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

2013-08-15王英杰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产科疗区吉林吉林132011

吉林医学 2013年34期
关键词:会阴尿潴留尿道

王英杰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产科疗区,吉林 吉林 132011)

产后膀胱胀满而不能自解者称产后尿潴留。尿潴留是产后常见症状,正常分娩后以及滞产及手术后最多见,通过对本院产科2013年1~6月,正常分娩以及滞产及手术后产妇最多见。主要原因是分娩过程中胎头对膀胱压迫过久,或子宫下端过度扩展;膀胱黏膜充血水肿,形成瘀斑或出血;膀胱三角区和尿道发生水肿均可至产后排尿困难。尿道外口位于阴蒂下方与阴道口与肛门相邻,易受细菌感染,易引起膀胱炎。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我科分娩的产妇,共44例,其中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行会阴侧切阴道手术助产7例,臀位牵引4例,单纯性会阴侧切17例,会阴侧切伴深Ⅱ度裂伤6例,会阴浅Ⅱ度裂伤、阴蒂部及尿道口黏膜擦伤3例,紧张、惧怕疼痛6例。

1.2 方法:对半年来我科发生每一例产后尿潴留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了相应的护理措施。膀胱潴留大量尿液而不能自行排出或排尿不畅致尿液不能自行排净定为尿潴留,将发生尿潴留的44例资料进行分析。

2 发病原因

2.1 心理因素

2.1.1 产前:产妇精神过度紧张,部分产妇缺乏分娩知识,对宫缩痛及分娩过分焦虑恐惧,不能自行小便引起尿潴留。

2.1.2 产后:产妇因对分娩过程中外阴疼痛的惧怕,怕会阴伤口裂开而不敢用力排尿,造成心理压力,影响排尿而导致尿潴留。

2.2 生理因素

2.2.1 阴道分娩:膀胱受到胎儿通过的压力,以及尿道周围组织肿胀、瘀血、血肿或麻醉的会阴伤口和会阴裂伤的影响,使许多产妇对膀胱胀满的敏感度下降,因而产生排尿困难。

2.2.2 分娩后一方面由于腹直肌分离,腹壁松弛,腹压下降,逼尿肌收缩乏力,敏感性降低无力排尿。

2.3 人为因素

2.3.1 产前尿潴留未及时处理,使膀胱紧张度及感受性降低,甚至神经麻痹,使膀胱排尿反射功能消失而致产后尿潴留。

2.3.2 第一产程或第二产程因膀胱充盈而行导尿时,工作人员经验不足或疏忽,在宫缩时盲目插入导尿管,致使尿道黏膜损伤,产后发生尿潴留。

3 护理措施

3.1 一般护理

3.1.1 基础护理:做好卫生宣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休息与保暖,避免劳累和上呼吸道感染[1]。指导产妇产后正确的进行会阴护理。指导产妇多饮水,及早下床活动,经常反复督促,要在产后1~2 h内排尿1次[2]。让有尿潴留倾向的产妇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缓和排尿抑制,使患者产生尿意,促使排尿。

3.1.2 加强心理护理:耐心解释,说明排空膀胱的重要性,使产妇明白排尿能有效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预防产后尿潴留。鼓励产妇克服伤口疼痛的恐惧心理,从而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消除产妇害羞心理,为产妇设置屏障,保护患者隐私。

3.1.3 指导产后运动:指导产妇做产后运动,可预防产后尿潴留。适当的产后运动,如缩肛,抬臀,抬腿及尽早下床活动,有利于体力恢复,且能使骨盆底及腹肌张力恢复,从而促进排尿[3]。

3.2 提高医务人员素质

3.2.1 加强护理人员素质教育,增强责任心,避免因工作人员动作粗暴造成的尿道黏膜机械性损伤及尿管长期开放引起的尿潴留。

3.2.2 认真学习药物适应证、应用原则、使用方法、慎用及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知识,合理使用麻醉、解痉镇静药,认真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尿潴留。

4 排尿方法

4.1 几种简便的诱导排尿法:①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缓和排尿抑制,使患者产生尿意,促使排尿。②热敷法:将热毛巾或热水袋置于患者下腹部膀胱区,利用热力使松弛的腹肌收缩,腹压升高而促进排尿[4]。③按摩法:将手置于患者下腹部膀胱膨隆处,向左右轻轻按摩10~20次,再用手掌自患者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压,以减少膀胱余尿;有人采用坐式按摩膀胱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方法是:患者取坐位,操作者坐在产妇的后右侧,并以操作者的左肩及上臂为产妇的靠背,右手沿顺时针方向按摩患者膀胱区3~5 min,压力由轻到重,直至有尿液排出[5]。④热气熏蒸外阴部:患者取蹲位,将盛有开水的水盆置于患者会阴部,利用水蒸气刺激尿道周围神经感受器而促进排尿。

4.2 留置导尿管法:在诱导排尿无效时,临床上常采用无菌导尿术留置导尿管导尿,然而有报道在对120例尿路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时,发现导尿所致的尿路感染是最直接、最严重的相关因素。

4.3 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重建正常排尿功能。指导产后多饮水,促进排尿反射,预防泌尿系统的感染。入睡前限制饮水,减少夜间尿量,观察排尿反映。定时使用便器,建立规则的排尿习惯,初次起1~2 h/次,以后2~4 h或4~6 h/次使用便器,间隔时间逐渐延长,以促进排尿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近年来对产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措施有了许多新的进展,特别是药物配合中医穴位疗法具有疗效显著的特点,但穴位疗法尤其是针刺及穴位注射法属于侵入性操作,对广大临床护理工作者来说具有定位、下针等方面的难度,在临床工作中,有必要使护理工作者掌握一定程度的中医穴位疗法知识,这对术后尿潴留护理的深入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选择药物配合中医穴位疗法协助患者顺利排尿,尽可能避免了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理屏障、心理的恐惧和生理上的创伤,而且减少了医源性感染的几率,是一种较为人性化的方法,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同时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及责任心,密切护患关系,体现人性化的护理,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提高护理质量,不仅对本病,对于整个护理程序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1] 刘天斌.产妇产后尿潴留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7):805.

[2] 陈秀兰.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1):164.

[3] 邓丽霞,邓晓玲.产后尿潴留69例护理体会[J].护理园地,2010,8(11):131.

[4] 刘 彬.产后尿潴留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刊,2011,16:.

[5] 吴慧勤.产后尿潴留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4:.

猜你喜欢

会阴尿潴留尿道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陌生的尿道肉阜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会阴侧切皮下美容缝合法在会阴侧切口缝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