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提升路径研究
2013-08-15张瑾燕
张瑾燕
(大连民族学院 学报编辑部,辽宁 大连116605)
一、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已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科技发展孕育新的突破,科技创新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竞争格局和国民财富的获取方式。与此同时,文化不仅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且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与科技、经济的融合正在不断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推进。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些重要决策无疑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传统、魅力和特色,民族地区是中国文化多样性资源最为丰厚的地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这已成为民族地区实现科学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近年来,虽然云南、内蒙古、广西等“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距离“民族文化强省(区)”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2010 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8 %,民族地区整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省市相比差距更为明显。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文化发展城乡与区域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小并缺乏竞争力,其根本原因在于民族地区科技自主创新和文化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能力薄弱,科技投入和研发经费短缺,科技人力资源和文化创新人才严重不足,科技与文化缺乏深度融合,科技与文化体制改革滞后,文化生产过程大部分仍沿用传统技术手段,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这些均已成为制约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事业繁荣的主要瓶颈。
二、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的总称。其特征是以产业化手段来发展文化事业,以文化为资源来进行生产,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它包括广播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会展业、音像业、文物和艺术品业等能够进行产业化运作的行业[1]。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由过去的生活需求延伸为发展需求,文化产品的需求和消费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这一趋势必然带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民族地区有着及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潜力巨大。充分挖掘和发挥文化积淀深厚、民族特色突出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少数民族地区努力的方向。但由于缺乏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没有形成科技带动公共文化的服务体系,致使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依然停留在技术含量低、生产规模小的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民族地区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生产规模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格局大致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不平衡状态,形成了以东、中、西3 个明显梯次构成的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分别对应着汉族地区、各民族杂居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缺乏高科技生产设备和技术人才,文化产业的增长方式主要以数量规模增长为主,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大部分沿用传统技术手段,生产规模至今徘徊在低效率、低层次和低水平的状态。如体现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服装、手工艺品、食品生产等依然沿袭手工制作方式,因生产周期较长,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则多以民营经济为主,常常是以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这种起点低、规模小的家庭小作坊式经营方式,很难将一些文化产业项目做大做强,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2.产品层次低
由于受科技水平的限制,民族地区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数量较少。如东北地区涉及满、朝鲜、蒙古族等20 多个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丰富、种类多样,许多内容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诸如桦皮文化、狩猎文化、八旗文化、萨满文化、渔业文化以及田园文化等等。桦皮文化是“狩猎、捕鱼和采集的经济形态下所特有的文化”[2],满、鄂温克、赫哲、达斡尔、鄂伦春、蒙古等民族都曾用桦皮加工制作生产工具以及生活用品。鄂温克族的桦皮器皿纹饰图案以几何、动植物图形为主,并以反映敖鲁古雅狩猎鄂温克人的驯鹿纹最为著名。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体现民族文化产业的民族饰品虽然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因产品层次低、产量少,没有很好走向市场。目前,民族地区像电影、动漫、网络游戏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为数极少,而能够体现民族文化的产品又多为服装、手工艺品、土特产等,均存在着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等弱点。如云南省有众多经营民族服装的小型服装厂和私人作坊,如果民族服装的生产不能由小作坊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经营,不能将民族服装设计展览与时装模特表演、生产质量提升与销售体系等融为一体,就起不到很好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作用。
3.传播渠道窄
纵观国内外的知名文化品牌,均具有市场经济的商品属性。这些品牌为了迅速抢占国内外市场份额,在充分借助报纸、电视、网络等诸多大众传媒进行多层次、多视角大型广告宣传的同时,还力图通过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以及其他宣传形式扩大其产品的市场影响力。相形之下,民族地区的许多文化产品,多数是将旅游的游客作为特定的销售对象,很少运用高技术和新兴手段进行传播,特别是通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介进行传播的更为少数,使许多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产品成为藏在深山人未知的“大家闺秀”。虽然民族地区外销的手工艺品保留了传统的个性特征和文化品质,但由于宣传途径狭窄,又缺乏民间工艺的创新能力,使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位没有得到很好的凝练和提升,至今民族地区还没有形成几个走向世界,饮誉国内的文化产品自主品牌。
4.文化服务质量差
民族地区对如何正确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开拓广阔的市场空间,缺乏深层次的构想。由于民族地区大多闭塞偏远,又缺乏足够的科技手段给予支撑,消费者对其文化产品的信息反馈及售后服务缺乏电信、互联网、邮政的支持,致使文化产品服务质量不能很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基于此,要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改善文化服务质量是十分必要前提。
三、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提升的路径
“十二五”规划将要启动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民族地区应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紧紧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和高新技术实验区,打造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与文化科技创新园区的发展目标,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国家和地方相关科技发展规划中;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运用高新技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保障少数民族基层群众和农村牧区的文化权益;贯彻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扶持民族地区文化与科技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民族地区文化科技创新提供法制保障,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加大研发投入,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力提升文化产品的创作力、感染力、表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1.构建有利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文化科技创新的基本内涵。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改革创新的领域。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核心是体系建设。民族地区要加快构建有利于科技与文化融合、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要研究掌握一批推动文化发展、文化传播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不断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要优化文化产业格局,加强对文化科技企业的孵化,培育文化产业集群;要发挥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自身优势,利用科技手段,加快发展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要通过完善有利于文化与科技创新要素有机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对先进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中的转化和应用。
2.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增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正在对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催生文化新业态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正在成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高新技术已成为提升文化影响力、表现力及传播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更多的传统文化业态通过与高新技术的融合得到了不断提升。数字影像、声光多媒体、LED 显示等诸多高新技术正在被更多的演出、展示场馆和大型文化传播活动广泛采用[3]。民族地区具有不可多得的原生文化生态优势,近年来出现的诸如《印象·刘三姐》《云南映像》《贵州风》等等,通过增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极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印象·刘三姐》堪称为中国演出史上的一大创举,其优势就在于对多种资源的深度整合。刘三姐传说是广西最具特色的艺术文化资源,桂林山水为最具美誉度和知名度的自然景观资源,张艺谋又是目前中国最具国际声望的著名导演。这三大品牌资源通过运用科技、经济手段的有效整合,形成巨大合力,获得了强大的市场效应[4]。由此可见,在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及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而且也是实现民族地区文化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民族地区要发挥科技对文化的驱动、支撑和提升作用,要很好利用出版、影视制作、报业传媒、演出会展业等传统文化行业,通过与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结合,来提升传统业态的发展活力。要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培育新兴数字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新疆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步伐,大力推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紧紧围绕文化创意、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重点领域,加强科技攻关,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来提升现代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2012 年3 月,该区确定了25 家文化企业为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些产业涵盖演艺、动漫、文化娱乐、文化旅游、艺术品、工艺美术、创意设计等多个文化产业门类,是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集中展示[5]。内蒙古将丰富厚重的文化资源融入现代元素,推动文化创新,以草原文化、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为重点的10 余种图书获国家级图书奖。
3.建立和培育文化市场,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
民族地区要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这是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首要前提。民族地区因经济实力所限,科技投入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无论是R&D 经费支出的绝对数,还是R&D 占GDP的比重,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并处于全国末端。2008 年,民族8 省区的R&D 经费支出总和为145.2 亿元,仅相当于北京市的26.3 %,江苏省的25 %和广东省的28.8 %;民族8 省区中R&D占GDP 比重最高的宁夏为0.69 %,距全国平均水平相差0.85 个百分点;最低的西藏为0.31 %,距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23 个百分点①根据科技部《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09》提供的数据计算整理。。在财力十分匮乏的情况下,民族地区要通过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的对接;利用多种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形式更加灵活的扶持资金,尽可能地激励更多的社会力量积极投身于文化产业的建设。要全面运用现代科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支撑文化市场监管能力,增强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能力,改善文化产品的创造和传播能力。要加强文化科技发展创新链的构建,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培育新型文化服务业态。
4.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善于创新的文化科技人才队伍
加快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造就一大批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民族地区应围绕提高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为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要通过教育创新,突出培养各民族人才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等,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在企业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民族地区要结合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建立人才培养结构与文化科技创新的动态调控机制。采取重大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重大文化科技专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实施与高层次文化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相结合等方式,多渠道聚集科技创新资源培养高层次文化创新型科技人才。通过增加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经费,完善领军人才培养资助方式,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用人单位和个人投入为主体,以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的人才开发投入机制[6]。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高端紧缺文化人才培养计划,搭建文化人才终身学习平台。鼓励和扶持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优化专业结构,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共建培养基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文化科技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尽快建立现代化科技人才市场网络,实施人才增量的市场化运作,为民族地区吸纳和留住人才提供保障,促使各层次文化科技人才要素得到优化配置,形成不同区域的文化科技人才资源共享平台,着力营造有利于文化科技人才发挥才干的信息条件和物质基础。
建立良好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是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活力的关键措施。民族地区要完善人才激励制度。要建立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等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加快建设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交流。探索有利于创新人才发挥作用的多种分配方式,完善科技人员收入分配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
5.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关键要解决资金投入的问题。民族地区要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构建文化服务经费保障长效机制。要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要拓宽投入渠道,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发展。要采取各种政策与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鼓励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要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加快民族地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加大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和帮扶力度,建立以城带乡的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
[1]韩瑾.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讨[J]. 北方经济,2010(8):22 -23.
[2]哈纳斯.原始文化的瑰宝—— 桦树皮文化[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101 -105.
[3]赵玉海.加强文化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N].经济日报,2011 -11 -09(16).
[4]凃耀军,熊琴.提升广西文化产业水平的科技创新路径研究[J].传承,2011(17):52 -53.
[5]新疆着力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EB/OL].[2012 -03 - 21]. http://www. most. gov. cn/dfkj/xj/zxdt/201203/t20120320_93262.htm.
[6]唐蓉华.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J]. 科技广场,2009(6):177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