更次之;要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关于意美与意似(意似、音似、形似)的关系,意美指深层内容,意似指表层内容。为了传达诗歌的三美,三似的幅度可以变化。与之相对的观点是鲁迅的“宁忠而不顺”翻译标准,认为如果忠实和通顺不能两全,就“宁忠而不顺”。近年来出现的生态翻译学可以说与鲁迅的翻译思想一脉相承。
在英译少数民族文化典籍满族说部《天宫大战》时,译者反对不忠不顺或顺而不忠,力求既忠又顺,但这的确很难实现。如果非要在二者之间分出孰重孰轻的话,笔者以为,满族说部英译的目的决定了“忠实”原则的首要性。理由有三:其一,从满族说部《天宫大战》源文本角度来看,词语言简义丰,内容鲜明生动,体式为萨满口口相传的诗歌形式,反映了满族早期的生态环境、社会状况、宗教信仰和价值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要让这样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典籍完整地呈现在世界文学的殿堂之中,闪耀特有的文化光芒,自然要在英译时以“忠实”为准绳。其二,前文说到,作为中国翻译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真实一面呈现给世人,那么,就不能妥协于目的语(英语)语言文化强势的操控中,因此我们在“忠实”与“通顺”之间倾向于前者。其三,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他们应该不只是简单地想阅读一个神话故事罢了,而是要从阅读中领略满族说部创世神话所折射出的满族文化内涵,从而获得更有益有味的阅读体验,那么译文为此而“重忠实轻通顺”又何妨呢?
三、少数民族文化典籍英译的翻译策略
20 世纪80 年代末,很多翻译家将视角更多地倾向于文化因素。当文化因素被纳入翻译研究之中,归化和异化之争也随之发生。正式提出“异化”和“归化”概念的是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温努提(Laurence Venuti),他将处理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概括为“归化”和“异化”。归化即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的翻译策略。这种译文更多呈现出目的语文化特征,使目的语国家的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形象地说,归化是“以民族主义为中心,把外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归化到目标语文化中,把原著作者请回家来”[3]。“异化”即以源语言为中心的翻译。这种译文能尽量保持源语言文本的原汁原味,体现源语言文化的不同。为此,目的语文本故意打破目的语的语言惯例以保持源语言文本的特色。随着归化和异化的深入研究,首先挑战中国翻译界过于归化倾向的是刘英凯,他在《归化——翻译的歧路》中指出归化抹去了民族特色,歪曲了原著,甚至将翻译实践引入了歧途[4]。稍后,他又发表题为《试论奈达“读者反应”论在中国的负面作用》的文章,驳斥奈达的“读者反应论”,认为它阻碍了翻译实践的发展,而只有异化翻译才能向读者呈上一顿原汁原味的异国美味大餐,既尊重原著作者,也尊重译文读者,从而引导翻译事业健康发展[5]。归化派则坚持“归化”翻译策略不但不会阻碍翻译实践的发展,相反还能促进其发展。他们认为归化策略的正确使用并不违背“忠实”原则,从某种角度说,而是对这一原则的一种更广泛、更灵活的应用。还有一些学者提出采取折中态度来看待“归化”和“异化”的问题,认为归化与异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应依据翻译的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及目标读者不同而选择适宜的翻译策略。
笔者认同第三种观点。总体上讲,采用归化策略的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来说更显顺畅且易于理解,因此比较适合诸如通知、广告这样的应用文。异化的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来说难免不够自然通顺,甚至稍显怪异和笨拙,但却能真实彰显源文本语言文化特征,因此更适用于有关政治、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书籍,从而使目的语读者真切接触到异国的文化和风俗。所以译者在翻译作品时一定要把握好归化和异化之间的“最佳度”。满族说部《天宫大战》是一部具有鲜明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珍贵典籍,在译成英文时既要考虑译本的可读性,更要考虑译本的文化价值。对源文本中诸多带有满族文化标识的词语在英译时可以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具体地说,在因英汉语言文化差异而导致词语缺失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异化策略向译文读者输入异域原生态文化,让他们经历与以往不同的阅读体验。当然,如果目的语中恰好存在与源语言一样或相似的文化概念,那我们也不必为了标新立异而异化译文,可以采用归化策略直接拿来或适当修改后用之。世界各民族的创世神话英译本比比皆是,满族说部《天宫大战》英译本只有拿捏好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结合使用的最佳度,才能体现其特色和价值,这既是“忠实”翻译标准的要求,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典籍的特殊性决定的。
四、少数民族文化典籍英译的翻译方法
在以上谈到的“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少数民族文化典籍英译策略的指导下,满族说部《天宫大战》英译主要使用了直译、音译、音译加解释和意译四种翻译方法:
1.直译
《天宫大战》中日月星辰、草木鸟兽等事物名称比比皆是,反映满族神话创始之初万物生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多数在目的语(英语)中有意义相同的对等词,因此这些名词可以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如天与地(heaven and earth)、气(air)、光(light)、水鸭(teal)、柳树(willow)等。
2.音译
在英译中,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采用音译已成为惯例。这也同样适用于满族说部《天宫大战》英译,如阿布卡赫赫(Abukahehe)、耶鲁里(Yeluli)等。此外,少数民族文化典籍必然含有一些文化专有名词,在英文中没有恰当的对等词语,翻译时又不能简单释意或意译,这时就需要音译。而为使读者明白其含义,可通过文章内容或注释补充。例如满族说部《天宫大战》中有一句:
索活、它卡、佛库它拉、省哲、山茶为人所食……
可英译为:
Suohuo,Taka,Fokutala,Shengzhe,and Shancha①are fed to people…
Notes:①Manchu language,separately refers to vegetable preserved in sweet paste,wild mustards,bracken,mushroom and agaric.
3.音译加解释
音译加解释是翻译少数民族典籍中的文化词语最常见的翻译方法,它既可以保留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信息,也可以减少译文读者的阅读难度。如:“突姆火神”英译为“Tumu,the god of fire”,“昆哲勒神鸟”英译为“magic bird Kunzhele”,“九彩神羽战裙”英译为“Qiucaishenyu,the nine-color feather skirt armor”。
4.意译
有些带有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专有名词在英译时如果硬按形式直译反而会产生歧义,那么不妨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来解决。如《天宫大战》中常见的百鸟、百兽和百虫,自然不是确指一百种鸟、一百头野兽和一百只虫子,而是泛指所有的飞禽走兽和虫子,所以就可以按其意思意译为“all birds”“all beasts”和“all insects”。
五、结 语
总之,少数民族文化典籍的英译与研究是一项复杂但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需要精心的规划和实施。在英译过程中,不但需要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和对满族文化的深刻了解,更需要明确的翻译目的、恰当的翻译标准、正确的翻译策略和有效的翻译方法。
[1]郭娴.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广告翻译[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175 -176.
[2]潘文国.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J].中国翻译,2004(3):40 -43.
[3]卞建华. 略论解决词语翻译中文化差异问题的策略[G].译学词典与译学理论文集,2004:363 -369.
[4]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途[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5]刘英凯.试论奈达“读者反应”论在中国的负面作用[J].上海科技翻译,1997(1):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