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音乐世界 品味艺术人生——修海林编《大学音乐》评析
2013-08-15陈凯丽
陈凯丽
(华侨大学音乐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当前一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即各个高校由于从事音乐素质教育的师资专业分布不均衡,以及非艺术专业学生艺术理论相关知识的缺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才能达到音乐素质教育的共识?既满足这部分学生不需要照搬专业音乐知识,使此类课程的学习变得简单而兼有趣味。由修海林老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9年第一版)的《大学音乐》这一教材像一把启蒙的钥匙,为刚刚走入正轨的大学素质音乐教育带来了一阵清风。
一、几点看法
(一)合理的内容设计
这本教材首要的内容特色就是兼容并包所有音乐知识,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即广度与深度的良好结合。该教材的具体教学内容安排上做到了全面而精简,普及而不失特色,涵盖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国20世纪以来的新音乐、西方古典音乐以及世界民族音乐几个大类内容,每一部类都选择经典代表作品编入教材,并用极富情感性的通俗解说为每个大类及小类作品加上副题,大类如中国传统音乐——民族情感的音乐记录、西方音乐——古典·浪漫·印象等,直接概括出该类的主要特色,小类范例如黄土地的悲凉凄怆——《走西口》、人生几度悲凉——《二泉映月》、含着眼泪的微笑——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来自远方的爱——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等,无一不清晰而准确的揭示出作品的主题深意,同时又使得这种情思直入情怀,这种内容编写方式会使非音乐专业学生在学习和欣赏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激情。
此外,该教材在学习过程的设计上致力于让学生立足音乐存在的过去与现在,从音乐的形成、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以及和不同学科的结合角度作为背景资料,以现实环境为着眼点,从中打开学习思路,通过音乐这一最具人文关怀的方式,了解历史与现在,深切地体验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拓宽眼界去展望未来。如劳动号子作品《黄河船夫曲》的鉴赏一节中,从船夫曲这种民歌的溯源到产生这种民歌体裁的社会背景以及黄河的相关知识链接都在教材内容中一一详细体现,这种编写方式对于教与学两方面都是一种知识面的拓宽与提高。
该教材的另一特点是在帮助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了解中,加入了对学科前沿的关注,即音乐学的新兴学科音乐人类学,体现到该门课程就是人与音乐的紧密联系。从人文角度对音乐进行了详尽清晰的剖析,使得学生可以从人本身出发,体验人与音乐的关系,探索这一专属于人类的艺术活动——音乐。如在教材相关内容编写中,选用相应音乐类型的代表作品,并进行艺术家的创作简介,以及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文化风尚等相关情况的介绍。这些具有人文色彩的段落,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教学资源,也为学生带来了富有情感的阅读片段,让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不单是停留在理论了解的层面,还能更深层的亲近音乐的本来面貌,沿着历史的轨迹,从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去体验那些已“过去”的经典。
(二)特色的体例编排
该教材在体例编写上的特色主要是体现在纵、横两个方面。在横向的思路中,总的来说是遵从音乐学的主要学科来设类,古今并用,在“古”这一方面着重于世界音乐史上对人类社会文化风尚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品,特别是针对当代大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熟悉上“厚今薄古”的思想倾向,在教材编写中,特别考虑到了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和古琴部分以及代表中国文化的精髓——京剧等内容单独设节,给予了比较多篇幅的讲解与关注。同时也为“厚今薄古”的当代思想给予正确引导,即薄古不是真正的弃古不用,而是从今用的角度去思考,如何使得千百年来的古代精华在今天得以更好的传承。在“今”这部分中,该教材中外两大部分都从民族情感的记录入手,无论是中国20世纪以来音乐的章节还是世界民族音乐章节,在编写中无不充溢着各族各国的民族情怀,通过来自世界不同地方音乐体裁的范例与精髓,使学生能近距离体感各民族的文化内涵,体会不同国家风格带来的异域风采,触摸到那些文化的脉动。
在纵向安排中,整体编写思路是有利于调动非艺术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各种不同视角为学生打开本土与异域音乐之窗,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编排方法上,每一节内容分别由作品内容简述、平行阅读、导读与鉴赏、链接、教学建议、思考与讨论等部分构成,对该节知识点进行全面解析,不仅为学生呈现出了基础知识,还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地域色彩、风俗人情及相关知识的链接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可以促进学生对该音乐作品的内涵有更好的把握,并从音乐本身形成更有深度的思考,由此一来使得学生与音乐作品真实的面对面,达到心的体会和交流,从而赋予艺术素质课程的开设真正的涵义。此外在教师教学环节中,也可通过“教学建议”、“思考与讨论”等部分自由安排和组织各类教学内容。
二 有感而发
艺术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始终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在艺术发展几千年来,除了为传承艺术形式而进行的专业性的教育外,还有一大部分是为满足人类不断进步的精神文明需要、提高艺术觉悟和修养的非专业性教育,前者为了艺术类型的延续而存在,有利于艺术本身的继承与发展,后者是为了人文素养的需要而存在,有利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教育功在当今,利在千秋,大学生素质教育也不例外。透过《大学音乐》课程,沿着那些鲜活的情感轨迹,聆听音乐,唤起学习、生活的激情,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健康的价值观,寻找人生真实的方向。
该教材的编写兼顾音乐教育的深度和涉及面的广度,音乐学专业多个学科的综合,涉及更多具象的音乐知识,从不同视角揭示中外音乐发展史的成果,来自世界不同角落音乐作品的展示,也引领学生走入了本国和异域音乐之旅,在聆听中深入体会和感受不同的社会历史、不同的民族文化,这些都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兴趣也由此而生,因为体悟音乐,需要耳朵,更需要真诚的心灵。不仅使得非艺术专业学生通过该课程的修习,学习到更多古今中外广博的相关知识,开拓了眼界和心灵之窗,也会引导学生自我兴趣开发,探索和发现更多的音乐知识,真正使他们修习课程中体会到由艺术审美而表现出的人文关怀。
[1]修海林.大学音乐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田世英.对普通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 [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