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问题的理性思考
2013-08-15朱德富
朱德富 徐 宏 沈 峥
(1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2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连云港 222006)
1.引言
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使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显得更加重要。这对占我国文献信息资源总量60%,具有重要传播功能和一定人才、技术优势的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极为迫切和广泛,如果仅靠公共图书馆有限的资源及服务,是难以满足社会众多读者高质量、多方面的需求的。因而,高校图书馆应转变传统的运行机制,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为社会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和保障。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社会化过程中已取得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汲取。我国高校馆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提高社会竞争力,必须要拓宽信息服务渠道,走出校门与公共图书馆及相关信息机构一起,实行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为社会的经济文化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
2.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必要性
2.1 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信息服务社会化是信息时代对高校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现代高校图书馆的一个基本发展趋势。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一直担任为本校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任务。这种单一的服务方式,在当今形势下,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高校图书馆和一般公共图书馆相比,在文献资源、服务人才、计算机设施等各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适应形势,挖掘潜力,担当起更多向社会开放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在配合学校科研人员服务社会的同时,可直接对外开放,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在开放过程中,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者服务成果实际效益收取适当的费用。高校图书馆只有顺应时代需求,加快建立起新的服务模式,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
2.2 全民素质不断提高的必然要求
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加快,人们为了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提高知识竞争能力,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和补充知识,以开发智慧和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图书馆正是提高自身素质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最佳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终身学习的最好课堂。近几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实施知识工程、提高全民素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匮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读者的需要。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相比,有较好的读书氛围和人文环境,是理想的社会公众教育机构。在激烈的竞争时代,应首先发挥自己的教育和资源优势,主动担当起为社会公众提高素质的重任。通过开展多方面有利于读者提高的服务形式,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从而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建设。
2.3 信息资源网络化的必然要求
高校图书馆资源丰富、学科门类齐全是一个多功能的知识宝库,在社会公众中,历来具有较好的信任度。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实行封闭式管理,只为本校学生和教师开放,许多宝贵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高校图书馆(公办)1794所,藏书约6.6亿册。大多数高校馆的利用率,平均只有40%左右,有的还不到20%。就是说高校图书馆里有4亿多册的书籍无人问津,相当于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总藏书量。这种状况与知识经济时代,读者多样化的迫切需求及信息资源网络化的要求极不相符。因此,在提倡建立节约型和谐社会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必须发挥其馆藏优势,有目的、有计划地与其他信息机构一起,积极参与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建设,为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是当前图书馆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
3.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困境
3.1 缺乏具体可操作性政策
80年代开始,我国高校图书馆陆续向社会开放,许多专家、学者,就高校图书馆如何实行社会化服务,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措施,并列举了服务社会化的诸多益处,遗憾的是,截至目前能落实到实处的却寥寥无几。毕竟“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虽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做出了相关的规定,但如何真正地实现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还是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由于我国的高校及其图书馆实行多头管理、纵向领导,各图书馆之间基本上还是处于一种相互分割、各自为政的封闭、半封闭的状况之中。因此急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像进行高校评估一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硬性”的规定,如要求某一类、某一级别的图书馆在若干年内必须具备向社会实行开放服务,以及达到开放的某种程度等指导性建议,使各不同图书馆有可操作的依据。这是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
3.2 传统观念束缚较为严重
高校图书馆多年来一直以校内读者为主要服务对象,实行的是一种封闭式的服务模式,因而大多数师生认为,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只能是为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即使近年来高校努力参与地方科技、经济发展,向产、学、研一体化方向转变,但这些活动都没有能重视到高校图书馆的价值。高校图书馆行政关系隶属于所在高校,其文献资源、经费、人员工资均来自所在高校,处于自给自足状态,没有让其感到有危机感、紧迫感,因而,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不十分积极、主动地推行社会化服务。这种状况阻碍了信息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步伐。如果不对传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彻底的变革,高校图书馆将无法确立自身的社会地位,难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3 趋向于陈旧的管理体制
高校图书馆管理主体一直认为社会领域的信息需求是通过政府制度才得以保证,目前还趋向于传统的单一的计划指令,从而使馆际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络与沟通,各自为政现象仍较严重。由于没能重视社会服务的内在属性,在资金分配、资源建设和资源共享等方面更是缺乏统一规划与协作,从而造成资金和资源极大的浪费,直接导致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停滞不前和效率低下。就现行的陈旧老套管理体制而言,其是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亟须添加有利于社会服务运行的市场管理元素。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必然会带来一些实际问题,如人员的紧缺、职能的外移、工作量的增加等,将给现有的管理增加一定的难度。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负”作用下,往往会对传统的行政体制产生强烈依赖。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一道硬障碍。
3.4 难以把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在现代商业竞争中,获得最新、最广泛的信息已经成为取胜的关键。高校图书馆由于对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参与市场竞争的经验不足,对从事信息的采集、整理、传播有关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往往难以把握。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是信息工作者进行创造性智力活动的结晶,是特殊形式的知识产权。这种知识产权保护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信息自由广泛的传播,同时也要求信息工作者必须按法律规范进行信息开发、处理、加工和传播,也就是说,信息资源共享是有条件的、有偿的。但高校图书馆在向社会开放服务中,如何对信息技术中的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保护,如何为数据库提供充分和有效的法律保护,怎样为信息的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再加上法律的保护屏障?目前还缺乏了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资源共享的实施。
4.高校图书馆推行服务社会化的对策
4.1 树立现代服务意识,改革完善管理机制
当今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实行社会化服务是其必然趋势,在业内已取得共识。但如何转变“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传统观念,摆脱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面向所有社会公众开放,是高校图书馆确定自身定位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首要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树立起现代化的服务意识,在吸取国外一些高校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图书馆法的制定,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机制。通过引进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结构、服务方式、管理手段等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创新,在坚持公益服务及为本校服务的基础上,拓展为社会服务的信息内容,提高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只有走向社会,提供多形式的优质服务,才能赢得社会更多的支持和信赖。
4.2 分析市场用户需求,确定生存发展空间
知识经济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使高校在社会服务中扮演知识生产者和应用者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企业生产、科研等各个领域中大有用武之地。高校图书馆随着用户信息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必须主动走出校门,从市场和服务内容等方面重新审时度势,设定自己最佳的生存发展空间。一般来说,社会读者的信息需求与高校读者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必须根据自身的优势,开展社会读者需要的调查研究,通过了解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和推荐服务内容及项目,并将服务重点转移到使信息增值的文献型、技术型和开发型的专项服务上来,形成较完善的信息发布、查询、传递、调研于一体的信息服务体系。各类型、各系统图书馆的服务各有所长、亦有所短,关键在于面对整体的信息市场选择运用时是否精当。如中国矿大图书馆基于对市场分析及矿业信息资源、矿业人才优势的分析基础上,将市场目标锁定在煤炭系统和成立煤炭系统专业委员会,通过发展会员建立起自己的目标市场。这一既有利于自身发展,又可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和市场需求的举措,给我们以很好的启迪。
4.3 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拓展信息服务内容
高校图书馆与社会一般信息机构相比,不但拥有丰富的藏书,而且有一批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他们有较强的文献信息处理能力,在社会化服务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各高校图书馆实施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从而打破了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地理障碍。因此,我们要利用自身资源的网络化优势,建立书目、索引、全文数据库,提供即时利用。在服务的内容上,不但要开发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二次及三次文献,形成高层次的情报研究中心,同时还要重视其他用户的不同需求,不断提供多层次、多品种的服务内容。实现从传统文献信息服务拓展到情报决策、技术咨询等信息服务,并积极汲取外国公司的做法,转而到提供信息产品和知识产品的一条龙服务,进一步增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以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要将所获取的经济收入,大部分充实到图书馆的经费中,以增加馆藏、更新设备等,从而促进服务工作的良性循环,以取得更多效益,促进更好的服务。
4.4 扩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馆员服务能力
当今的信息时代,倡导终生学习,培养社会公众自觉学习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让社会读者全面了解高校图书馆,知晓其能够对外开展的各种服务,我们可采用各种宣传途径和教育方式,利用电台、报纸、杂志等媒体宣传高校馆的文献资源优势和面向社会开展的服务内容。建立与公共图书馆的馆际互借关系,参加公共图书馆的宣传月、参加当地社会活动等形式,以吸引社会更多读者利用高校图书馆。另外,举办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会和计算机检索培训班等,帮助校外读者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知识与技能。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是一个综合的信息服务,对馆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要从总体出发,请相关单位一些有经验的行家进行指导,并定期派出人员走出馆外,进行市场需求调研,以开阔馆员的眼界,增强适应能力。只有多方面培养出适应社会和市场竞争的高素质人才,充分发挥其信息与教育功能,成为高校馆联系社会的桥梁,才能进一步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其社会知名度,赢得社会公众的信赖。
[1]李桂兰.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若干问题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4).
[2]张建国,田秋菊.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对策之探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1).
[3]赵玉贞.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初探[J].图书馆界,2008(3).
[4]托娅,覃岚.谈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