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新视角
2013-08-15张坤晶
张坤晶
(华南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信息社会主义是复合了新技术形态的社会主义,是直接表征了先进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它是社会信息化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全面实现,也是社会主义在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1]。信息社会主义研究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而且在实践上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
一、信息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积极创新
“社会形态”概念最早出现在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中:“旧的法国革命时的英雄卡米尔·德穆兰、丹东、罗伯斯比尔、圣茹斯特、拿破仑,同旧的法国革命时的党派和人民群众一样,都穿着罗马的服装,讲着罗马的语言来实现当代的任务,即解除桎梏和建立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但是,新的社会形态一形成,远古的巨人连同复活的罗马古董……就都消失不见了”[2]585-586。在此,“社会形态”这一范畴显然是马克思为了区别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与罗马社会时代、强调“社会”概念的历史性涵义以及不同社会形式的相继更替而使用的术语。在后来的著作中马克思把社会形态定义为:由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全部社会要素组成的统一的完整的社会体系,是按照本身特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活的社会机体。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是一种发展的理论。在社会形态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各代表人从不同的侧重点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侧重于所有制的区别提出了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或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者等级的所有制以及资本主义所有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侧重于生产方式,提出了建立在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现代资产阶级的和未来共产主义的五种经济的社会形态[3]。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马克思侧重于社会关系的演变,提出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即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形态,以及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社会形态[4]。到了1881年,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初稿中,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形态分为三种形式:古代公社所有制的“原生”形态、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次生”形态、仿佛回到古代公社类型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再生”形态[5]。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解释《哥达纲领批判》的未来社会思想时,明确把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而把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列宁大致把社会主义区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针对该书把社会主义凝固化的倾向,谈到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毛泽东还从质量互变规律角度,指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会有许多发展阶段。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形态。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并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社会形态理论。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性,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认识论和真理论的必然推理,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理论看作是终极真理,信息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理论创新。一方面,信息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了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上形成的,是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一脉相承的,是随着时代信息化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信息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中增加了“信息”的视角,是进入了信息时代的社会主义,是与信息社会的技术、经济、政治等新形态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是信息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进入的信息阶段,也是社会信息化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全面实现。
二、信息社会主义是信息生产力发展的可能结果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变化最终会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现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将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以便进入更高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要建立起与高水平的生产力相适应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以便更有效地促进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社会形态也因此产生。
信息生产力的逐步形成是生产力系统的内在发展规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之所以这么说,是指它在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必然会出现并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级阶段。首先,信息科学技术给传统生产力提供了巨大动力,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高科技的发展给信息技术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信息技术又带动了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信息产品的不断更新,使人们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高质量生活的同时,意识观念不断转变,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新的发明创造不断产生,社会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其次,当信息成为生产力,它解决了工业生产力发展与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尖锐矛盾。“当信息发展成为生产力之时,信息生产力便成为一种最具活力的、先进的生产力形态。与以往生产力相比,信息生产力是以信息的创造、采集、处理与使用为主体而不是以开发和利用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为主体的生产力,这是当代信息生产力最为本质的特点”[6]。最后,信息生产力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的生产力。“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历史演变,信息已经极大地改变了生产力性质、内在结构和运行方式,这标志着信息生产力已经作为一种具有活力的先进生产力形态的形成”[7]。
信息生产力的发展,将使社会主义具有信息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特征,虽然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所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新的生产力产生将最终推动形成新的社会形态,但是信息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本质不会改变,这是因为:第一,信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是信息时代的社会主义,它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一脉相承,所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不会变,它还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成果为特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经济制度;第二,信息生产力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逐渐取代传统工业生产力的主导地位,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信息化,社会主义必然带有了信息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特征;第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信息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社会形态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88世界历史的形成意味着世界生产力的形成以及人们可以利用这种世界生产力。信息生产力就是一种世界生产力,它推动全球的社会发展,当它与中国具有高度现代化特征的社会主义相结合就会形成信息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
三、信息社会主义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
正如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的理论一样,社会主义制度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就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2]252当邓小平在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时,中国还处于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时代,社会主义制度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与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有一定的距离。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都进行了完善和发展。信息化对社会日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必然引起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发生变化,正如美国社会学家卡斯特所说,“一方面,目前存在的信息化社会乃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强调信息化社会在文化与制度上的多样性”,并且,他认为中国不会因为其快速发展“而融会在信息化资本主义的熔炉之中”[8],所以,信息化所能结合的社会形态应该是多样的,既有信息资本主义,也应该有信息社会主义。同时,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也必然从技术形态和经济形态上不断提升,例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和虚拟经济等,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走向信息化时代,从而走向信息社会主义”[1]。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技术、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形态都带来了巨大变化,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可以吸取信息时代的新特征来迎接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其一,在技术形态上,信息技术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已经逐渐取代了工业技术在生产力上的主导地位。例如,传统农业与传统制造业已经升级为信息化农业和自动化、智能化制造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其二,在经济形态上,信息化不仅让信息成为信息资本,而且把资本信息化为信息资本。例如,产品的品牌在传统社会中只是个名称,而在当今却是最强大的信息资本;又如,现实的货币被信息化为电子货币、电子股票、电子期货等信息资本,使它的应用范围更广、更方便、更快捷。其三,在政治形态上,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将因为全面的信息化而更加透明、公正、合理和科学,更加有利于我国政治文明的建设。例如,现在因为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政府部门更容易实现政务公开与决策民主化,民众也可以通过网络问政、议政和参政,行使公民的权利。其四,在社会形态上,民众参与信息社会活动的频率,远远大于参与传统社会活动的频率。在信息社会里我们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设备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掌握全球最新资讯,发表自己对一些热点社会事件的看法和评论等,总之在信息社会里我们生活得更有智慧。其五,在文化形态上,信息技术让文化交流与传播多元化和全球化,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也为我国主流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同时,对如何有效应对一些国外非主流文化通过网络对我国民众的思想文化进行误导和洗脑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综上所述,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提出了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与信息时代的新特征完美结合后,社会主义就具有了信息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特征。
四、信息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利益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是人民群众利益的集中体现。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没有写过关于社会形态理论的专著,但在他们的众多论著中可以看出他们始终关注和研究这些问题,并且他们的理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的共产主义构想就是人民群众利益的集中体现,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个不可克服的矛盾,使得人民群众利益得不到集中体现,所以资本主义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社会。而在共产主义社会,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矛盾,消灭了奴役性的分工,消灭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体力劳动力与脑力劳动力之间的三大差别,消灭了旧式分工和雇佣劳动,因而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人民群众利益得到集中体现。“随着基础、即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以及这种调节所带来的人们对于自己产品的异己关系的消灭,供求关系的威力也将消失,人们将使交换、生产及他们发生相互关系的方式重新受自己的支配”[2]8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人民群众利益的集中体现。邓小平在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时正是基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提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任务。为了进一步集中体现人民群众利益,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9]随后的几代领导人的核心思想也是人民群众利益的集中体现,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了“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出发点也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信息社会主义理论也是人民群众利益的集中体现。信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创新,是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社会形态,是进入信息时代的社会主义,它的本质属性还是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所以它的产生必然还是人民群众利益的集中体现。信息社会主义的提出是要充分发挥信息生产力的马太效应,创造比传统生产力更大的物质财富,让社会主义的本质优势得到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为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而感到更加幸福,为全体人民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创造现实的条件。
五、信息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
信息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它的产生是有其独特历史使命的。正如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和替代物,直接目的是取代不平等的资本主义;而信息社会主义也是信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和替代物,直接目的是取代不平等的信息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被许多学者视为继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之后的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又称为“后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的“核心观念是信息主义和信息主义精神、虚拟制品的超真实感以及各种后现代主义思潮;其缺陷是风险性与泡沫经济,投机性与赌场资本主义(一夜暴富);信息垄断与数字鸿沟(从知识产权到知识霸权)等”[10]。与此相对应的,信息社会主义的产生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在信息时代新的优越性,首先在社会形态上应对信息资本主义的挑战,从制度上克服其资本逐利的本质缺陷,树立起消灭信息垄断、消除数字鸿沟的上层意识形态,为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在信息时代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扫清障碍,通过信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最终取代不平等的信息资本主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可以对信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进行探索,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革命和建设进程的发展,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不断飞跃和深化:从社会主义特征论到社会主义本质论、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社会基本矛盾到社会主义改革论、从世界历史到对外开放、从无产阶级专政到人民民主专政、从文明论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从共同胜利论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的认识、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到执政党建设的理论,这些都是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卓越贡献[1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成果,可以看出这一切都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特定历史阶段特征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社会主义实践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飞跃。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历程的进一步结合,将必然引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向高级阶段,而信息社会主义也将成为一种可能的探索,这也将是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来研究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视角,在证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科学性的同时,指导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实践。
[1]肖峰.论信息社会主义[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1):45-5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5.
[6]孙海芳.信息生产力: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形态[J].江汉论坛,2008(1):47-50.
[7]任晓丹.信息生产力的理论探讨[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24.
[8]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4.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10]肖峰.从信息资本主义到信息社会主义[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3):21-25.
[11]许俊达,任暟,王志红,等.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论[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