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创立及其意义
2013-08-15马晓明张旭
马晓明张旭
(1:吉林建筑大学宣传部,长春130118;2:吉林建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长春130118)
1956年,赫鲁晓夫以“秘密报告”的形式对斯大林进行了全面批判,在国际社会主义阵营中造成了巨大的思想混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暂时的低潮.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敏锐地观察到社会主义并不完美,仍然存在矛盾.毛泽东站在历史的高度,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分析方法,打破了社会主义运动中没有矛盾的巨大理论束缚,首次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于1957年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基本矛盾,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1 《正处》运用矛盾分析法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脉络
矛盾分析法是毛泽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早在1937年毛泽东就先后发表了《实践论》、《矛盾论》两篇著名的哲学文章,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揭露了主观与客观相割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主要特征的“左”、“右”倾错误思想的本质.他指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打破常规,承认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存在着矛盾,抓住众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以及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谁解决了这一核心问题,谁就抓住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症结所在”.
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在花费一个半月的时间,听取了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的基础上,发表了关于十大关系的报告,指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平衡和众多矛盾,在经济方面重点论述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政治方面重点论述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国际方面重点论述了我国和外国的关系.毛泽东在这里讲到:“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我们的任务是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
毛泽东用矛盾分析法探索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诸多矛盾,并且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一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之所以出现了偏差,以及文化大革命这样历史性的错误也正是偏离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原因.因此,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始终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所在.
2 《正处》深刻总结国际局势,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不仅要深刻分析国内的局势还要分析总结国际局势.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就是在深刻总结和分析国际局势,分析苏联经验的基础上来逐步探寻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规律.《正处》的发表就是在毛泽东深刻分析苏联经验和国际局势基础之上,运用哲学分析法而创作的著作,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
毛泽东在相继总结国际局势和苏联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哲学的角度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重大难题,从而诞生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大历史著作《正处》.《正处》不是简单的经验总结和历史罗列,而是从哲学理论的层面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对波匈事件的发生、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乘势攻击和人民群众的困惑等问题都给予了正确的解答,找到了社会主义存在矛盾的事实,并提出了区别对待两类性质的矛盾.在分析社会主义存在的基本矛盾之后,相继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方向.
《正处》有着丰富的哲学内容和清晰的脉络:
首先,《正处》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矛盾.毛泽东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但是,这并不是说在我们的社会里已经没有任何矛盾了.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2].这一论断在理论上明确了社会主义并不完美,依然存在着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去解决,去完善.任何以此来攻击社会主义、攻击人民专政、攻击中国共产党的行为都是另有企图的行为,都是想颠覆人民当家作主政权的行为,这是帝国主义的最终目的.所以我们在看待波匈事件要分析事件的本质,不能因为现象而受到迷惑.
其次,《正处》在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基础上,分析了矛盾的性质、划分了众多矛盾中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性质的矛盾.这是对矛盾理论的进一步深化,这两种矛盾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要科学的区分.科学区分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分清什么是人民,什么敌人.对人民和敌人进行了历史和动态的分析[3].科学地划分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明确提出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这一思想是极具有历史价值的论断.这是符合中国当时经济建设还比较落后的国情,是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历史现实的.任何人企图用匈牙利事件来攻击中国的民主和专政,企图实行两党制都是要中国处于无政府状态当中,都是要剥夺劳动人民的自由权利,都是要将人民内部的矛盾转化为敌我矛盾斗争中去的.我们要坚决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手段和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反对中国发生匈牙利那样的流血和暴乱事件,反对帝国主义的颠覆活动.
再次,《正处》指出社会主义存在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其他制度所无法超越的优越性,它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矛盾就是要不断地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来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以此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关系发展相适应的,但还不完善,需要我们不断地解决矛盾、推进社会主义的制度不断自我完善,从而更好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就是事物的辩证法规律,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路径[4].
最后,《正处》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国内诸多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措施:
(1)政治思想方面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
(2)经济方面“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方针”;
(3)民族关系上,采取各民族平等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
(4)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采取“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5)在科学文化方面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等,这是对矛盾理论的具体化分析.
3 结语《正处》的现实意义
《正处》突破了当时国际社会及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束缚,以极大的勇气开创了社会主义矛盾理论先河.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下,明确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并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提了出来,深刻剖析了的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本质不同,并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和政策,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理论道路,对于在新形势下认识和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正处》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光辉之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和奠基之作,是关注民生、解读民生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正确认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须有新思路和新办法.但毛泽东当年所提出的诸多基本方针在今天还是适用的,《正处》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深刻分析其理论价值必定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79.
[2]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62.
[3]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上下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164-269.
[4] 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375-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