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的基本特征

2013-08-15陈家超姚文艳陶维兵

关键词:知识分子政治思想

陈家超 姚文艳 陶维兵

(1.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党史党建部,湖北 武汉 430060;2.湖北中医药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8;3.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7)

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的形成,深受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以及个人人生价值选择和社会责任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表现出与其他社会群体明显不同的一系列基本特征。

一、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具有时代性

思想政治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是关于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的观念,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观念,或者是关于他们自身的状况的观念。显然,在这几种情况下,这些观念都是他们的现实关系和活动、他们的生产、他们的交往、他们的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有意识的表现。”[1]72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思想活跃的一个社会群体,其思想政治倾向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具有时代烙印。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2]465作为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烙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青年知识分子苦于不知道“中国向何处去”,胸怀民主与科学的理想,孜孜不倦地释放着探索革命的激情;三四十年代的青年知识分子陷于东北沦亡、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的危境,深怀厚重的国家民族忧患意识和迫切的抗日救亡雄心;五六十年代的青年知识分子感于中华民族百年来少有的金瓯一统、政治清明局面,满怀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对社会主义前景的憧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对集体主义价值观高度认同;七八十年代的青年知识分子处于改革开放的洪波激流中,敢于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思想解放,对腐败等丑恶现象深恶痛绝,同时自由化倾向表现亦较强烈;九十年代的青年知识分子面对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大,市场经济意识普遍增强,对市场经济的相关规则高度认同。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生长并生活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国际环境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的国内环境之中,其成长、成熟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各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这使得他们的思想政治倾向具有当前时代的深刻烙印,是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具有时代特点。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2]465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深具当前时代的烙印,并因而具有不同于其他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的鲜明时代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当代世界各国围绕综合国力的竞争异常激烈,我国的发展战略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青年知识分子深受这种“国家实力主义”的影响,加之市场竞争的普适性增强了青年知识分子较强的上进心,青年知识分子普遍重视通过自身努力来提高自身实力、实现成才成功并获得他人尊重和社会的接纳、承认,这使青年知识分子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认同度明显提高。二是社会责任感增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青年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断增强,国家情怀也更加浓厚,他们普遍希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历史责任承担的有机结合和相应统一。三是思想活跃、政治敏锐。当前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西方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比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意识形态高压和单一性,青年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认同和思想文化的选择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因此在其思想政治倾向逐渐成熟过程中,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异常活跃;同时,青年知识分子个人价值的实现,除取决于自身努力程度外,还取决于国家的社会制度、法治状况以及政策环境。一个好的社会制度、法治状况和政策环境,有利于青年知识分子的成才成功;反之,不好的社会制度、法治状况和政策环境,则会阻碍青年知识分子的个人发展。正因为如此,青年知识分子十分关注政治体制改革、反腐败等法治建设,对政治比较敏锐。四是竞争参与意识较强。随着我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国内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意识和平等竞争意识正在不断地渗透到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之中。在充满竞争的时代,不竞争个人就不能发展,不参与价值就不能实现。因此,青年知识分子不再满足于等待、依赖和要求,而是积极行动起来,勤奋学习、努力拼搏、勇敢参与,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积极参与中充分展现自身能力。较强的竞争参与意识,凸显出当代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的鲜明时代特点。

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具有时代要求。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与时代要求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既不可能完全超越时代的要求,也不可能完全摆脱时代的要求。每一个历史时代,都会按照自己时代的主题和奋斗目标,对青年知识分子在理想、信念、责任、素质和本领方面提出相应的历史要求。不同的历史时代,其要求又不尽相同。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处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这就要求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方面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另一方面还要增强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的本领,做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七八十年代,国家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和“三步走”发展战略,这就要求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解放思想,自觉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九十年代,我国确立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就要求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自觉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进入新世纪,我国正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青年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更需要青年知识分子按照时代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要求,在思想上自觉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以及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才干,积极回应时代的召唤。青年知识分子按照时代要求调整自己的思想政治倾向,既是自己成才与成功的需要,也是国家、民族的期盼与中国共产党的希望。

二、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具有阶段性

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具有阶段性,这既是青年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体现,也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青年知识分子的年龄跨度较大,一般从18周岁到40周岁。在这二十多年中,随着年龄不断增长、生理和心理不断发展、知识积累不断完备以及社会实践经验不断丰富,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也逐渐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稳定到逐渐稳定,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总体而言,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形成阶段、调整阶段和成熟阶段。

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的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年知识分子从中学进入大学,他们在生理上已经成年,心中憧憬着理想的自我,思想关注点从较多地集中于书本转换为更多地集中于社会,开始更多地以自己的视角观察社会,并尝试独立自主地观察、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其意识的自主性逐渐增强,个人价值判断初步形成;同时有更多机会参加党团活动、文体活动、勤工助学、社会调查、义务劳动等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的接触更加频繁和直接,这些条件促使青年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有了更多的认知,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人民有了一定的感情,他们对世界、人生、价值、理想、信念和责任开始有了一定的态度和看法,青年知识分子开始逐步形成自己一定的思想政治倾向。

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的调整阶段。这一阶段,青年知识分子逐渐步入真正的社会,开始更加紧密地与社会发生联系,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并开始面临就业、工作、婚姻、家庭、经济等各种压力,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理想的社会与现实的社会开始产生较大差距,因此他们的思想政治倾向处于矛盾与冲突较为频繁的时期。虽然青年知识分子生理日趋成熟、知识积累日益增加、社会实践经验更加丰富,心理调适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他们往往能够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政治倾向进行相应调整,但是这种调整并不是单向发展的,而是多向发展的。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青年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党和人民的基本态度和看法必然有所反复。因此,在这个阶段,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处于不定型的状态。

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的成熟阶段。这一阶段,青年知识分子的生理、心理基本成熟,知识体系比较完备,社会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他们的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经过不断磨合后逐渐趋于平缓,青年知识分子在实践中经受了一定的挫折考验,意识自主性和个人价值判断趋于理性,他们经过不断探索与调整,找到了自己事业的发展方向,并且能够主动地把自己的成才成功与国家、民族的富强复兴紧密相连,这就使青年知识分子开始形成较为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主要表现为青年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较为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认同度和信任感增强,对国家基本制度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基本认同,这标志着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趋于成熟。

三、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具有开放性

成长、成熟于日益开放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深受开放潮流的浸润,从而使其思想政治倾向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征。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青年知识分子善于接受外界的思想信息。同其他社会群体相比,青年知识分子在接受外界思想信息上具有更少的阻力、更多的动力和更强的能力。首先,青年知识分子头脑中没有条条框框,对外界信息没有成见,这使得他们在接受外界思想信息时遇到较少阻力,表现出较其他社会群体更多的宽容度。其次,青年知识分子的求知欲望强烈,勇于探求新知,积极接受新生事物,敢于创新、敢于尝试,这使得他们在接受外界思想信息时有更多的动力。这种动态的驱动力使青年知识分子不满足于单调封闭式的生活,而是热衷于扩展自己的社会交往范围,以拓展自己的信息来源渠道。最后,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活跃、头脑灵活,接受新生事物快,信息接纳和吸收能力更强。当代社会,信息传播载体的多元化和传播速度的快捷化,使能够熟练掌握多种信息工具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接受外界思想信息的能力上更胜一筹。

青年知识分子勇于质疑陈旧的思想观念。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头脑中没有思维定势,没有教条和本本的束缚;同时,他们又是在改革开放中走向成熟的,在他们的知识和观念体系的建构过程中,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深受思想解放潮流的冲刷和开放竞争意识的影响,改革作为一场思想和体制的革命,颠覆了很多高高在上的权威、教条、传统和习惯,改革进程的渐进性和改革目标取向的务实性,涤荡了附着于计划经济思维之上的诸多陈旧的思想观念,这使青年知识分子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实践、以自己的认识去判断一切思想观念的效用,用于质疑一切教条、本本、传统和习惯,并最终构建起自己的思想观念,形成自己的思想政治倾向。

青年知识分子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一方面,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活跃,日益张扬自我主体意识,敢于表现自我,他们的民主法治意识较为强烈,愿意袒露自己的真实观点,积极实践公民权利;另一方面,社会日益开放,使思想的交流与交锋具有宽容平和的环境,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不会被“戴帽子”、“揪辫子”。因此,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具有敢于表达自己真实观点的主观意愿和客观政策环境。青年知识分子不遮掩、不避讳自己真实的思想观点,正是他们的思想政治倾向具有开放性的重要表现。

四、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具有多样性

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形成时在主观上受着个人经历、认识水平和智能结构的限制,客观上又受历史时代、职业状况、经济状况、社会环境以及年龄等制约,因而其思想政治倾向不可能是单一的、同向的,而必然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的这种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倾向。大多数青年知识分子形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他们认同为国家、民族和社会而学习、工作,认同集体主义价值观,崇尚奉献,愿意承担社会历史责任,肯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图名、不图利、默默奉献的共产主义情操,信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信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对共产主义抱有坚定的信念,反映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发展状态。

模糊不定的思想政治倾向。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由于自身知识体系不完备以及社会实践经验不足,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他们显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从而未能形成稳定的思想政治倾向;他们也还没有形成自己成熟的对世界、人生、价值等的基本态度和看法,个人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处于模棱两可、困惑茫然的不稳定状态。

消沉落后的思想政治倾向。也有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囿于知识储备和社会实践经验的局限,加之心理调适能力不足,在观察、分析问题时容易以偏概全,在思想政治倾向上表现出消沉落后的一面。他们或者对党和政府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信心不足,甚至没有信心,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看得“一团糟”,从而悲观失望;或者形成扭曲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觉得世界只有黑暗没有光明,觉得人生只有悲伤没有欢乐,觉得生活只有索取没有奉献,从而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自甘沉沦、因循守旧且得过且过,要么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要么醉生梦死于灯红酒绿,及时行乐,失去了工作的动力,没有了奋斗的激情,而日益滑向颓丧的境地。

偏颇错误的思想政治倾向。更有少数青年知识分子由于不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或者受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价值观的消极影响,或者由于自身的利益得失及青年知识分子自身生理、心理局限,其思想政治倾向易走极端,在观察与分析问题时片面化和简单化,他们或者片面地全盘否定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全盘肯定资本主义和西方价值观,或者否定党的领导和公有制,简单接受西方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只看到西方民主政治形式上的某些优点而忽视其实质上的虚伪性,过分夸大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式上的某些缺陷和不足,而看不到其实质上的真实性。个别青年知识分子甚至滑向极端个人主义,唯利是图,唯名是图,从而形成偏颇错误的思想政治倾向。

五、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具有变动性

青年知识分子在生理上正处于青年时期,而“青年期是人的情感最丰富的时期,情感越丰富,他们和知识、阅历、思维能力的矛盾就越尖锐,这种尖锐的矛盾冲突造成他们情绪的波动和振荡”[3],他们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兴奋与苦闷、激动与烦恼、紧张与松懈等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其思想政治倾向也由于个人人生得失、社会发展变革、重大社会事件和重要人物言行的影响而经常发生变动,因此,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具有鲜明的变动性特征。

个人人生得失给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带来变动。青年知识分子富有理想、朝气蓬勃,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阶段,其人生际遇中的得与失往往直接促使他们的思想政治倾向产生变动。这些得失涉及青年知识分子个人、家庭、亲属及所属阶层,当他们个人、家庭、亲属及所属阶层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获得较多利益并且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地位因此有了显著提升时,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往往趋向于积极乐观,他们对党和社会主义积极正面的评价会更多,对政府和改革开放的认同度会更高;相反,当青年知识分子个人、家庭、亲属及所属阶层在改革开放中利益受损并且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地位因此降低时,他们的思想政治倾向很可能会趋向消极悲观,他们对党和社会主义的消极评价因此更多,甚至一些青年知识分子消沉颓废,对党和政府产生抵触、逆反情绪,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观。我们很难想象,那些来自下岗失业的工人家庭、家人吃着低保的青年知识分子,在面对社会大量涌现的高收入群体时,思想政治倾向怎么会不发生变动?同样,那些得益于农村改革并有机会从农村考入大学实现个人及家庭命运逆转的青年知识分子,其思想政治倾向怎能不向积极的方面转化?

社会发展变革给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带来变动。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1]73国内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正处在进一步改革、发展和完善的变动过程中,青年知识分子不可能完全置身于这个全方位的变革过程之外,他们渴望在社会变革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热望,决定了他们必然会积极地适应这些变化,主动地融入改革的洪流中去,从而引起其思想政治倾向的变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权力监督乏力、权力运行低效等问题仍较突出,由此引发腐败频发,加之西方多党竞争、三权分立等政治体制在运行质量上的优势,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对党的领导和现行体制的态度会发生变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和私人所有制的高效率,使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对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认识产生了变动。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汇聚而来的各种社会思潮和各种价值观,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受到了冲击,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的认识会产生变化。此外,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职能相对强化和社会职能相对弱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使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各地区的收入差距明显扩大,社会主义公平原则在社会的某些层面被忽视,给青年知识分子造成了思想困惑,也容易引起其思想政治倾向的变化。总之,社会发展变革过程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的一系列变动,必然在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中留下变动的印记。

重大社会事件给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带来变动。处于发展过程中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很容易因为某些重大社会事件的发生而产生变动。正面的重大社会事件能够对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产生积极影响,负面的重大社会事件容易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产生消极影响,也有一些事件可能给不同的青年知识分子带来不同的影响。例如,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成功发射,极大地鼓舞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志气,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给他们的思想政治倾向带来积极影响。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则一度给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带来巨大冲击,相当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的前途悲观失望,甚至出现了否定共产党领导的暗潮。“苏东剧变”长远来看也对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的发展变化带来较大影响,有的青年知识分子可能由此认识到它只是社会主义的某一种模式的失败,从而对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有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可能由此得出社会主义没有前途、已经死亡的片面结论,发生思想政治倾向的偏颇错误。近年来,西方国家在中欧、东欧主导成功的所谓“颜色革命”以及被西方媒体美其名曰的“阿拉伯之春”,也可能引起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的变动,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可能由此对“社会主义能否在中国坚持下去”、“中国共产党在西方‘和平演变’的凌厉攻势下能否巩固执政地位”产生怀疑,也有可能促使一些青年知识分子提高对党的执政地位的认同、使他们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现代化。

重要人物的影响给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带来变动。重要人物是青年知识分子心中的偶像,青年知识分子对这些重要人物的崇拜包括对他们思想观点的认同、对他们行为的模仿等,重要人物的影响与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的变动有着紧密的相关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影响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的重要人物的类型多元化,给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带来的变动也更为频繁。毛泽东、邓小平等政治家爱国爱民的情怀可能极大地增强青年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和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影响他们对党和社会主义的态度;爱因斯坦、钱学森等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献身科技事业的精神,可能增强青年知识分子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比尔·盖茨等富豪艰辛创业的历程、回报社会的壮举,可能增强青年知识分子的创新精神、成功动力和社会责任意识,一些富豪挥金如土,则可能强化青年知识分子的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倾向;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的言行可能增强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认同;姚明等文体明星的勇敢拼搏、不懈奋斗可能影响青年知识分子对人生追求的基本态度。这些各行各业的重要人物的影响,给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带来的变动是显而易见的。

六、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具有可塑性

“思想的可变性决定了思想的可塑性。”[4]51处于不稳定、不平衡状态之中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可能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向消极的方向发展。但是,思想政治倾向发展变化的方向是可以干预和引导的,即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具有可塑性。总体而言,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主要有四种塑造途径。

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能够进行自我塑造。“在思想的塑造过程中,人人都是塑造者”[4]51。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青年知识分子无疑是思想塑造的首要主体。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朝什么方向发展,是积极向上的、模糊不定的,还是消沉落后的、偏颇错误的,首先取决于他们的自我塑造能力。青年知识分子通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和较强的理论素养,生理、心理都趋于成熟,具备了较强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具有一定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能力,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他们能够使自己的思想政治倾向主动向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方面转化,形成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追求。

党派能够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进行塑造。政治社会化是政党的重要功能。政党通过宣传、灌输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从而赢得青年知识分子的支持和认同。中国共产党具有科学的指导思想、严密的组织体系、完整的宣传教育网络和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具有广泛的社会动员力和社会整合力,能够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和控制,特别是遍布于社会的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入更新的富有时代特点的内容,改进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吸引力,能够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产生积极的影响。民主党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参政党,是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友党,它们在自己所联系的社会阶层中拥有广泛的影响力,特别是他们的党员中有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因此民主党派也能够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进行有效的塑造。

政府能够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进行塑造。政府拥有广泛的职能和权力,是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的重要塑造主体。政府既可以通过立法手段事先为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的发展设定方向和范围,也可以通过行政手段特别是完整的教育体系,积极地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朝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方面发展进行引导和控制,还可以通过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惩戒等司法手段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进行间接的影响。因此,政府拥有在事先、事中、事后三个时间段对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进行有效干预、控制和矫正的足够的权力和手段,能够对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进行塑造。生长、生活在政府全方位影响之下的青年知识分子,其思想政治倾向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政府的引导和干预。

社会能够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倾向进行塑造。社会是青年知识分子的第二课堂。社会氛围、社会环境和文化意识能够对青年知识分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和风细雨式的塑造过程是青年知识分子知识和观念体系后天习得的重要形式,它们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中国古代“孟母三迁”的典故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习语反映的正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工会、共青团、妇联、居委会、社区等分别作为联系党组织与工会会员、广大青年和妇女的桥梁和纽带及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基层自治组织,具有联系广泛、自治程度高、服务意识浓等优点,更容易被青年知识分子所接受;同时它们往往因为基于行政机关的行政委托而具有一定的行政职能,能够对青年知识分子发挥有效的影响。因此,社会对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倾向的塑造功能也是举足轻重的。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的充分发育和社会功能的日趋完善,社会的这种塑造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邱伟光.青年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98.

[4]张蔚萍.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