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坚持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

2013-08-15

文教资料 2013年10期
关键词:主导性多元化马克思主义

蔡 心

(陕西中医学院 人文科学系,陕西 咸阳 712006)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思想文化多元化是内在统一的。

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思想文化多元化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研究现代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关系,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一)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文化多元化之间的依赖性。

1.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文化需要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一元性的统领。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文化的交流影响不断增多,这些多元化的思想文化不能离开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支配和制约,否则,多元化的思想文化就会迷失其发展所应坚持的正确方向,无法把握中心内容和基本准则而陷于混乱。因此,在社会文化多样化发展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合理选择正确内容体系开展教育,而不能被多元化的文化、思潮的变化所困扰,更不能丧失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

2.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文化丰富了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文化的多元化推动了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使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因此,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思想文化多样化发展的现实,应带动、促进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否则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沦为形式,不但不会抑制思想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反而会给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无序发展提供条件,扰乱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思想文化多元化对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对立表现为多元化的思想文化冲击了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所以我国的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在思想文化领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方针,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和领导人民,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主导地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但这种一元价值主导的局面正在受到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一些人开始完全接受西方文化,信奉西方的价值观,崇尚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完全用西方的标准衡量和判断一切事物和行为;一些人淡化民族意识、民族精神,追求西方鼓吹的所谓的普世价值;一些人开始不分是非、善恶、美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道德信念动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逐渐滋长,优良的传统美德被置之脑后。再加之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战略引诱,某些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能正确看待,错误地把这些问题归结为指导思想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开始动摇和偏移。

二、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与在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坚持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元主导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客观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一种重要方式。“一个阶级或社会集团用思想理论去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自己的思想理论去转变思想、塑造人格,培养本阶级所需要的人”①。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进行思想统治的重要工具。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实质上就是坚持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在经济上的利益,也就必然要加强思想领域的控制。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二)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文化多元化的统一。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基本上处于一种单一的社会形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经济所有制结构变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配制度变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②我国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呈现出的多样化特性,势必带来人民思想观念的多样化,使整个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复杂局面。

马克思曾指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③目前我国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仍然在经济制度中占据统治地位,这就决定我们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导地位。这不仅与“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相适应,而且正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发挥职能,巩固和发展这种“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的必然要求。

(三)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文化多元化的统一是当今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当前各民族之间文化和价值观体系的相互比较和冲突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全球性、时代性的问题。我国在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之后,国外的各种理论、思潮、生活方式蜂拥而入并且相互激荡。这种激荡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与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互渗。这种互渗状况毋庸置疑地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的内容,扩大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影响方式。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和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矛盾和冲突。本质上就是何种思想文化掌握交流、吸纳的主控权的问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电影、出版物、音像制品、艺术品、旅游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外文化思潮、各类文化产品大量涌入中国,西方资产阶级的一些腐朽思想和精神文化垃圾乘虚而入并迅速蔓延,这对于我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在世界文化激荡中,我们必须客观地认清我国处于文化交流的劣势地位。这就要求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元主导,确保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发展;我们应该有效吸收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中有用的东西实现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多元化。

三、如何在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坚持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建设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所以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共产党执政的规律,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自由和解放指出了方向,提供了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把这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做强大的思想武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才能像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指出的那样:“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和我国近代以来的大量历史事实都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才能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荡,给党、国家和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

(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我国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文化,是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文化;既传承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又广泛地吸收了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在不断开放和创新中葆有强大的生命力、竞争力与民族凝聚力的先进的文化。它从根本上反映和满足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和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是推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发展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发展我国的主流文化不是要回到过去的单一的“革命文化”、“道德文化”,而是提倡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不排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西方文化中存在许多造成人的片面化、物化与异化的成分,但其中有许多被实践证明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和吸收的东西。主流文化应在坚持独立性的同时,借鉴一切可以借鉴的内容,获得更强大的生命力。

注释:

①陈炳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51.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98.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95.

[4]陆庆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5]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6]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主导性多元化马克思主义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拒绝“伪引导” 正视主导性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