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SWL 术治疗肾结石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2013-08-15张春阳傅德望张大田盛玉文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绞痛血尿尿路

张春阳,傅德望,张大田,盛玉文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因为确切的疗效、无创价廉、且容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ESWL 可造成肾组织的损伤,术后常出现一些并发症[1-2],如严重血尿、排石不净、发热甚至石街形成等,而影响ESWL 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一直是泌尿外科医师关注的热门课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 年1 月至2012 年6 月在我科门诊行ESWL 术的肾结石患者638 例,均符合其诊断标准[3]其中,男患426 例,女患212 例,年龄18~75 岁,平均(42.3 ±2.8)岁;左肾结石297 例,右肾结石308 例,双侧33 例;肾盂结石277 例,多发性结石36 例,鹿角形结石4 例;肾上中盏结石276 例,肾下盏结石85 例;结石大小0.3 cm×0.5 cm~2.5 cm×1.5 cm。所有病人在术前行B 超定位、生化、血尿常规以及凝血功能等检查,部分复杂结石行肾盂排泄造影检查。且均排除妊娠孕妇、凝血机制异常、严重心血管疾病、结石远端器质性梗阻、肾功能不全及尿路感染者。

1.2 治疗方法 治疗体位均采用仰卧位。术晨禁饮食,减少胃肠蠕动和积气。采用HB- ESWL—VG 型低能量液电式碎石机治疗。术中在B 超定位的基础上,对结石作多切面探测定位与实时跟踪,并随时调整碎石的焦点位置以及冲击能量,并监测血压和脉搏,必要时给予予止痛、补液治疗,冲击能量采用8~10 kv,冲击次数为1000~3000 次,平均冲击次数为2030 次。若残余结石则2 次碎石间隔时间约2 w。术后给予抗感染、药物排石、利尿等对症处理。随访2~4 w,3~6 个月复查B 超,了解治疗情况。

2 结 果

经过1~3 次治疗后:肾上、中盏结石276 例,粉碎成功273 例(98.8%),3 个月内结石排净248例(89.7%);下盏结石85 例,粉碎成功83 例(97.8%),3 个月内结石排净71 例(83.3%);肾盂结石277 例,粉碎成功273 例(98.6%),3 个月内结石排净264 例(95.3%)。共有36 例(5.6%)出现并发症,包括严重血尿4 例,发热5 例,肾绞痛12 例,肾包膜下血肿5 例,石街形成10 例,给予止血、镇痛、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痊愈。

3 讨 论

3.1 严重血尿 由于冲击波对周围黏膜的损伤和碎石屑对尿路黏膜的损伤,很多患者在ESWL 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其严重程度与冲击能量成正比[4]。本次实验结果发现: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轻微肉眼血尿,仅4 例出现严重血尿,尿液呈暗红色,时有小血块排出,持续4~8 d。这4 例均为双侧肾结石患者,且结石体积较大,超过1.2 cm ×1.3 cm,冲击次数均达到3000 次。给予止血药物与抗感染治疗后血尿逐渐消失。

3.2 发热 主要由于尿路感染未加以控制、术后碎石渣堆积、尿路堵塞所造成的。发热多在碎石后1~3 d 内出现,常伴腰酸、腰痛。本实验出现5 例发热患者,且均为石街形成并尿路堵塞者,因此术前的预防措施是必须的: (1)术后结石应充分粉碎,避免遗留较大的颗粒;(2)术前行血尿常规检查,有感染征象者,进一步作血、尿培养以及药敏试验,以及鹿角形结石(即使尿常规检查无明显感染征象者)[5],碎石前应用抗生素,碎石后继续用药治疗3~5 d,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3)若碎石后发生输尿管内碎石堆积造成尿路堵塞,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再行ESWL 治疗或置管引流。如不及时解除尿路梗阻,可导致感染扩散,引起尿源性菌血症,甚至引起败血症[2]14-15,应引起广大泌尿外科医师的高度重视。

3.3 肾绞痛 主要由于粉碎的结石在上尿路移动、结石一过性阻塞输尿管产生刺激或合并炎性反应,使输尿管平滑肌痉挛而致肾盂压力急性增高而引起疼痛[6]。本实验有12 例患者出现肾绞痛,其中7例为轻度疼痛,时间约为1~6 d,给予镇痛解痉药物治疗,随着结石的排出而自行缓解;5 例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肾绞痛并伴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均为石街形成者,因此对于严重肾绞痛的患者要警惕石街形成。给予镇痛、抗感染并再次行ESWI 术,石街排出后,肾绞痛自行缓解。因此,术后应嘱患者多饮水、多活动,以避免碎石渣在输尿管内造成梗阻及粘膜损伤,有效避免ESWL 术后引起的肾绞痛及石街形成。

3.4 肾包膜下血肿 主要由于术后患者处于高凝状态而继发高纤溶现象,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增加,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明显下降,导致纤维蛋白裂解产生大量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使血尿及血肿形成[7]。有文献报道:肾包膜下、肾周血肿发生率约为15%。肾脏出血程度和冲击能量以及冲击次数直接相关[3]446-468。本实验5 例患者在ESWL术后出现持续的腰背部疼痛,行CT、B 超检查示:肾包膜下椭圆形液性暗区。经止血、抗感染等对症治疗3 d 后,上述症状缓解,3 个月后复查血肿减小,随访1 年后血肿消失。

3.5 石街形成 多发生于体积较大的肾结石患者,碎石后结石碎粒堵塞输尿管,并沿输尿管堆积而形成“石街”样。本实验共有10 例患者出现石街形成,其中6 例患者无特殊症状,1 周后再次行ESWL 治疗后结石排出;4 例患者表现严重肾绞痛、发热、恶心呕吐及患侧腰部胀痛等急性尿路梗阻症状,急诊行ESWL 术,1~2 d 后排出结石解除梗阻。对直径在1.5~2.5 cm 的肾结石,术前应常规放置双J管,术中低能量分次碎石可有效预防石街的形成。术后采取治疗体位卧床1~2 d,多饮水,利用结石本身的重力及尿液的流动,使碎石颗粒缓慢排出,避免大量碎石屑涌入输尿管造成堆积而形成“石街”。

4 结 论

ESWL 具有疗效确切,无创价廉,容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已在临床中工作中广泛开展,但是ESWL 也有其副损伤,因此术前应严格掌握适应征、术中严密观察,在B 超准确定位的前提下使用合适的能量冲击波及冲击次数,并做必要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或避免严重血尿、发热、肾绞痛、肾包膜下血肿以及石街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1]高虹,蔡平昌,黄毅,等.ESWL 治疗尿路结石常见并发症的防治[J].贵州医药,2010,34 (7):625-626.

[2]彭文标,朱碧琳,赖国修,等.体外冲击波碎石在泌尿科的应用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 (24):14-15,21.

[3]叶章群,邓耀良,董诚.泌尿系结石[M].第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47-251,446-468.

[4]万礼钧,黎剑羽,徐伟,等.肾结石ESWL 术治疗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6):923-924.

[5]郭正辉,许可慰,谢文练.泌尿系结石的外科治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214-226.

[6]缪丽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 (8):61.

[7]杨振涛,张万峰,王贵平,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并发症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 (25):4336-4337.

猜你喜欢

绞痛血尿尿路
要想不被“尿路”困扰 就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绞痛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出现血尿必须上医院检查
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32例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氯诺昔康联合654-2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
ESWL治疗顽固性肾绞痛的体会
尿液中带血(血尿)
肾绞痛的按摩止痛法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