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
2013-08-15李仕卫
李仕卫
(遵义师范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2)
如何有效地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和发展,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和家长迫切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教师如何更好地关心和爱护学生,更好地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供同行参考。
一、“师源性心理障碍”的成因
所谓师源性心理障碍,指的是由于教师对学生不当的教育行为,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和学校恐惧症、神经病、反应性精神病等心理疾病。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既与个性心理调节能力有关,又与客观环境的各种刺激有关。调查表明,学生的不良情绪80%来自于身边的长者,主要是与孩子接触较多的家长和教师。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因采用了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这种现象在当前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教育中都客观存在,不容回避。
1.教师因教育观念陈旧,过多地采用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某些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严师出高徒”、“学生应该一切服从于老师”的观念一直处于主要地位。一些教师常常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别人都会了,你为什么还不会”这些话挂在嘴边。殊不知,这些言语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某些教师常常采用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方法,甚至用简单粗暴的惩罚代替严格要求。某些教师当发现学生作业不做,或考试成绩不好时,经常采用罚站、罚跑、罚抄、罚留校等方法;某些教师讽刺、挖苦、责骂,动不动向家长告状,把学生赶出教室不让听课等。这样的批评、体罚或变相体罚,尽管主观愿望是好的,却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美国心理学家斯波尔丁研究发现,教师采用惩罚手段会增强学生的焦虑感。华尔伯格和安德森在对美国2000多名学生的研究中发现,专断型教师会使学生产生较高水平的挫折,对教师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反感,学习情绪低落,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2.教师自身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利影响。面对各种激烈的竞争和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教师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冲突。研究表明,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正进行着全面改革,诸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每位教师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教师,则往往因压力过大而导致心理危机,产生不良心理状态,从而导致不良的教育行为,使学生产生不良的师源性心理障碍。
教师的行为方式、情绪状态、人格品质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而且学生的这种学习和模仿是潜移默化的、无意识的。例如:某些心理不健康的教师,由于对外界缺乏正常的认识能力,导致对学生行为的认识不客观、不正确,因此采取夸大其辞的不当的教育方法;某些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不善于协调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经常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学生成了他们泄愤的替罪羊,身心受到很大的伤害;某些心理不健康的教师,缺乏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心胸狭窄,不够宽容,在师生交往中表现得较多的不是同情、亲密、和蔼,而是对立、对抗、敌视、仇视,甚至打击报复,形成对立而紧张的师生关系,最终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3.教师由于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时采用不恰当的措施,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重视学生中以打架、偷盗、说谎等为主的品行问题,忽视焦虑、孤独、沮丧、抑郁等心理异常行为;某些教师比较重视学生逃学、打架、不合群、破坏公物等行为问题,忽视学生自卑、敏感、依赖等人格问题。例如,在一次对教师的调查测试中发现,关于学生的厌学问题,有31.25%的教师将其视为“差生”,有15.62%的教师将其视为思想问题,只有9.38%的教师模糊地认为是心理问题。这说明,教师对于学生出现的某些问题,大多从学生的品德行为找原因,而很少从学生的心理方面分析。总之,难以找准问题的原因,不能及时地对症下药。
二、预防、矫治师源性心理障碍,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
1.教师要注意培养健康心理。教师应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逐渐形成良好的性格,自觉克服不良心理,消除不良情绪,不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良心理,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善待学生、善待家人,更要学会善待自己;要学会对孩子微笑,学会赞美同事,以期达到改善人际关系、心理状态和健康水平的目的,预防师源性心理障碍的产生。
教师还要重视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学习,懂得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增强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教学活动中的能力。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学生,对学生中的种种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基本预测学生的发展趋势。在教育教学中做到事前预防心中有数,事后处理手中有度,不至于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问题。
2.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规范行为。北京市教科院曾进行过一项研究,对400多名学生就“我喜欢的/不喜欢的老师的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知识面广、有过硬的基本功、上课负责、处理问题公平、勇于承认错误、善于沟通等被视为学生喜欢的行为,而打骂学生、讲课死板、对工作不负责任、偏心等被视为学生不喜欢的行为,这些不被学生喜欢的行为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所以,教师要学理论,钻业务,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规范自己的行为,坚持以学生为本,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心理保健工作。教师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长期的、紧张的精神劳动。教学活动往往是个体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易形成孤独、乖僻和感情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往往在自豪中产生自赏、在挫折中产生哀怨,进而产生一些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加之目前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不是很理想:社会转型、竞争激烈、上级要升学率、学生难管、收入不高、负担不轻,导致部分教师的心态经常处于不平衡中。如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保健,教师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损伤,对教育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学校要重视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不断了解教师的情绪,在可能的范围内,及时地、主动地为教师解决一些困难,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指导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调整自己的心态,使教师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乐观、向上、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4.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形式,其最终目的是保护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心理教育内容不仅要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还要矫正学生心理困惑的认知结构。为使心理教育具有针对性,必须通过座谈,了解学生对心理保健知识的掌握、要求和问题;通过调查测试,分析受试者的心理障碍、偏异情况,然后讲知识、讲保健,还可以与学生共同对心理问题进行剖析交流、专题讨论,以联系实际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与修养的教育。
5.认真做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心理咨询老师对来访学生给予信任,给予理解,给予换位(即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为此,心理辅导老师要认真掌握心理咨询技巧,有意识地和困于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关心、尊重、了解和指导的关系,并根据心理需要,使用适当的心理矫治方法,让学生学会助人与自助,教会学生自我心态的调节方法,以减少冲突,降低压力,转移对抗,减轻或消除不适应的心理现象及行为,达到新的心理平衡,促进健全成熟的人格发展。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使他们适应生活环境,处理好人际关系,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老师要动之以情,要遵循聆听、保密、疏导原则。聆听就是让受询学生尽可能地宣泄;保密就是对受询学生暴露的问题要保密,特别对有些深层内容要绝对保密;疏导是指对受询学生提出的特殊问题作面对面的指导。相互信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咨询过程是双方情感和心理交流的过程,只有这样方能取得消除精神压力,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
总之,21世纪,教师具备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的技能是重要的、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承担起培养有用人才的重任。
[1]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编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陶勅恒主编.小学生心理辅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董广杰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应用.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4]韩永昌主编.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