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载体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2013-08-15张化夷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影视载体人文

张化夷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聊城:252000)

0 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日益引起教育界重视,我国的高职教育一直以来重专业技术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也得到了一定改变。传统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以讲授与灌输为主,内容丰富,但学生不易接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现代社会中,声像并茂的影视作品对高职学生的吸引力日益增加,其普遍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注入新的活力,能够引发学生对各门课程的兴趣,吸引注意力,使课程中蕴含的理念更直观形象、更生动感人,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并改变认知。

1 人文素质教育与影视载体的定义

我国古代人文的原意是人伦,西方人文的原意是人性。现代意义上的人文概念始于文艺复兴时期,一般指人性、人的文化、价值。人文素质是指人的文化素质与精神品格。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一般是指以培养人的文化素质与精神品格为主要目的的课程系列。

影视载体是指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所用到的各种影像作品,包括各艺术类型的电影电视作品。

2 影视载体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与传统课堂概念化的讲授灌输不同,有选择的运用影视载体能够给人具象直观的视听觉体验,从而引发强烈的情感体验与认知改变,从而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

2.1 情绪情感方面

(1)代入移情,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电影与电视的视觉形象与听觉信息都对观众产生吸引,被吸引的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总会伴有一定的情绪情感反应。尤其是优秀的故事片和情节剧作品都会使观众全身心投入,产生代入感,随作品中人物或喜或忧。西方现代美学与心理学对此种接受心理的状态称为“移情”,移情过程中,观影者能够把电影电视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意志和个人体验与自己相结合,产生共鸣,并对其遭遇产生强烈的情绪情感体验。如文学欣赏课程中西方文学《荷马史诗》一节,原作语言与现代语言距离遥远,故事冗长人物众多,学生普遍不感兴趣,笔者尝试以电影《特洛伊》为线索解读其内容,学生在观看过程中随着角色的命运起伏心情激荡,交流时候能够明确表述自己感受到的电影中人物形象蕴含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家庭责任等,取得良好的效果。

(2)纾解压力,减轻学习生活中的焦虑与抑郁。影视作品中曲折的情节与生动的人物形象往往使人如入梦境,影视作品中或者展示奇观化的影像或是表现日常生活,总能让人找到现实中的呼应。心理健康课程上的喜剧电影就能起到很好的纾解压力与焦虑的效果。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的节奏都比较快,大家都面对着激烈就业的竞争与压力,而喜剧电影往往是表现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辛酸生活与对社会的反讽,故而在观众居高临下观照电影中人物的命运时候,能够获得一种优越感,在嘲笑电影角色可笑举动的笑声中能够完成对生活无奈和压力的解脱。某校心理健康课上曾放电影《憨豆先生的黄金周》,通过对喜剧角色憨豆先生滑稽举动的观照与同情,宣泄了现实中自身无奈和愤懑,同时憨豆的滑稽、愚蠢的举动又有着现实生活的基础,让人有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心灵更加轻松,以致在课程结束后学生还会细细品味,相互交流与谈论电影中情节与人物。

(3)精华陶冶,产生道德情感的感染与感悟。影视作品创作中都有情感的贯注,在欣赏过程中也有受众的情感观照,在专注的欣赏中能够产生情感共鸣,在对影视人物形象情感认同中产生对心灵的陶冶与提升。在某校法律与生活示范课中曾播放《天下粮仓》粥厂行刑片段,刑部检视粥厂施粥,依律要将赈灾官员斩首。赈济官与其母双双自尽之后,镜头转到空空如也的粮仓,静默地表现出法律与现实的冲突、情与理的矛盾,作品的形象震撼力直接而强烈,对情绪的感染、对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比单纯说教效果好得多。

2.2 认知改变方面

(1)树立榜样,找到现实的解决方法。现代影视作品中,灾难电影如火山、地震、海啸是人类过去经历的反映,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外星生物入侵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有可能会遭遇的问题,偶像电视剧展示的多是爱情与日常生活中,家庭伦理剧多表现家庭的冲突与和解,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如英雄、伟人、侠客、家人往往担当着现实的镜像,是观众生活的投影,又或者是超现实的观众心中愿望的投影。他们面对的问题往往是现实问题的变形或者戏剧化的集中体现,英雄人物的应对方式可以对受教育者提供榜样,提供现实的解决办法,激励他们不回避不退缩,坚持不懈、奋勇前进。反面角色颓丧的消极处理方式也会引发受教育者反感或是对其形成警示。

(2)激发创造,运用想象寻找灵感。历史、战争、科幻等影视作品,通过形象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融合抽象的历史概念、道德理念、科学技术,使过去与未来、现实与幻想都动态的呈现在受众眼前,能够激发受众的兴趣,去继续探究电影电视作品背后的内容和故事,现代化的知识体系又能够相互勾连形成网络,所以一部作品往往使受众产生终生的兴趣或爱好。笔者影视欣赏课程中曾尝试播放电影《勇敢的心》之后让学生观影写评论,发现学生影评既能联系到电影,又能观照到历史,甚至联想到现实中的苏格兰民族问题,影视作品起到了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作用。

3 影视载体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应用

电影、电视作品是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同时又具有自身独特艺术特征,其价值体现在思想、艺术、创作与接受学价值等多方面,因此,各门课程都可以从电影或电视作品中找到切入点,增强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影响。下面以部分课程类别为例,介绍影视载体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方法。

(1)道德教育类课程中影视载体的应用。大部分影视作品都是积极向上的,大都能够通过对真善美的颂扬和对假恶丑的鞭挞,影响受教育者。德育课程中的影视作品可以选择现实题材的国内外优秀电影,比如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电影人物角色的奋斗与拼搏,能够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国产电影《极限救援》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社会对生命的关爱;印度电影《寻找兰彻》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具体课堂教学设计可以偏重于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强化,通过教师感情渲染,学生分角色念诵对白,把对影视作品中榜样的学习深入人心。

(2)美术类课程中影视载体的应用。优秀的影视作品,其构图、色调、光线甚至道具和布景都有精心的安排与设计。美术类课程可以通过欣赏电影、分析场景、色调和光线、构图等,来完成教学任务。比如“色彩构成”一节的课程设计就可以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和《十面埋伏》为例,通过分析电影中人物的服装色彩设计与环境的对比、衬托关系,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色带上各种邻近色、互补色等的关系。

(3)音乐类课程中影视载体的应用。影视音乐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表达手段,音乐类课程中使用影视载体可以使课程主题更明确,课程形式更生动。如合唱教学中可以穿插《放牛班的春天》、《悲惨世界》、《音乐之声》等,通过集体观摩、分角色模仿等方式对影视音乐内容进行应用。

(4)文学类课程中影视载体的应用。经典文学作品往往不止一次地改编成为影视作品,文学类课程中可以通过影视作品吸引学生兴趣,然后结合文学作品,请学生对比影像与文本之间的差异,感受其各自的魅力。如《论语》节选课程中,可以安排学生观看电影《孔子》的片段,通过欣赏电影片段,了解孔子的思想、学说,事半功倍。

(5)体育类课程中影视载体的应用。目前高职院校体育大多是外堂课,学生学习动作要领都是通过对教师的模仿和观察,如果同时能够结合体育赛事的有关视频进行教学,如篮球、足球项目实践教学前播放NBA、世界杯等比赛的片段,在太极拳、散手等项目教学中结合影视作品先讲解太极、技击等的师承来源,教学效果会更好。

[1]赵 娜.论影视文化影响下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2]聂国山.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6.

[3]张爱宁.观影疗心[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影视载体人文
人文
影视展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影视风起
人文绍兴
影视
人文社科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