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

2013-08-15韩光敏

文教资料 2013年22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学生

韩光敏

(北海职业学院,广西 北海 536000)

一、创业教育定义及其发展趋势

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将创业教育定义为:求职和创造新岗位。199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又进一步指出“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我国创业教育始于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初,教育部高教司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八所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试点工作,拉开了我国大学研究与实践创业教育的序幕。

1999年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特别是近几年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社会总体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今后若干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大约都要增加五六十万人。因此,要增加就业岗位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有着非常重要而现实的意义。创业教育被专家学者称之为继学术性和职业性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必将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

二、当前我国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相对于国外的创业教育,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在创业教育方面的探索还不够系统、深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在于创业教育开展得不够全面,受鼓励仅限于少数学生;学校没有学生创业培训机构;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相分离,从创业学生的经历来看,社会经验的欠缺和资金的不足给学生自主创业带来的困难较大,对高等教育领域创业教育模式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与认识不很一致。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社会经验的欠缺而只能成为一个创业的“观看者”;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未能有机结合,没有融合于学校整体育人体系中,学生有激情,而内力不足,想创业的学生多,但选择创业的学生少。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业教育的开展。

影响创业教育开展及实践的既有社会因素又有高校本身的因素。从社会方面来看,我国的创业教育存在较强的功利性,开展创业教育更多的是被动地解决高校扩招产生的就业问题,而忽视了创业教育的重要内涵。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受教育者进入社会后发挥创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这又取决于社会性的外部环境,主要表现在国家政策及社会力量,如创业发展优惠政策、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资本供给渠道的畅通等。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之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从当前的情况看,政府引导创业和创业教育的力度不够,社会各界对搞创业教育的认识有限,对此全社会还未引起普遍的反映和回应,不足以形成声势、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有很多地方机制建立不完善、政策法规不配套,不利于创业者发展。根据中央电视台对大学生作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最大的困难在于缺少创业资金,创业基金。由于大学生天然的无经验性,使得他们创业活动的风险远远高于社会上其他的创业主体。

从高校自身来看,创业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目前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没有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部分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初衷不是为了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而是有着其他的功利性因素。高校课程设置的共同弊病,制约了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重理论、轻实践是我国高校课程的共同弊病。以至于出现了从理论到理论,而没有实践的奇怪现象。这种弊病造成我国的教材比较晦涩难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理论脱离实际.造成特定教学内容滞后于形势的发展,过时和陈旧的现象严重。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系统性与层次性课程设置,也缺少指导学生正确面对逆境、如何摆脱逆境的教育,这必然会使创业教育大打折扣,影响其实际效果。

三、加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针对上述问题,各相关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都应改变创业教育功利性的理念,从创业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上重新审视创业教育。逐步弱化创业教育的功利性的目标导向,使创业教育活动不再局限于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创业者创业的动机不仅是解决生存问题,而且是谋求个人的高层次发展,有效地解决创业者对创业教育的源动力不足的问题。

从社会方面来看,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各项政策,减少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尽可能简化相关行政审批程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应尽可能地完善创业资金保障措施。可以在设立专项基金的同时,进一步搭建信用平台和融资平台,鼓励风险投资企业增加对学生创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等。另一方面,加强市场对大学生创业扶持与指导,拓宽大学生创业门路。大学生创业在本质上是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个双向了解的过程。然而,目前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往往缺乏对社会尤其是对市场的了解,因此推动双方的接触和了解也是必要的。要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学校请成功人士指导大学生创业,企业给优秀大学生提供在企业学习的机会。资金问题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一大难题。仅靠政府资金扶持,只能解一时之急,大学生创业需要向社会融资,可以建立双向信用平台,充分利用资源,拓宽融资渠道。

从学校方面来看,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它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强调教学质量的同时,把创业教育纳入教学目标。要建立健全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为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保障;积极开展与创业有关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独立、坚韧、克制、适应等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要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改革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让高校的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转变。通过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使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学会与他人共事和合作。同时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宽裕的环境和更多的创造机会,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深刻理解创业知识和创造的内涵,从而推动大学生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真正合格的毕业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实践方式,培养学生的参与、竞争意识。注重创业实践教学,加大试验、学习和社会实践等教育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特别应该提倡学校为学生在校园内建立创业产业园,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够得到实践和锻炼。

[1]李时椿.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马建平.试论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从“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转变[J].理论导刊,2006(4).

[3]谭光兴.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框架的理论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6(11).

[4]陈木河.新时期大学生创业刍议[J].社科纵横,2006(9).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