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途径的探索
2013-08-15曹阳
曹 阳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怀化 41800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中坚力量的辅导员队伍和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各有功用,都是为了引导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出现辅导员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强的问题。那么,能否提高二者的实效性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理想效果。辅导员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发挥二者的长处,使二者的优势最大化。
一、辅导员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
目前来看,辅导员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上呈完全独立状态。辅导员扎根于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思政课老师忙于课堂教学,这种独立的状态并没有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相反,还不利于双方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辅导员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有待提高。高校辅导员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当好指导者和引路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至关重要。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背景较为复杂,素质良莠不齐,非思政专业的辅导员不在少数,甚至是理工科出身,其政治理论水平大多数还达不到正确教育学生的要求。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和观念上的新特征、行为模式上的新表象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欠佳。
2.辅导员教育教学基本功有待增强。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要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辅导员一方面在对大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时需要通过事务性工作把关于制度、准则、规范等传达给学生,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性教育,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自觉将个人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这些任务的完成要求辅导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与教学能力。一些辅导员从来没有踏上过讲台,也不具备教学基本功,在语言组织上、表达能力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势必影响教育效果。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不高。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思政课到课率与听课率偏低的现象,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师照本宣科较多,教育缺乏针对性;老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双向互动率不高。诚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甚少,更谈不上深入学生中,因此,缺少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导致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脱节,案例材料缺乏真实感与生动性。
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实践课的组织与掌控能力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进入学生头脑。思政课教师基本上具备一定的课堂教学能力,但是实践教学由于以学生参与为主,活动形式较多,教学场地不拘,某些老师不能很好地组织学生,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节奏把握不准,细节考虑欠周到。
二、辅导员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结合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虽然职责与方式不同,但在工作内容的恒常性结构上是相通的。“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内容,它们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恒常性内容结构,是需要常抓不懈,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性、经常性教育的内容”[1]。既然工作内容是相通的,二者必然存在结合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上的互助。一方面一些辅导员政治理论水平不高或是停滞不前,另一方面思政课到课率与听课率不高。因此,让辅导员走进课堂听课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一,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督促作用,有助于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其二,辅导员自身的继续学习,与时俱进;其三,进一步巩固与强化辅导员自身的政治立场。
2.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辅导员通过与任课教师的沟通,更准确地把握学生信息,修正、补充已有的对其学生的认识,尤其是对学生的政治立场、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等理性认识水平的进一步了解。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取得辅导员的支持,直接获取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思想状况等,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益处甚多。
3.学生素质拓展环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互补。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拓展,比如开展演讲赛、辩论赛、征文比赛等相关活动。而这些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处。相比之下,辅导员在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上更得心应手,思政课教师则在活动的主题策划上更严谨细致,两者相结合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4.主题教育方面的内容提升。辅导员需要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比如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恋爱观教育等,这些教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自身的理论知识是否正确,理论功底是否扎实,教育技巧是否具备。辅导员积极听取相关主题的思政课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主题教育的内容,深化教育内涵。
三、辅导员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辅导员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是一体两翼的关系,都是服从和服务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中心任务。因此,我们要将二者有机结合,通过以下途径充分发挥二者的合力。
1.辅导员随堂听课。辅导员走进教室随堂听课肩负两个任务。一是督促学生学习,促进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思政课上不少学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辅导员的听课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有监督作用,至少能让学生被动地学到知识。二是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听课的内容上要精心选择,比如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形势与政策课的相关内容。这些知识是为辅导员开展工作打好理论基础。同时,学工部要对辅导员的听课进行要求,比如,听课量要达到一周1至2次,要认真写好听课记录,并附上学生上课情况的说明,这样才能实现知识体系的完整与教学能力的提高。
2.选择性地参与思政课的集体备课。选择与辅导员工作紧密相关的内容,参加思政课的集体备课,这样有利于辅导员更好地理清思路,掌握教育的重难点,正确把握政治方向,提高教育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比如,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恋爱观是学生最关注的问题,辅导员会通过主题班会进行专题教育,也可以通过个别谈话了解情况,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辅导员可以选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参与集体备课,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而且可以给任课老师提供教学的素材。
3.双方建立信息沟通渠道。由学工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牵头,形成每个月定期会议制度,互通信息。对学生近段时间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以及社会热点问题在学生中的反应情况等进行沟通,特别是出现问题的学生,双方可以积极探讨解决办法。这样有助于辅导员把握学生的学风与思想状况,有助于任课教师因材施教。
4.资源的共享。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会进行某方面的调查研究。我认为,这些调查资料可以双方共享,互通有无。比如,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每年都会对全校新生进行一次 “思想道德状态的调查”,涉及人生观、价值观、职业理想、个人信仰、政治立场及社会公德意识等多方面内容。单就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调查中显示78%的学生认为集体应当保障和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而不是以往的一味地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这些数据提供给辅导员,可以帮助辅导员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指导日常工作。同样,我校学工部每年都会对全校新生进行一次心理普查,普查结果显示学生自我信心不足、普遍存在就业焦虑。这就给任课老师的教学指出重点与难点。可以说,资源的共享提高了双方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达到了齐抓共管的效果。
5.角色扮演相互渗透。让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互相转换角色,参与到对方的工作中。也就是让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者让辅导员参与思政课的实践课教学,或是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协助辅导员参与授课班级的日常管理。比如,我校新近的思政课教师都在担任兼职辅导员,他们的带班经历就是很好的课堂教学的素材,扎实的理论功底又使班级的主题教育得心应手。又如在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时,任课教师可以邀请辅导员参加,让学生直面自己班级的不文明现象,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切实提高班风,既教学又育人。
6.建立辅导员导师制。聘任有经验的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辅导员的导师,指导其学习与工作。思政课教师担任辅导员导师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帮助辅导员正确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时事政策,及时了解社会的实时动态,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同时又能传授教学方法与手段。
7.改革思政课考试制度。改变以往的以考试成绩“一锤定音”的评价方法,加大平时考核分值,通过灵活的方式评定成绩。平时考核由辅导员负责。这样做能够使学生更重视自身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又极大地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达到育人的根本目的。
[1]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