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者文化自觉下的翻译行为探究

2013-08-15张晓杰

文教资料 2013年33期
关键词:牛奶译者意象

张晓杰

(天津城建大学,天津 300384)

一、文化视野下的译者地位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翻译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翻译的早期,译者被看做是“舌人”、“奴隶”,在结构主义中,译者完成的是在语言规律与规则的操纵之下处理并完成语言表层和深层的转换,译者被完全看做是一部机器。以胡塞尔、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学者们从哲学角度,认为译者在文本中起到主体作用,后来一些后结构主义者更进一步把译者当做文本的操控者。后来又有学者从现象学、哲学解释学、接受美学的角度给翻译探究提出启示:翻译是译者摆脱作者的影子,让其主体性从语言学的结构规律的操控下解脱出来;是有译者带领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具有“期待视野”的活动,是文本的“隐含作者”能和读者对话和交流的活动。然而要达到翻译完全的对等和精确似乎是一件望尘莫及的事情,新历史学派认为,翻译活动离不开译者所生活的历史背景、生活环境。翻译活动应该建立在宏观的历史大语境下,翻译活动不仅是文本内的转换,而且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译文的要求不仅要优美流畅,更要求译文尽可能地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特有的文化意象。否则无论多么好的译文,如果失落了,甚至歪曲了原文的文化意象,就会使读者感到美中不足,有遗珠之憾,还会使读者产生错误的印象。正因为如此,译者已然成为翻译的主宰者。

二、译者的文化意象与翻译行为

文化意象实际上是凝聚着各个民族智慧和历史文化的一种文化符号。来自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传统,往往会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意象。然而,人们对文化意象的认识是不充分的,人们往往把意象与文化割裂开来,把它与典故、成语、比喻等放在一起。由于忽视文化意象的意义,在翻译中,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有时会影响原作整体内容的传达,甚至会影响对原作意境、人物形象的把握。在这一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在翻译界引发热议的赵景深翻译的“牛奶路”。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鲁迅在《风马牛》一文中对赵景深把Milky Way译成“牛奶路”狠狠批评了一通,从此“牛奶路”就一直是中国翻译界笑谈的对象。Milky Way是天文学上最常见的名词之一,对科学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而且在字典里也可以查到这个词。但赵景深却把这个词译成了“牛奶路”。这在翻译界被看做是极为荒唐的笑话。但是从文化意象的角度出发,我们完全可以说它的翻译基本上是正确的。理由如下:首先,赵景深翻译的不是科学文献而是文学作品;其次,文学作品的译者不但要传达原作的基本内容,而且要传达原作的文化意象,而Milky Way正是十分关键的文化意象。

The whole sky spangled gay twinkling stars,and the Milky Way is as distinct as though it had been washed and rubbed with snow for holiday.天上闪耀着光明的亮星,牛奶路很白,好像是礼拜日用雪擦洗过的一样。(赵景深译)

这段翻译中把Milky Way译成“牛奶路”,不但保留了原文中“路”的文化意象,而且避免了“洗河”这样的字面上的矛盾,原文的人物形象因此没有受到破坏。由此可见,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在不同的文化里,根据不同的意义,要翻译得恰到好处,使人们一提到就彼此心领神会,很容易实现思想沟通。

三、译者文化态度与翻译行为

翻译不仅是译者传递意识形态的借口,还是译者自己文化态度和意识形态的客观载体。在翻译中,译者会根据其个体的审美取向、价值判断及文艺创作的主观特点对两种不同的策略进行不同的选择,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翻译风格。社会文化环境、文化地位对翻译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译者的意识的潜在影响和渗透间接影响翻译的策略。译者所代表的文化势力及其对这一文化所持的态度都会在译者的不自觉中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制约他的语言选择。

“西方翻译家兼东方学家”认为,他们对东方文本具有权威的解释权,东方文本需要经过他们的理解诠释,有时甚至需要经过改造,译文读者才能读懂。东方文本有时会因为他们的主观心态而遭受改动。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天”、“神”这类词的翻译和注释。在《论语》中,“天”被赋予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神性。在中国史料记载中,“天”字取代了“帝”字,说明中国古人的心中,最根本的主宰力量被越来越境域自然化。西方传教士常常把“天”和“上帝”等同,忽视其自然属性。在西方人看来“上帝”的权威性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西方哲人认为中国的圣人谈“天”,是对“上帝”的“亵渎”;有时甚至会认为孔子是“上帝”派去神启中国的。在传教士的文化地图中,能够救赎世界的唯一法宝是基督教,对他们来说儒家文化只是他们宣教和同化其他文化的一个“参照物”罢了。

四、译者的文化身份

这里有必要谈谈译者的文化身份,1981年史蒂芬·波克纳在《中介者与文化身份》一书中首次提出“文化中介者”这一术语。中介者必然是二元文化的。翻译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媒介,译者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不同的语言文化,在“调解”不同文化时,目的就是克服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不相容。皮姆认为,翻译实践证明,译者的文化立场并不完全由他出生或生长所在的文化决定。译者的文化观主要受译语文化的影响,译者应该非常清楚自己的文化身份,也非常清楚如何对待源语文化。皮姆的观点强调了译者双文化特征,而且他又强调了译者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协调人,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归属地,即两种文化相交之地。一个出色的译者既要具有文化的传播功能又要具有文化创造性,这体现了当今多元文化并存,文化研究同权利、意识形态相联系的当代跨文化交流的特点。

五、结语

译者的文化自觉对翻译作品能否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译者对文化的理解和翻译可以说是艺术的翻译。两种不同文化背景里生成的语言放在一起,往往有一种出人意料的不协调感。但是,有人把《西厢记》译成英文,让西方人感到在艺术性和吸引力方面可与莎士比亚媲美。可见翻译和创作一样可以有所作为。译者的文化意识、文化立场和文化态度体现了译者的翻译目的和时代精神,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文化烙印。

[1]Katan,D.Translating Cultures-An Introduction for Translators,Interpreters and Mediator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4.

[2]Nida,E.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4.

[3]蔡平.文化翻译困惑[J].外语教学,20065(6).

[4]胡翠娥.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清小说翻译得文化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张景华.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文化身份与汉英翻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4).

[6]王佐良.中外文学之间.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7]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8]许渊冲.翻译的艺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牛奶译者意象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神奇的牛奶树
“玉人”意象蠡测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