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视野下的学前儿童教育问题
2013-08-15潘军
潘 军
( 西南民族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
“从现实角度看,当今家庭教育仍停留在生理、心理的层次,尚未达到实践的层面,家庭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上没有进入实践领域。”[1]为此,针对学前儿童成长特点,对家庭教育进行实效性与操作性研究,即从“教”的观念向“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模式转变。
一、家庭教育视野下学前儿童教育现状
(一)当前学前儿童的教育现状
首先,0~1周岁学前儿童,其家庭教育是以家长的言行对学前儿童进行演饰教育。其次,1~2周岁学前儿童,他们有了简单的互动智力,即特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表现能力。根据这一阶段儿童智力的成长规律,家长选择教育资源,对其进行渗透教育或直接教育,以求学前儿童的教育生涯能尽早站在起跑线上。遗憾的是,学前儿童却表现为懵懂、调皮、贪玩,即便是记住的顺口溜、文字、数学、诗、歌以及文明习惯等,也只是短暂记忆和机械记忆,难以反复践行。再次,2周岁至入幼儿园前的学前儿童,随着他们的智力发展,家长会穷尽一切办法让他们接受较深层次的家庭教育,然而学前儿童却表现为贪玩、开小猜、哭泣,甚至会有抵触情绪或自闭心理出现。另外,由于入幼儿园的学前儿童有了一定的自理智力,能将需求简单地表达出来,于是家长们增加了才艺教育内容来施教。可是,天真童趣的学前儿童除了应付式地顺从外,更多的是在家长面前以撒娇、说谎、亲热、痛哭、装病等各种行为来争取玩乐的机会。
简而言之,随着学前儿童智力成长特点的变化,践行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本质也越来越趋向“家长判定式”教育,即由家长主观想象和经验判定来决定家庭教育内容。不可否认“家长判定式”教育增长了学前儿童的学识,也助长了他们智力的发展。毋庸置疑的是,当提高学前儿童的学识时,也在不同程度地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出现了消极学习势头。
(二)问题的根源分析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家长陈旧的教育观念与儿童成长规律不适应的矛盾。”[2]
1.家长以对社会发展的主观判断来决定学前儿童的学习内容
家长往往忽视了学前儿童的“尽早关爱”比“尽早教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比成功教育的重要性、自律教育比他律教育的重要性、基础教育比精英教育的重要性、成长教育比成才教育的重要性等家庭教育规律;并抛弃了如敬业劳动与事业心教育,坚持与责任感教育,基础与创新精神教育等教育理念;却选择以社会快速发展为参考,以经验判定为标准,过度追求学前儿童的智力开发和学识增长。与其说是家长让学前儿童尽早学好社会发展所需知识技能等,不如说是家长没有树立正确地“教与养”育儿观念。因此,家长们一味将自己的社会体验强行转移到学前儿童的学习计划中,上述矛盾就会出现。
2.家长重视学前儿童知识的获得而忽视其成长的发展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选择家庭教育内容只看“实效性”和“先进性”,几乎不考虑学前儿童的心理承受力、智力承受力。这种“实效性”和“先进性”实质上是家长主观意识决择,即以成人眼光,盲目地追求精英教育、成才教育、社会尖端科技教育、社会潮流教育等,与学前儿童自身成长的实际需要没有科学性关联。于是,出现了家长们只重视学前儿童知识“堆积”,而忽视了学前儿童循序渐进地发展的成长规律。
3.家长所开展的家庭教育内容与学前儿童兴趣之间的冲突
部分家长所确立的教育内容与学前儿童的客观需求不相符。首先,学前儿童的客观教育需求往往离不开天真与童趣的成份。其次,学前儿童选择家庭教育内容以兴趣为中心,而家长们认为是幼稚之举、无知之举、不务正义之举。实践证明,学前儿童实际需求,一般都与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相当,有天真和童趣成份。家长的考虑与学前儿童客观需求存在差距,对激发学前儿童兴趣起阻碍作用。
二、学前儿童在家庭教育视角下的实际需求
总体上家庭教育趋向极端化.一是抢抓“教”教育,表现为早学,多学,深学;二是“教”育代替“养”育、关心、关爱,轻视了的身心关怀和抚育。即便是关心层面的,家长也常常用“教”的方式进行。那么,现实中在家庭教育视角下学前儿童的实际需求是什么呢?
(一)约1.5周岁之前阶段的学前儿童
1.5周岁作为分水岭的依据是此前的学前儿童对母亲有绝对的依赖,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重点是关爱其生理健康需求,避免与事物接触中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尽量让学前儿童与亲人一起生活,培养亲情;同时尽可能多地让学前儿童与生活环境接触,提高适应环境能力。
(二)约1.5周岁至入幼儿园阶段的学前儿童
此阶段的学前儿童具备简单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观念,有自己喜好的生活环境,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更为生动,依赖父母动机更为复杂,比如爱与同伴一起玩,爱户外活动,爱玩玩具,对新事物爱观看、探问和模仿等。实践证明,这一阶段的学前儿童有了“你”、“我”、“他(她)”的概念以及万物(它)的意识。那么,家庭教育不能不顾及学前儿童智力成长的发展,减少“家长判定式”教育,从而尽可能多地让学前儿童从玩耍及生活中体验家庭教育。
(三)幼儿园阶段的学前儿童
入幼儿园后,学前儿童对家庭教育看法和态度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学前儿童对教师、同学、学校等概念有自己的认识后,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渐渐削弱,学前儿童倾向于探索好奇事物、选择和偏好某一衣食、与同伴交往、展示自我等。此时,家庭教育不能忽视他们的兴趣,否则就会挫败孩子们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家庭教育的权威性。因此,这一阶段是学前儿童教育生涯中的重要阶段,事事都得小心,父母的言行会影响到学前儿童的智力成长与身心状况。
三、“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模式
基于家庭教育“两个极端”和“三个矛盾根源”的现状以及学前儿童的现实需求,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向着科学、实效的“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模式发展已成必然趋势。
(一)“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模式
“关爱”不是简单的“关心和爱护”,而是关心、关切、关注学前儿童的身心,即生理和心理。换句话说,要从身体和心理来关心、注意、关怀、满足、抚养学前儿童,超越了单纯的身体关注或单纯的心理关怀,突出“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视。
“适度教育”不是盲目地进行学前儿童的学识教育,而是要结合学前儿童的成长综合因素来考量学前儿童的教育种类和深度。其综合因素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心理承受力、智力承受力、成长中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等实际情况,还包括衣、食、住、行、喜好等。
(二)“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模式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1.“关爱+适度教育” 相结合家庭教育模式,不是简单的“关爱”+“适度教育”的结果,而是“关爱+适度教育”综合能量的考虑
家庭教育的前提是对学前儿童成长综合因素有充分认识,即在“关注身心”的基础上获取认识信息,选择与学前儿童成长综合因素相一致的家庭教育内容展开教育。同样,“关注身心”也得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渗透,不是单纯的关怀,是关怀中有教育,即“温暖教育”。家庭教育中的家长陈旧教育观念与学前儿童成长规律不适应的矛盾慢慢地缓解。一方面家庭教育重视了学前儿童的成长特点,满足了学前儿童的成长实际需求,体现了实效性;另一方面结合学前儿童的成长特点进行了家庭教育,采取学前儿童乐意接收的教育方式和内容,不仅提高了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增长了学前儿童的学识和推动了学前儿童智力发展,体现了科学性。
2.践行“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模式,能打破现实社会中家庭教育走“两个极端”的局面
首先,关心不再是一味地满足物质财富,而是在身体和心理共同关注下对学前儿童进行物质和精神满足。其次,教育不是以成人的主观判断来设置种类与活动形式,而是打造更加天真童趣的教育形式和内容。这样,学前儿童能保持恒定的学习兴趣和拥有健康的身心,为今后学校教育生涯奠定基础。
[1]缪建东.家庭教育研究概览[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4).
[2]常艳春,楚城.家庭心理教育,架起亲子心灵间的桥梁——张向葵教授访谈录[J].家长,2005,(12).
[3]任雪蕊,邵荔.抚养孩子,中式的和西式的[J].为了孩子,2007,(19).
[4]陈洪侠.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小学,2009,(2).
[5]张良才.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现实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