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对共产主义社会“财富充分涌流”特征的理解
2013-08-15解保军
解保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最近几年,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经常会遇到有人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在地球自然资源有限的前提条件下,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财富能达到充分涌流吗?共产主义社会是要无限度地增加社会财富吗?是要无限度地扩张社会生产力吗?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会遇到自然资源有限性的限制吗?“按需分配”不会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而导致破坏生态环境的消费异化吗?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是在全社会生态环境意识萌醒、建设生态文明成为社会共识的大背景下正常的理性诉求,是生态意识深入人心的理论表达。在以往,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比较注重对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的论述,给人们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的美好画卷。然而,在人们日益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意识日益强化的今天,我们就不能回避人们提出的上述问题,而应当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对这些问题给予回答。
一、正确理解经典作家对“财富充分涌流”观点的表达
在全面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其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关于这一特征,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有过经典的表述,他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为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明确指出,“财产公有”制度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实现的,它必须建立在因发展工业、农业、贸易等而产生的大量的生产力和生活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因使用机器、化学方法和其他辅助手段而使生产力和生产资料无限增长的可能性的基础之上[2]373。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合写的《共产党宣言》中,同样把资本主义创造的社会财富和巨大的生产力视为共产主义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在他们看来,共产主义社会要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为前提,这是毫无疑问的。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观点。笔者认为,他们对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描述,在理论上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批判性,是在与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斗争中、论战中来表达其思想的。因此,这种论战性的观点的表达就需要直接性、鲜明性。同时,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论是用来武装工人阶级的,是一种政治性的话语体系。在当时,工人阶级的文化水平和理论修养普遍有限,怎样用工人阶级容易理解的话语和表达方式来宣传革命的理论以及自己的主张,是马克思恩格斯一贯注意的文风。
要让工人阶级明确自己的阶级使命,培养他们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感性认识和向往感,建立起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情感憧憬,为此而突出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特征是十分必要的,这种简单明白的理论阐述容易引起工人阶级的共鸣并被工人阶级所接受。同时,我们要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描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特征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他们提出的未来社会产品将会是“极大”丰富,物质财富将“充分涌流”的观点,是在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物质产品还十分匮乏的时代讲的,充分反映了人们对生产力极大发展和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内心渴望和美好愿景。这种对未来社会特征形象化、生动化的描述激发起人们对共产主义社会美好蓝图的渴望,是社会发展无限“展开”能力的一种可能性的表达。所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想象的物质财富当然是越多越好,还谈不上对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进行限制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在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特征的论述时,要还原理论背景,切实把握他们理论的本真,而不是用当代社会面临的生态问题去拷问、指责他们的理论。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对“财富充分涌流”、“财富极大丰富”命题的反思
在人类社会生态意识普遍觉醒的今天,如何从生态文明视域看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描述,的确是值得人们重视的问题,这对于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及回答人们的种种疑问都是很有必要的。
在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中,曾几何时,人是弱者,而自然界是强者。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3]所以,为了摆脱这样弱势的地位,人们总是拼命发展社会生产力,拼命增加社会财富。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大大强化了对自然的控制和掠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已经成为了强者,而自然界成为了弱者。所以,“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和“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大自然的任务(马克思语)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这是时代面临的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人类能够不顾一切地去设想和祈求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无限发展吗?能够迷醉于对物质财富的崇拜吗?
事情当然不是这样!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髓出发,我们完全可以对上述问题有全新的理解。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到来的物质基础,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人们对此不能机械地加以理解。所谓“极大丰富”不是无限制的,而是相对于人们的实际需要来说的,是指当时的社会可以提供足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产品规模,并不是随意而抽象地设想为越大越多越好。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按需分配”,很多人对此深为怀疑。其实,不要以为“按需分配”就是纵容人们的消费欲望,不要以为它就是最浪费、需要最多物质财富的分配方式。事实上,只有超出了人们真实需要的异化消费才是破坏生态环境的,才是不可持续的,而“按需分配”在共产主义社会很可能是最节省、最不需要更多消费品的分配方式。到那时,社会完全没有了物质匮乏之忧,人们的精神境界大大提高,精神消费成为了人们消费的主要方面,高层次精神需要的满足大大改变了人们的财富观。所以,那时的人们没有必要无限制地追求生产力的扩张和财富的堆积。
人们都知道,“要么积累,要么死亡”,追求物质财富和生产力无限增长的恰恰是资本主义的逻辑,而不是共产主义的逻辑。资本家无限度地追求利润的动机,客观上逼迫着他们为生产而生产,根本不考虑生产的真正目的和人们的真实需要。这样的生产必然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报告的问世就宣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死刑”。
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生产目的不同于资本主义,不会为了生产而生产,更不会为了追逐利润而拼命地扩大生产规模。那时的社会生产是理智的、符合生态原则的,人们可以自觉地控制生产的方式和生产的规模,充分认识到生产的环境后果。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4]
从生态的视角审视共产主义社会时,人口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有人担心,到那时,随着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消费品的供应不成问题,这势必导致人口的增多,从而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那么,共产主义社会中人口是否可以无限制地增长呢?肯定不是的。因为,那时的人类可以自觉控制人自身的生产即人口的增长。正如恩格斯所说:“如果说共产主义社会在将来某个时候不得不像已经对物的生产进行调整那样,同时也对人的生产进行调整,那么正是那个社会,而且只有那个社会才能毫无困难地做到这点。”[5]由于物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这“两种生产”得到了合理的调控,人与自然紧张的关系大大舒缓,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真正实现。
人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是放弃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而是以合乎自然发展规律的方式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那时的人们生态意识普遍提高,对大自然的开发和利用完全控制在大自然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保护自然、修复自然的生产能力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完全可以实现“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理念。
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关于这一点,有人也有疑问,即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否也会遇到自然资源的限制和约束呢?我们应当承认,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不可避免会遇到自然资源的限制和约束问题,共产主义社会也概莫能外。但是,共产主义社会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第一,共产主义社会不追求无限制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不以物质财富的累积为目的,也不以炫耀消费为时尚。所以,那时的生产力不会给自然界造成过大的压力。第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为解决“资源瓶颈”问题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现在的“资源瓶颈”问题是以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开采利用条件为考量的,是就人类已知的、正在使用的自然资源来讲的。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绿色技术的发展,人类可以开辟新的自然资源,可以更好地循环利用各种资源。从长远看,人类不会发生能源枯竭的危机。第三,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将发生根本变革,亲近自然、关爱自然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人类真正可以做到“诗意般地栖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第四,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居住方式和交通方式等方面都将更加符合生态原则,人们充分认识到自然简约生活的价值,那种对自然的野蛮征服、炫耀财富、暴殄天物的异化消费等不生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将逐步消失。
三、共产主义是社会进步与生态文明的完美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两大社会任务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完成。马克思对共产主义有这样一段论述:“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2]120在这里,马克思清晰地表达了“共产主义”、“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三位一体的思想,在他看来,共产主义社会应当是“两个和谐”高度统一的社会。
所以,任何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角度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质疑和拷问都是站不住脚的,即使在生态意识觉醒和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在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压力面前,我们也不应当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诋毁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更不应当用自然资源有限论来论证共产主义不可能实现。恰恰相反,即使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也要坚信共产主义社会是一定会实现的。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30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5.
[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26-927.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