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下的中国外交战略①——析十八大报告外交论述的新亮点

2013-08-15李海龙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大国外交和平

李海龙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山东 济南250103)

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深入地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全局。会议阐述的政治工作报告是全党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政治的纲领性文献,确立了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纲领政策。而有关国际形势和外交策略的部分,也是有关中国对外政策最具权威的文献。在十八大上,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催人奋进、鼓舞人心,指引了未来五年或更长的中央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以“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1](P46-49)为主题的外交部分,准确分析了当前的宏观国际形势,并根据形势确定中国的身份和责任,从而对未来中国的外交责任、方向进行了部署。更为重要的是,十八大报告继往开来,在继承和发扬党和国家新时代外交传统的基础上,还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发展和新变化,提出了多个值得世人深思的亮点。

一、反复强调中国继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早在1985 年,邓小平就高瞻远瞩的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2](P105)进入新世纪以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依然没变。因此,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1](P46)“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1](P47)这与当下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的周边形势有着密切联系。从世界范围来看,近几年西方国家频频出手,采取各种措施颠覆其他国家的政权,利比亚危机以及如火如荼的叙利亚危机、伊朗危机就是典型的例证。而在中国的周边地区,地区形势更是严峻,领土问题、主权问题、能源问题等交织在一起,而背后的大国关系、地缘政治局势异常紧张,外界势力的介入让这些问题更加复杂化。

因此,在十八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从多个角度强调“和平,发展,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平为发展和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发展促进和平和合作,合作推动发展,有利于和平。当今的国际社会不再是像“丛林法则”描述的那样,一切人反对一切人,而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基于共同的利益,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依存,互利共赢。战争只能带来更多的灾难和仇恨,唯有和平与发展才是人类繁荣共存的必由之路。因此,在未来的外交工作中,中国将继续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同各国人民一道,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4](P289)

二、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身份

一国制定正确外交政策的前提是要对国际地位和国家角色以及国家实力做出清晰而准确的评估。长期以来,党中央一直在探讨中国国家身份的定位问题。邓小平就明确指出:“对中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发生错误判断的人,起码不会有一个正确的国际战略。”[3]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壮大,面对来自外界的质疑以及“中国威胁论”的声音,党和政府改变策略,多次在各种场合和报告中对这些问题进行解释。而在十八大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党代会提出了“负责任大国”的说法。胡锦涛指出:“中国将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1](P48)而且胡锦涛还表达,在安全、经贸以及对外关系方面,中国都会保持高度自律,承担应有责任。

国际社会中,“权责共担”一直是国家之间达成的共识。近些年来,中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主动承担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向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方向迈进。首先,在安全方面,中国一直践行着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身份,积极作为。例如,中国在朝鲜和伊朗核问题上发挥了一个大国应该承担的责任。“朝核”问题上,中国积极推动相关国家进行六方会谈磋商,扮演了一个有建设作用的斡旋者角色;在“伊核”问题上,中国的参与一定程度遏制了美国的单方面行动,阻止用战争手段解决此争端,这都证明中国政府从大局出发,担负起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应有义务。其次,在经济方面,党和国家一直强调中国与世界的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正如胡锦涛在2009 年所言:“中国将继续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认真落实各项对外援助承诺和举措,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更多帮助”。[5](P26)随后在2010 年的巴西“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上,胡锦涛再次郑重指出:“中国的发展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将协同其他国家推动各方继续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妥善处理贸易纠纷,抵制保护主义……促进建立开放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要推动各方完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要提倡对主要储备货币发行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和主权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督”。[6]温家宝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道出世人的心声:“拿出一个面包比开一张空头支票更有用。”[7]这一句肺腑之言,更是让世界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主动承担责任、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真心诚意。世界媒体广泛引用了这句话,并敦促发达国家切实履行承诺,承担起援助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责任。最后,在外交层面,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在大国外交上同发达国家尤其是美、欧盟、俄等继续加强战略对话;在周边外交上继续深化与邻国的睦邻友好与务实合作,完善“10+1”“10+3” 、上海合作组织、“六方会谈”等区域经济与安全合作机制;在发展中国家外交上适应新的形势,加强团结合作,重点与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增进互信,通过“中非合作论坛”等稳步推进与非洲的关系,免除大量非洲的债务;在国际组织方面,中国继续加强同联合国、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等组织的联系,坚定支持国际维和行动。十八大后,中国参与多边事务的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强,积极在应对诸多国际与地区热点问题上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义务,力显大国负责任形象。

三、以新理念分层搞好国家间关系

这表现在中国处理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方面。在处理与发达国家方面,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1](P48)在定义和处理“新型大国关系”方面,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摸索探讨,稳步前进。2001 年,在访俄期间,江泽民对其做了经典诠释:也即建立“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完全平等、互利合作、睦邻友好的新型国家关系” 。[8](P306)随后,尤其是在近期,中国领导人在多个场合下表达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含义。2012 年2 月,习近平访问美国时特别表示:“拓展两国利益汇合点和互利合作面,推动中美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努力把两国合作伙伴关系塑造成21 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 。[9]2012 年5 月3 日,胡锦涛在出席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时指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中美两国国内情况如何发展,双方都应该坚定推进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努力发展让两国人民放心、让各国人民安心的新型大国关系” 。而且,胡锦涛重点分析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诸如创新思维、建立互信、积极作为等等。[10]就在十八大召开前一天的11 月7 日,奥巴马当选美国新总统,胡锦涛在贺电中又提到,“我和你就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共识。”[11]因此,在丰厚的“铺垫”后,十八大政治报告将“新型大国关系”置于重要位置。这将成为党和政府与发达国家构筑“新型大国关系”的指针,为新时期中国制定对发达国家的外交方针奠定基调。

在处理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时,十八大报告特别指出中国将“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1](P48)十八大报告对“代表性和发言权”的着重强调有着深刻的全球背景。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与发达国家的止步不前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势头依然迅猛。一方面,在传统由发达国家占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中,发展中国家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也加强自身的联合与互助,例如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的“金砖五国”已经成了发展中国家“抱团取暖”参与国际事务的成功范例。中国共产党准确抓住形势,多次强调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地位。例如在2010 年加拿大多伦多二十国集团会议上,胡锦涛强调:“要继续推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完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调整,推动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员出任国际金融机构高管,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12](P3)而十八大政治报告强调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意味着在未来的外交方向上,中国今后将更加重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参与度,在合作中更好地实现国家利益。

四、加强公共和人文外交

十八大上,胡锦涛指出:“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和人文外交,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1](P49)这一新命题有着极为深刻的含义,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必须将坚持和平发展的想法传达给世界,打消其他国家对“中国威胁”的顾虑。而要把和平崛起的国家形象向外推广,公共和人文外交就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现实的背景是,由于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中国的海外贸易、并购、技术合作等势头日益增加,中国海外权益的保障已成当务之急。例如利比亚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数百亿美元的损失。因此,十八大适时把海外合法权益保障作为重要外交目标写进政治报告,足见中国未来将下更大力气来做这方面的工作。

早在2009 年的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胡锦涛就要求全体驻外使节“加强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扎实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13]中国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韩方明也表示,和平发展是中国崛起的主旋律,而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向外界传播真实的国家形象。[14]长期以来,这一外交方式并未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近几年来,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深入,公众以不同形式关注、参与外交。而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高度重视并亲自参与公共外交,充分利用出访和出席重要国际活动的机会,与外国各界广泛接触,与外国公众面对面交流,展现富有亲和力的良好国家形象。

在准确审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之后,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公共和人文外交,这也是对中国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集中体现。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地位,为新时期公共外交提供了理论指南。展望未来,中国外交将在十八大报告加强公共和人文外交思想的指导下,准确研判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政府间外交方式,扩大交往范围,丰富外交方式,开展多层次外交,明确以人为本和人文搭台,外交唱戏的指导思想,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着手制定实施统揽全局的公共和人文外交战略,充分发挥人文交流的优势,通过大规模的社会交往和文化推广取信于人,用心与心的对话感化世界,让国际社会接受一个强大、繁荣和可以信任的中国。

结 语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十八大报告阐释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理念,一方面来自国内政治、经济改革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也来自对以往历史经验的反思和对中国国际身份和定位转变。正如习近平所言:“党的十八大主题,是在全面把握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紧密相联的。”[15]在这个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外交部分指出了中国未来外交工作的方向和努力的道路。正如胡锦涛主席指出的那样:中国将继续“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16](P9)与世界各国的和平共处来推动世界和平局面的实现,以中国自身的发展和壮大来带动世界的发展。在相互依存中追求利益分享和共同繁荣,用和平、开放、合作、共赢的方式来协调国家利益,化解安全困境,以实现和谐世界的目标。

总之,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中国将以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中国是国际体系中负责任的建设者和贡献者,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一个敢于担当的中国,永远与世界同行。相信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将不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邓小平文选(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邓小平文选(第2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Z]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5] 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系列会议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上的讲话[Z]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金砖四国” 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在巴西利亚举行[N] .人民日报,2010-04-17(1).

[7] 向世界敞开心扉——温家宝总理出席联合国系列会议纪实[ EB/OL]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12826022.html.

[8] 江泽民文选(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 习近平出席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午宴并发表演讲[ N] .人民日报,2012-02-17(1).

[10]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京开幕[ N] .人民日报.2012-05-04(1).

[11] 胡锦涛致电祝贺奥巴马当选连任美国总统[N] .人民日报,2012-11-08(1).

[12] 胡锦涛.同心协力 共创未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 R]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3]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在京召开[N] .人民日报,2009-07-21(1).

[14] 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公共外交需要媒体走出去[EB/OL] .环 球 网, http://china.huanqiu.com/lhbd/gdxw/2011 -03/1542326.html.

[15] 习近平参加上海代表团讨论[ EB/OL]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08/c-123931961.htm.

[16]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大国外交和平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大国气象
博弈·和平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期盼和平
外交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