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中级口语教学“文化移入”初探①
2013-08-15马莹
马 莹
(佳木斯大学 留学生教育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154007)
在对外汉语中级口语的课堂上有这样一批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词汇量,能够听懂老师的讲课,也可以理解较繁琐的语法规则,但却依然无法形成汉语思维,口语表达方式简单,口语能力提高缓慢,对语言中蕴涵的文化缺乏了解,用词不贴切、不达意,交际有时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此种语言学习“高原期”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是受到本族文化负迁移的影响。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的使用除了受语音、词汇、语法等结构规则的制约,还会受到语言所属的社会文化的制约。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不能真正领会该民族的语言,更不能自如地运用该民族的语言。中国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仅仅靠学习汉语本身是无法领悟的,只有理解、接受中国的文化,才有助于提高留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水平。
一、中级口语教学中“文化移入”的必要性
“文化移入”的概念是1936 年由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莱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赖福◦林顿(Ralf Linton)、米尔维勒◦赫斯克维兹(Melville Herskovits)提出的。在题为《文化移入研究备忘录》的研究报告中,他们将文化移入(acculturation)定义为:“不同文化集团持续而直接接触的结果,使其中的一方或双方的原有文化发生变化的现象。”
最早将“文化移入”的概念引入第二语言教学的是约翰◦舒曼(John H Schumann)。他在观察第二语言习得情况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建构了“文化移入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他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社会因素和个人情感因素,并由此做出“文化移入程度的大小可以决定第二语言学习成败”的判断。
受国外相关理论的影响,我国学者对文化移入的概念也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最具影响的是赵贤州先生的“文化导入说”和张占一先生的“文化揭示说” 。“导入说”首次提出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导入影响交际的文化因素,“揭示说”则强调从语言、文化、交际三方面揭示语言中所隐含的文化因素。此外还有“融合说”,“有机化合说”等,其实质都是要把语言中蕴含和承载的文化因素自觉、有意地传导给外国学生。
国内外的这些观点都证明了如果不重视文化在二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就很难进行成功的交际活动。“文化移入”已经成为二语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级口语课在口语教学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处于日常生活会话训练向讨论、报告、讲演等高层次言语活动训练过渡的关键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和交际的需要,留学生会越来越多地接触文化背景因素和大量的文化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初级口语阶段那种只重视教会学生说出意义正确,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做法,彻底转变在教学过程中重语言形式轻社会文化因素的观念。口语教学的真正目的不仅是传播语言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在不同场合进行有效口头交际的能力。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加大对文化教学的重视力度,深入研究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辅相成的关系,对留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中国文化移入。
二、中级口语教学中“文化移入”的内容
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宽泛的概念,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内涵都是中级口语教学中需要移入的内容,毕竟口语教学不等同于文化教学,它只是语言教学中的一种单项技能训练,文化移入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和汉语本身及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相关的文化。吕必松先生认为:“这种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词汇系统、语法系统和语用系统之中”。落实到对外汉语中级口语的具体教学,文化移入的主要内容应该有以下几项:
1.汉语语构文化。指汉语中词、词组、句子和语段乃至篇章的构造本身所包含和显示的文化特点。不同民族在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上存有差异,于是就构成了不同语言的不同结构模式。汉语语法关系主要靠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语基本上没有表示语法意义的附加成分,没有形态变化,句型多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逻辑事理为顺序,横向铺叙。如果在教学中不移入这些语构文化,在交际中留学生就会把母语中的语言现象机械地、不适当地搬进汉语,从而说出“我们上课从八点到十二点” 、“多长时间他要住在中国”、“昨天我三小时等了他”之类的“英语式汉语”或者“日语式汉语” 。在中级口语教学过程中汉语语构文化的移入极易被忽略,因为语构文化本身就比较含蓄、隐晦,而且汉语基本的语法点在初级阶段已经学过,再加上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生活了一段时间,教师对他们的表达方式习以为常,即使话语中有一些语构方面的错误,但因为不影响表意,教师就视而不见或忽略不计了。很显然,这种惯常的做法是不利于留学生养成说出正确规范的句子的习惯的。我们必须意识到,中级阶段的学生虽然大致掌握了基本的汉语语法,但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时,没有文本可依,既要考虑表达的内容,又要考虑词语、句式的选择,难免会顾此失彼出现语构方面的错误,这就需要我们在中级口语教学阶段采用图示法、列举法、比较法继续强化汉语语构文化的移入,帮助学生尽快在交际中建立汉语思维,熟练使用汉语,而不再需要把输入的信息翻译成母语,再用母语构思如何回答,考虑好之后再把输出的信息翻译成汉语进行交际。
2.汉语语义文化。指语言单位各构素的意义系统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文化心理。由于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有所不同,这种差异体现在语义系统上,就会出现常用的对应词汇在意义上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等值性。对这种词语文化内涵的分析,对词语语义的搭配和句义乃至语段义的文化特征的剖析都是我们要在口语教学中移入的汉语语义文化。其中成语、惯用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新词语、缩略语等“具有浓重文化色彩的词语”是中级口语教学要重点移入的文化内容。因为这类词汇不但能够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出汉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而且数量多,也没有完全等义的对译词,必须结合中国特有的精神文化生活传统来加以解释。例如,教材中的“红娘”一词,中国人把它作为帮助别人完成美满姻缘的善良者或美好事物的中介人的代称,如果不了解中国古典名剧《西厢记》的主要情节和人物,恐怕是难以理解这个词的语义内涵的。再如成语“塞翁失马”,如果不了解这个成语的文化背景,不知道《淮南子◦人间训》里的相关故事,就不能体会它的真正含义,更谈不上在交际中恰当使用了。另外在介绍中国诗歌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龙、凤、虎、鹤、龟等动物和梅、兰、竹、菊、柳等花木,这些都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重要的咏颂对象,这种审美传统至今仍然延续。可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一些西方人看来,这些花木动物或者让他们憎恶,或者普通的毫无意义,如果不冲破他们原有的文化束缚,不移入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又如何让他们理解乃至欣赏我们中国文化的精粹呢?关于语义文化的移入,可以采用比较法和讨论法,请学生介绍母语表达的内涵意义来和汉语比较,引起学生对文化差异的重视,增强跨文化意识的敏感,培养其汉语文化心理。
3.汉语语用文化。指语言使用过程中所遵循的一定的民族文化规约,即语言运用同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相联结所必须遵循的规则。文化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使用场合和使用者潜在的观念就会具有差异性,这在交际中表现得非常典型、直接。比如,我们常会听到外国学生这样说:“老师,您现在有空吗?我想找您谈话。”经过初级口语的学习,学生知道对老师应当使用尊称“您” ,可是整句话却违背了尊上的语用规则。因为“找人谈话” ,在汉语交际中是用于“上对下”的一种言语行为。留学生的这种语用失误可以说是对“谈话”的语用规则——它所联结的人际关系不了解所致。再如汉语“回头再说”、“以后再说吧”、“再等等”、“研究研究”都是委婉拒绝的用语,这里渗透着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心态: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当面拒绝,而用拖延的办法。如果留学生不明其中奥妙,就会对这种回答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和期待,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美国外语教学专家温斯顿◦布瑞姆拜克(WinstonBrembeck)说过:“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Beyond Language-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r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所以从教学实践和交际需要看,语用文化是中级口语教学文化移入的重心所在,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遵循《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中《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建议表》和《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的内容安排,选择符合学生汉语程度的诸如褒奖、辞让、忌讳、委婉、洽谈、讨论、信函用语等内容,采用视听法、比较法、讨论法等,通过具体的情境教学,让学生揣摩、观察交际对象的语气、表达方式、行为,通过交际性操练,让学生在文化差异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实现汉语语用规则的内化,感受并理解接受语言形式背后蕴涵的深厚的文化心理,从而实现语用文化的移入,循序渐进地提高其汉语交际能力。
三、结语
明确了文化移入的必要性及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把握文化移入的“量”和“度”,结合具体而真实的语料,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完成文化移入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建构起中国文化的完整体系。因为这不但是提高留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必要手段,而且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