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范畴化理论的英语词汇习得
2013-08-15高婷婷
高婷婷
(青岛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山东 青岛 266061)
一、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词汇在语言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指出:“没有语法,人们能够表达的内容很少;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词汇习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词汇的学习一直都是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无疑加大了词汇习得的难度。对这样一些现象,Wallace(1982)分析了二语词汇学习,鼓励学习者发现“词汇的意义和语篇之间的关系”;Levelt(1989)认为词汇习得是一个包括词位和词目习得的多层面过程;Schmitt(1997)对词汇习得进行了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强调了“深度习得词汇的重要性”。他们的研究不仅仅看中词汇本身,而且探讨词汇与其产生环境的关系,即词汇习得过程、词汇深度及词汇与语篇的关系,对二语词汇习得与教学有很大启示。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认知语言学范畴化理论的提出,为英语词汇习得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
范畴是指人们在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在思维上的概括反映,是由一些通常聚集在一起的属性构成的“完形”概念构成的。赵艳芳(2000)认为认知语言学的意义就在于人类对世界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
(一)原型理论。
20世纪50年代,Wittgenstein通过对game的研究,论述了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中心成员与边缘成员的区别及隶属度,并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原理。认知语言学有关范畴化理论的构建以“Family Resemblances”为理论基础。原型理论认为,同一概念范畴中的成员需要有一个能反映本范畴基本特征的典型成员作为原型。即在同一范畴内,各个成员的地位不尽平等,因为各成员代表的该范畴的程度不相同,典型成员或中心成员是构成该范畴的原型,它就成为该范畴中最典型的成员。因原型成员拥有的特征比其他范畴成员要多,所以最容易被识别和记忆。例如,家具、水果、衣服这三个范畴的典型成员分别是椅子、苹果和大衣,而烟灰缸、橄榄和手镯则分别属于这三个范畴的边缘成员。
(二)认知范畴等级结构理论。
范畴化理论认为同一个物体或事件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范畴。范畴的等级结构包括基本等级范畴、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基本等级范畴是人们认识世界最直接、最基本的层面。在语言词汇的层面上,基本等级范畴往往体现在一些单音节的常用词上。基本等级范畴词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通过合成和派生可以产生许多非基本等级词,许多词汇来源于基本词汇。另外,基本等级范畴词的基本意义扩展能力较强,可扩展产生丰富的比喻意义。范畴等级结构理论在英语词汇习得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认知范畴化理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启示
(一)加强基本范畴词汇学习。
范畴化理论可以应用并指导基础英语词汇习得。范畴可分为基本层次范畴、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基本层次范畴是最典型的原型范畴。在语言层面上,基本范畴词汇总是先于上位范畴词汇和下位范畴词汇产生。基本范畴词具有凸显性强、易识别的特点,是儿童在语言习得时掌握得最早的,也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如chair作为基本范畴词汇,就比较容易被记忆,而其高层次范畴词汇furniture和低层次范畴词汇armchair就需要复杂点的综合认知能力才可以记忆。利用范畴化理论中的基本等级范畴、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对单词进行扩充,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词汇的习得。因此,学习者应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学习,积极扩大词汇量。
(二)以基本范畴词汇为中心,推进同类词汇习得。
对于单词,一味地死记硬背往往最终都是事倍功半的效果,而如果采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原型理论,学习者在记忆单词时,可以以原型词为基点,通过扩展其上位和下位词汇,逐渐扩大联想范围,有效习得与原型词同类的词汇。例如,当提到“笑”用英语怎么说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laugh”一词,那么“laugh”就可被看做是“笑”这个范畴的原型词,以此为基点学习者很容易联想到它的下位层词汇,如smile,微笑;sneer,冷笑;chaff,grin,露齿而笑;chuckle,咯咯笑;giggle,吃吃地傻笑,等等。
(三)以原型词汇意义为中心,强化一词多义词汇习得。
一词多义现象是由于词语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理解而产生的意义上的变化。原型理论同时适用于同一个词语的不同词义。换句话说,一个单词的多种意义可以看做一个范畴,这些意义并不是孤立任意的,而是通过“家族相似性”联系的。因此,学习者在日常学习一词多义的词汇时,首先应理解并牢记词汇的原型意义,然后学会通过扩大、缩小、隐语等方法从原型意义逐步引申出其他相关含义。例如,英语中face这个词的含义很多,它的原型含义是“脸”,由此原型还可以引申出来很多含义,如“表面”、“面子”、“状态”等含义。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者能够在词汇学习中从原型意义出发,联系其引申含义,从而提高效率。
(四)使用原型范畴构词法,扩大词汇量。
原型的界定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学习者可以将“词根”或“词缀”作为原型,提高词汇的扩充能力,加大词汇记忆量。以“use”为例,“use”作为词根是“使用”的意思,它既有名词的意思,又有动词的含义。如果以“use”为原型,学习者就可以习得多个与use相关的词汇,动词如misuse,误用;reuse,重新使用;overuse,过度使用;形容词如useful,有用的;useless,无用的;名词如usage,usefulness,uselessness等。
(五)加强词语比喻义的学习。
词语的比喻义有两种,一种是已经约定俗成的部分字面意义,已收入字典中;一种是在生活中灵活应用而生成的意义,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其比喻意义。学习前一种比喻义,学生要正确掌握词语内部基本词义和比喻词义之间的联系。另一种比喻义的学习,由于喻义是在不同语境中产生的,因此要联系结合语境学习掌握。例如head的基本语义是指“动物或人的头部”,后来通过隐喻,可以用来指“首领”、“智力”及“向……前进”等。
四、认知语言学范畴化下的英语词汇习得策略
基于以上对范畴化理论的认识,在英语词汇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注意构词法的规律,对词汇进行加工,在词汇与形象之间建立联系,还可以通过举例子、联想、归纳等方法学习词汇。词汇是语言表达意义的主要单位,由于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内涵也存在不同。因此,在学习词汇时,应该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汉语与英语词汇具有同样含义的,更要区分它们的原型,通过原型来更深刻地理解词的含义。另外,英语词汇学习不仅仅是死记硬背,还需要以大量阅读为载体,把词汇融入上下文的语言语境之中,体会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语境,从而区分概念的原形,进而习得词汇。
五、结语
认知语言学的原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是一项基本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了学习者认知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对于语言词汇习得有着重要启示。这一理论有助于分析学习者英语词汇习得过程中词汇混用的原因,使他们掌握英语学习规律,减轻学习者词汇记忆的负担,进而帮助学习者准确且有效地习得英语词汇,提高英语词汇习得的效率。
[1]Levelt.W.Speaking:From Intention to Articulation[M].Cambridge:MIT Press,1989.15.
[2]Schmitt P.Vocabulary:Description,Acquisition and Pedagogy[M].Cambridge:CUP,1997.67.
[3]Wilkins D.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M].London:Edward Arnold,1972.
[4]冯静.浅谈原型理论框架下的英语词汇习得[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6):151-152.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张艳艳.原型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J].考试周刊,2009,(31): 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