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涌动在《子夜》表层叙述下的多角恋爱民间结构

2013-08-15

关键词:少奶奶革命者子夜

辛 玲

(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一、引言

《子夜》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1],这是瞿秋白对这部小说历史地位进行的最有分量的评价。朱自清也认为茅盾的《子夜》在当时的长篇小说中,可以真正算得上是表现时代的一部作品。即使在当时并非左联成员的吴宓也毫不吝啬地给予了这部作品热情的赞扬,认为“此书是作者著作中结构最佳之书”,人物的“典型性和个性皆极轩豁,环境之配置亦殊入妙”,笔势“如火如荼,酣恣喷微,不可控搏”[2]。茅盾自己也在《后记》中指出,自己在写作这篇作品之时有着“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企图”,于是这篇作品也被称作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被当作是代表当时中国长篇小说创作实绩的经典作品。

而《子夜》这部长篇小说“出版后三个月内,重版四次;初版三千部,此后重版各为五千部”,“某书店竟曾于一日内售出至一百余册之多”,从这样的销售情况来看,《子夜》在当时绝对无愧于“畅销小说”的称号,而这部书的受众则大部分是“向来不看新文学作品的资本家的少奶奶、大小姐”,茅盾自己也指出过“我的表妹(卢表叔之女)宝小姐,她向来不看新文学作品,但她却看了《子夜》,而且以为吴少奶奶的模特儿就是她”,而且“电影界中人物以及舞女,本来看新文学作品是有选择的,也来看《子夜》”[3]516。

这部作品如果只是评论家在表面上看到的表现了一些金融市场的你死我活,农村阶级斗争的如火如荼,那么这部书的受众范围估计只能在当时的一些“革命青年”中流行,不可能在市民阶层(资本家的少奶奶、大小姐、舞女,在当时都是市民读物的拥趸)取得如此大的反响。

可见,在这部作品广受欢迎的背后,存在着一个更加具有开放性的结构,可以消解表层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遮蔽,符合当时大众的欣赏水平和阅读构成。这个潜藏其中的开放性结构,就是经过茅盾改革后的“民间叙事结构”。

二、多角恋爱的结构模式

多角恋爱的结构模式是当时鸳鸯蝴蝶派小说的一个重要的结构模式,也是最能吸引市民读者阅读的“法宝”之一。茅盾在《子夜》描写资本家生活的这条线索中引入多角恋爱的结构模式,不仅是考虑到一般读者阅读兴趣,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发挥作品的政治意义,将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借此隐藏在作品的潜层结构中。

在这部作品中,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段复杂的感情体验。吴少奶奶与吴荪甫和雷参谋;林佩珊与范博文和杜新泽;吴荪甫与吴少奶奶和王妈,以及他对于刘玉英的暧昧感情;雷参谋在怀念着初恋吴少奶奶的同时,又和交际花徐曼丽有着纠缠不清的感情等等。在这条表现感情生活的线索中,每一个人都好像是被一张情欲大网网住的鱼,既无法逃脱,又沉醉其中。在这种混乱的情感关系中,以往的研究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表层所折射出来的作者对于资产阶级糜烂生活的批判上,或者是批判作者在作品中情欲描写的泛滥,却几乎没有深入到这个民间模式的底层,探讨作者借用这个民间结构想要表达的个人化认识。

茅盾利用这层民间结构,塑造了三种人的情感生活:资本家的情感生活、青年人的情感生活以及革命者的情感生活。

1.资本家的情感生活

商场失意的吴荪甫,回家之后急于想要找一个破坏的对象,这个时候出现的王妈便成了他要破坏的一件东西。可是当吴荪甫“向他的破坏对象扑去”的时候,王妈没有躲闪,而是透露出几分“疑惧和扭捏,轻盈地向后退走”,“那指节上起涡的肥白的手掌按着了墙上的电灯开关,房间里那盏大电灯就熄灭了”[4]323。这种描写和一般我们认为的以及茅盾自述的所谓强奸是有很大不同的,我们可以看出这段关系中,王妈不算是处在被动的地位,而是积极的迎合,这样的描写,其实也是对于当时资产阶级老爷和仆人关系的一种真切反映,也是当时市民阶级都熟悉的一种生活。曹禺在《雷雨》中同样也塑造了周朴园和侍女侍萍的一段恋爱,在当时的民间创作中,少爷和侍女的爱情得到很多市民的同情。这样的情节安排也符合当时市民的认识水平。

这一场景的描写,作者不仅是要表现出吴荪甫内心的脆弱和他在遇到挫折后的一种堕落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结构中,作者要表现出他寄寓其中的道德内涵。在下层人民中间,依旧存在着一些想要靠着不正当手段获得生活改进的现象。王妈这种欲拒还迎的姿态,不正是这种心态的最佳诠释么?在丝厂女工中,也有一些女工和工厂的管理者“吊膀子”,也是这种心态的一种衍生物。也正是由于女工内部的这种不团结才最终导致了罢工运动的失败。

作者通过这种描写,不仅是要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在面对挫折时的内心脆弱,而且想要透过这层情感结构的另一方表达出自己对于革命前途的一种担忧:在这样的群众中间进行革命的宣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时的群众动员,党内采取的普遍政策就是让群众认清自己生活的不幸,以及资本家的罪恶。可是,这些下层民众摆脱贫贱生活的途径很有可能就是依靠资本家,被资本家“豢养”,这样的情况是党内在开展工作时被忽略掉的一个问题。如果不能理性地分析当时下层群众内部存在这些主要问题,就不能充分地调动起群众的斗争情绪,党对于群众的领导只能走向失败。

2.青年人的情感生活

利用这层“多角恋爱”结构,茅盾也将自己对于青年人心态的观察和体验融入其中。在大革命失败,国家内忧外患日甚的情况下,思想已经解放却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的青年,找不到自己的出路,暗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当时对于大多数青年来讲并没有形成一种“共识”,青年们对于中国共产党缺乏了解,而当时一些可以读书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有资产阶级生活背景,他们对于共产党、马克思的了解都是经过各种反面渠道得来。因此,无法同情和赞扬中共的“革命”。特别是在描写五卅纪念游行的一章中,这些年轻人大多是抱着一种“凑热闹”或者出于一时的“激动”心理参加的,结果一遇到危险情况就躲到了茶楼里彼此戏谑一番。可想这样的心理在当时的青年中是普遍存在的。林佩珊、范博文、张素素、吴四小姐、杜新泽等人,是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但是,他们并没有将自己的热情和知识运用到社会的改革工作中,而是沉迷在自己的情感小天地中,纠缠在自己为自己编织的多角情欲迷网中,感受着毫无价值的苦闷悲伤。林佩珊纠缠在范博文和杜新泽两个人中间,吴四小姐也暗恋这个富有诗人气质的范博文,整天沉溺在自己的泪水中,惶惶不可终日;张素素和李玉亭暧昧不清,可是又意识到自己需要的是另一种更大的刺激。

没有严肃的社会理想的青年,只能将自己的“自由思想”和“多余”的激情投入到感情生活中来,社会前景的迷茫就是网住他们的那张巨大的网。这种迷茫一天不被冲破,青年们就一天不能脱离这种毫无意义的情感激情。因此,在文章的最后,张素素带着激情走向革命阵营的时候,也寄予了作者对于这些年轻人可以走出这种幻灭和迷茫诚挚的期望。

3.革命者的情感生活

而走进了革命阵营的蔡真、玛金、苏伦等也对于马克思的主要思想不甚了了,只能靠生硬的公式来组织斗争,而他们自己的生活也是处在一种情欲的笼罩之中。在表现革命者情感生活的这一部分,作者并没有像当时流行的“革命+恋爱”的小说那样,将知识青年塑造成了放弃自己的感情生活,决然走向革命的“典型形象”,而是将民间这种多角恋情模式进行变形,虽然没有直接表现革命者们的错乱爱情,但是着重突出了革命者在斗争和生活中的一种“激情过剩”的现象。

蔡真在得到了罢工又一次失败的消息后,表现出的不是一种冷静,而是情感的失控状态,忽而抱住了玛金,被玛金骂作“色情狂”,忽而又抱住前来通报消息的陈月娥,这种情绪上的失控表现出了当时的罢工组织者在面对挫折时的不成熟状态,表现出了对当时斗争战线上的领导者的一些质疑。

接着,作者借用苏伦的口,将当时革命者的情况进行了点示:“你不见蔡真进来也瘦了些么?一样的原因。新的要求和革命的要求,同时紧张。”[4]343而苏伦自己也意图占有玛金,借口竟然是“总路线是自杀政策,苏维埃是旅行式的苏维埃,红军是新式的流寇!——可是,玛金,你不要那么封建……”[4]344可见这些革命阵营中的“新青年”自己也过着糜烂的生活,对于当时的立三路线甚至红军的性质依旧有着不满和怀疑。

如此下去,这样的年轻人是不是最终也会走出革命的阵营呢?质疑中共当时的领导政策和对青年的引导方式,这才是作者描写革命者情感生活的最终目的,寄寓了作者对于中共青年工作的一种担忧。

三、结语

可以说,在茅盾运用民间叙事结构进行创作的同时,不单单是考虑到了作品在读者中的接受情况,同时也利用这种结构,将自己对于当时社会的担忧、党内工作缺失的思考暗含其中。由隐含作者茅盾创造的这层民间叙事结构,寄寓了作者对于当时情况的深切忧虑,而正是这种隐藏在民间叙事结构背后的真实声音,才是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

这个潜藏在政治话语“外套”下的民间叙事结构,一方面可以看作是对于当时倡导的左翼“文学大众化”一种自觉的响应,另一方面则是将作品表面上的那种枯燥的意识形态因素弱化,扩大了作品的接受范围。在当时的文学创作环境下,作者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意识形态评价体系的影响,但是,这种来自民间的力量在当时狭隘的文学观念中形成了一种张力,构成了这部作品最应该被称道的“经典”之处,没有这种潜隐在创作中的民间元素,《子夜》无法在漫长的文学长河中,保持自己独特的生命活力。●

[1] 乐雯(瞿秋白).子夜和国货年[N].申报·自由谈,1933-04-02.

[2] 云(吴宓).茅盾著长篇小说《子夜》[N].大公报文学副刊,1933-04-10.

[3]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4] 茅盾.子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少奶奶革命者子夜
月亮的第十六个子夜(外二首)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子夜吴歌·冬歌
一路嗨跑! “少奶奶”作家的癌魔狙击战
子夜无眠(外四首)
《南北朝子夜四时歌春歌》
家政学奥秘多,“少奶奶”还需勤学苦练
12星座的美貌女子谁最有富贵命?
清水的故事
怎样做个建设时期的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