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之构建
2013-08-15董立平
董立平
(厦门理工学院高教所,福建 厦门 361024)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高等教育大扩招以来所出现的一个新的高校群体。自1998年高校扩招,我国先后有一大批高职高专和部分中职中专学校经过升格、合并、转型等成为了新建本科院校。据统计,2011年,全国有新建本科院校总数为600[1](含独立学院309)所,占全国同期1129所[2]普通本科高校的53.14%。新建本科院校特别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新建本科院校在经过了几年升本后的急剧扩招和高职升本的转型后,已基本完成了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阶段,普遍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建设转型的新阶段。
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和各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颁布与实施,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也都在重新思考与制定本校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从全国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规划来看,大都强调“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根据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大力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服务地方能力;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等。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已经走出了千校一面,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争创北大、清华等“985”工程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的老路子,开始面对自己所属的地方高校就应该是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的新型发展定位。但从全国的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规划来看,“地方性”的特征已经具备或正在具备,但是也还存在着作为高等学校最基本特征的“教学性”和作为当前最突出特征的“新建性”的认识不足,大都目标过高,发展过快,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大都把目标定在学生规模、专业数量、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科研论文与科研项目的级别与数量上的增长上等等,偏离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根本方向。
一 教学性、地方性、新建性、高等性——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特征
(一)教学性——高等学校的本质特征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因此,培养人是学校的本质特征,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本质特征。教学是一切学校包括一切高等学校的基本活动和中心任务。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教学活动而展开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背离了教学的中心地位,也就背离了学校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也就失去了一所学校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
当前,由于市场化、政治化、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育管理体制僵化、教育投入体制不合理、科研管理与评价体制数字化、大学生就业、大学排行榜等等社会现实的冲击与影响迫使我国的高等学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背离了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的本质要求,走向了抓科研经费与科研论文成果的多少、抓一切影响学校荣誉品牌的各种名目繁多的教师和学生的竞赛、比赛、评比、评估活动等。教师评价与职称晋升晋级不是按教学的优劣、学生的满意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为标准,而是按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多少、申请课题项目的级别与经费多少等这些与人才培养没有太大直接关系的指标来评价。评价学校、院、系 (所)亦无不如此。甚至,不少高校把精力掏空心思用在一年一度的校庆活动的募捐筹款上,用在对富商巨贾的游说赞助上,甚或出卖学校的楼名、湖名、地名、学院名等以换取办学经费。2011年,国内某重点大学校庆筹集“七亿之巨”,随即有几所重点大学前来“取募捐之经”。前不久,作为国家之翘首的清华大学更以七亿之巨款更名为“真维斯”楼,这就是活生生的中国当今大学商业化之写照!其实,从法理上讲,任何一个公立大学的党委会和校务会都无权转让或出卖国有公共资源的冠名权 (这是另一个问题,本文不作讨论)。当今的大学成为了市场的奴隶、经济的奴隶、金钱的奴隶以及科学化、数量化评价的“现代性”的奴隶!当然,这也是“人穷志短”的无奈之举,正如有学者慨叹之“逼良为奴、逼良为娼”!
(二)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的区域特征
当前,我国的新建本科院校基本上都是从原来区域地方所举办的高职高专或中职中专升格、合并、转型而来的。从投资体制与管理体制上来说,是省属市办的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主要是来源于所在的中心城市。从类型上来说,大多是应用型的本科院校,她不同于国家和部委属的“985工程”、“211工程”大学,也不同于省属的重点本科院校。地方投资、地方举办、地方生源、地方就业、立足地方,这就决定了这些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发展必须依赖地方、服务地方,为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培养急需的亲产业、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设置、调整要紧紧围绕所在区域地方的社会经济结构,学科专业结构要与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亲密互动。因此,地方性是一切新建本科院校的最显著的区域特征,围绕地方性做好改革创新发展的规划,是一切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之源和活水之泉。这一点,恐怕全国的绝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都已经被严峻的经济压力所充分认识到。在此,不再赘述。
(三)新建性——新建本科院校的时代特征
“教学性”容易被忽视,“地方性”已经被重视,但是,更值得我们重视和冷静思考的却是作为新建本科院校迥然不同于其他类型高校的最显著的特征——“新建性”。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是脱胎于高职高专和部分成人高校,建校的历史不长,升本的时间更短,长的10余年,短的只有几年。又加以升本以后规模的急剧扩张,无论是基本的办学条件、师资条件、教学运行、管理制度、管理干部队伍素质等都还没有进入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还没有通过教育部的本科合格评估。因此,这些新建本科院校还没有脱离“新建期”,还处于本科院校的初级阶段。有很多处于内地和欠发达地区的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仅靠收取学生的学费来维持学校的日常运转。即便是出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新建本科高校,也大多是由于规模的急剧扩张,建立新校区等基本投入过大也导致了负债累累,迫使学校处于每年还息,为银行打工的窘迫境地。
但是,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当前最为突出的时代特征的——“新建性”,还没有真正被充分认识到,或确切地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学校还只是处于“新建期”的“新建本科院校”,而喜欢称自己为“城市大学”、“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某某行业特色大学”等等。打一个比方来说,这种情形就像改革开放前,我们一直不愿承认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文化建设比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落后,甚或嘲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只有在改革开放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承认这个现实,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校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建本科院校的“新建期”就相当于我们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国家制度可以飞越,但是经济、科技、文化与教育建设不能飞跃。它靠的是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与建设,不能搞“大跃进”。跑步是进入不了“共产主义”的。同样,学校可以升本、升研、升博,可以不断地升格,但是师资条件、教学基本条件、教学规范化运行、管理理念与管理制度、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小环境却不是随意不断升格的。只能是在学校整体系统运转较为完善的前提下,突破一个关键子系统,以带动其他个子系统的改革与适应,实现学校整体系统的升格与升级。在各个子系统都还处于运转不足的情况下,哪怕扩张一个子系统,就会出现各个子系统的难以调整与适应,导致管理效能低下,就会出现整体系统的故障与瘫痪。温州“7·23”动车追尾事件应该说就是一个血的教训!也无怪乎,日本人的大小报纸轮番报道嘲笑此事件!再比如,没有一定的师生比,就意味着教学资源的不足,也就意味着绝不可能进行西方大学的“完全学分制”与“导师制”的真正改革。那种道听途说,或只看国外高校的管理体制而不知其任何体制都是建立在一定条件基础之上的,正所谓“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当然,共产主义是一个实现过程,完全学分制与导师制也可以是一个逐步改革、不断完善、逐步实现的过程。
但是,还要看到的是,“新建性”还意味着“未成熟性”、“待发展完善性”、“年轻性”和“活力性”,意味着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是都充满了无限活力和创造力,没有阻力,没有包袱,没有传统本科院校的“积重难返”。新建本科院校应充分认识和利用好这一点,做好谋划发展的大文章。
(四)高等性——新建本科院校的层次特征
高等教育区别于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它的层次性,它是建立在完成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具有“高”和“专”的特点[3]。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本科层次的教育,它又不同于以专科层次为主的高职高专教育。它是以本科层次为主的“本科教育”,是专业技术的教育,不是中职与技校的初中级岗位工种的技能教育,也不是高职高专的职业技能教育。它培养的是各种行业职业的设计师、研发师、工程师、技术师、管理师、教师、律师、医师等,是“师”的培养而不是各种“员”的培养也不是研究型大学各类 (专)“家”的培养。它需要具备某一专业较为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为宽泛的通识教育素养,具备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融知识、能力与人格素养为一体的专业素养,适应社会职业转换的广泛性与灵活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前,很多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往往在实践中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10年前模仿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转变到了模仿高职与技校的办学模式,任意地删减通识类教育课程,随意地压缩专业理论课程门数与课堂教学时间,过多地增加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时间,把“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本科教育降低为“打工仔”的职业培训类学校,失去了本科教育层次的基本特征,高等教的根本使命是“‘育人”而非“制器”。这不得不引起警醒与重视。
综上所述,就四者的关系来说,脱离教学性,也就意味着高等学校的不务正业,成为无本之木;没有地方性,地方高校也就失去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界的政治支持与财政来源,成为了无源之水;漠视新建性,就会不切实际地跳跃发展,成为脱缰野马;忽视高等性,也就失去了高校的高层次特点,由“阳春白雪”变为“下里巴人”。因此,教学性、地方性、新建性、高等性是当前新建本科院校最基本的四个基本特征,可以说是新建本科发展的“四位一体”;“四轮驱动”,缺一不可,四者共同支撑新建本科院校的顺利改革与健康发展。
二 以“四性”为指导,构建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新体系
(一)审时度势,精心谋划,做好新建本科院校的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
新建本科院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应以国家和所在省市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立足于“教学性、地方性、新建性、高等性”,做好内外部环境与自身优势、威胁的SWORT分析,审时度势,精心谋划,做好学校自身的中长期的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
(二)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新建本科院校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必须实事求是地根据学校所处的客观环境、社会需要状况与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层次和类型中成为有特色的一流高校。办学定位与特色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定位,而人才培养定位则主要体现在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定位上。
学科专业建设要遵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握社会和科技发展趋势、大力推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和突出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专业发展原则,紧密对接所在地方区域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加强已形成的地方产业专业链(群)建设,彰显特色、打造品牌。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启动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等新兴战略专业链 (群)建设,抢占先机,引领地方产业经济发展[4]。
新建本科院校要逐步构建起以基础学科为支撑,应用学科为骨干,高新技术学科为重点,特色比较鲜明,结构比较合理,优势学科主导,理、工、管、经、人文、艺术等地方性、亲产业、应用型、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新体系。
(二)根据创建“亲产业、亲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要求,加大引进和培养“亲产业、亲企业”的教师力度
“亲产业、亲企业”的大学需要“亲产业、亲企业”的师资。近年来,全国大部分的新建本科院校引进了一批高职称高学历,尤其是拥有重点大学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他们接受了研究型大学系统扎实的学术训练,思想活跃,知识系统,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较强。这为我校提高学科专业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提供了活水源泉。但是,由于他们大都是在研究型、重点大学接受的教育,因此,他们自觉不自觉地习惯于用研究型、重点大学的教材、教学方法,向学生讲授系统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忽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对企业的实际工作运转更是一无所知,甚或从思想意识上轻视、排斥企业实践,进而从行为上抵制校企合作与学生的企业实习和实训。
因此,一方面要大批引进一批海内外毕业的青年博士,为学校的发展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师资力量;同时,要注意对这些青年博士进行真正的企业锻炼,每三至五年一轮都必须脱岗全职到企业进行实际上岗工作或研究。另一方面,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是教学型的新建地方高校,还需要一大批真正喜欢教学、乐于教学、全身心投入教学又深受学生喜欢爱戴的有较丰富教学经验、学历不一定太高的优秀教师。这一批教师需要每个学校自己去发现、去扶植、去培养。第三种师资,就是“双师型”的教师全职、兼职或柔性的引进,这一点已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共识。但真正引进并达到30%以上的比例,又并非易事。另外,理工科大学更要注意引进和尊重人文社科学科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教师是教育教学变革的主力军”。没有教师真正参与的教育教学变革必然是失败的或是不成功的变革。当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中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教育教学的责任性、使命感与奉献精神,另一个就是缺乏现代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和缺乏“亲产业、亲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的实质理念,而不仅仅是所谓的“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年限短、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能力不够”。部分青年教师习惯于沿用所受教育的传统式知识灌输与课堂主要教学渠道,又缺乏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新定位、新理念的普遍认同与深切理解,必然会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中重教师、重书本、重知识、重课堂、重管理、重校内,轻学生、轻能力、轻活动、轻实验实训实践、轻企业、轻政产学研用的一体化机制。
没有思想理念的更新,就不会带来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上的变化。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应建立“教师发展中心”,以此为枢纽,以“教学名师工程”与“教学卓越教师工程”为动力机制,开展现代应用型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大力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培训与学习,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亲产业、亲企业、亲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把“亲产业、亲企业、亲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教学体系改革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理念之中与行为之上。
(三)围绕“地方性、开放式、亲产业、亲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精神实质,全面修 (制)订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没有人才培养方案的真正改革,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改革都会流于形式,成为浮光猎影、口号式的改革。各专业要围绕“地方性、开放式、亲产业、亲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精神实质,重新制 (修订)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我们通过比较分析美国、德国、台湾、大陆高校以及大陆新建本科院校的本科培养方案,就会发现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从课程名称上来看并不比海外的高校的课程设置少、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多;但是在课程结构上,在实验实践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上就会发现其不同所在;更重要的是,同是一门同样名称的课,从师资的结构与教育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实验实习实训的具体组织与实际效果恐怕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新建本科院校应结合各自的院系部所的专业进行海内外同等类型高校相同或相近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国际比较,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不应照搬我国研究型大学相同或相近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因为学校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不同、生源不同、师资不同、就业方向不同,所以不能东施效颦,亦步亦趋。
培养方案制定要遵照“三三三制”原则——即要对国外三所与国内三所 (含台湾高校)同等类型相同 (近)专业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借鉴,调研国内三家大中型相关行业 (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结合相关行业企业人才规格的发展需求,制 (修)定本校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邀请不少于总数三分之一的企业行业和社会人士代表参加校—院 (系)—教研室三级培养方案专题论证会[5]。专业培养方案要与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学校定位相统一,力戒简单地套用研究型大学或其他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
(四)改革现行的校院系部所的管理体制,实行二级管理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脱胎于高职高专,绝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还实行的是校系两级管理体制。实际上,是行政、人事、财务、教学、科研等权力高度集中在学校一级,系 (所)一级只有较少的自主权。在当时以外延扩张为主的快速改革与发展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种高度集中的体制是高效率的,是适合当时学校改革与发展实际的。但是,随着这些高校规模的急剧扩张,教师与学生数量已增至近2-3万人,学科专业也急剧增加到40-60个专业,并且各个文、理、工、医、师、艺等系部所的情况又大不相同。在这些学校的管理尤其是教学管理中逐步暴露出很多问题,但是学校层面的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评价与绩效分配已经难以解决各种深层次的问题,更不利于各个院系部处所、教研 (实验)室乃至广大教师积极、主动与创造性地开展对内对外的工作,导致了被动消极地应付学校与上级的各种评比与检查。
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该逐步实行以二级学院为重心,“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根据每个学校各个院系部所的发展实际,有些院系部所已达到合并运行的成熟条件的要合并成立学院。条件成熟一批合并一批,不成熟的继续维持现状,等条件成熟后再升格或合并为学院。也就是说,学院制是新建本科院校管理体制未来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只有实行学院制的二级管理,才会为构建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一个更为有效的实体运行单位。
(五)理顺机制,科学评价,建立科学、公平、竞争、激励、动态的教学、科研与组织人事评价机制与分配、晋升、选拔机制
毋庸讳言,要制定一套系统科学、公平、竞争、激励、动态的教学、科研与组织人事评价机制与分配、晋升、选拔机制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客观因素不能之难与主观因素所致之难对教师的影响是迥然不同的。客观之难,大家都能理解谅解;主观之难,就只能会使广大教师信心沮丧与希望破灭,甚或心生非议或怨声。
所以,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各种各规章制度的制定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教学方面的规章制度并不单是教务处就能制定好的;同样,科研方面也不是科技处就能制定的,人事方面的也不是人事处就能制定好的。职能部门只能说是牵头负责部门,需要深入广大教职工和学生中去广泛调研,与海内外同等类型高校进行制度上的比较分析借鉴,再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的实际,以最大限度地制定出较为系统科学、公平、竞争、激励、动态的教学、科研与组织人事评价机制与分配、晋升、选拔机制。不然,匆忙制定出一个方案,几个部门的领导人和几个教师代表一座谈就发布。这样出台的规章制度恐怕不会是较为全面、科学、公平的,并且也会很容易出现所谓的“霸王条款”。还有什么比职能部门的“霸王条款”更使人哑口无言,积极性挫伤殆尽的!
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前提是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各种较为科学的评价制度。要促使广大教职工和各院系部处所都有自下而上的积极变革的愿望和主动性。只有通过制度与机制上的变革来极大地调动广大教职工和基层教学与科研组织的愿意改革、乐于改革、献身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才会把学校的办学思想与办学体系贯彻到每一个方方面面,贯彻到每一位教职工的思想、行为中去!单靠自下而上的号召、检查与评比是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管理的实质就是理顺关系,调整机制,建立制度,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组织管理文化!
[1]顾永安,陆正林.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2):68.
[2]教育部.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EB/OL].(2011-03-04) [2013-04-2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3/201208/141305.html.
[3]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1.
[4]董立平.地方高校发展的新取向 [J].大学:学术版,2010(9):38-42.
[5]黄红武、董立平,等.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化研究——以厦门理工学院“亲产业”大学办学实践为例 [J].大学:学术版,2012(4):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