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讨

2013-08-15谢玉亮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

谢玉亮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当今人类正在经历着一场以数字式语言作为中坚力量和主要催化剂的网络文化革命。数字化生存、信息高速公路、虚拟世界、电脑空间,昭示着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化的时代。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公布的统计数字,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30岁以下的年轻网民占到近60%,成为网络最庞大、最活跃的群体。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场域。网络的快速发展既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网络的互动性、开放性使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能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互动的主体关系;网络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情景交融,改变了传统教学形式手段单一、内容刻板等弊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平面变为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另一方面,面对泥沙俱下的网络中的海量信息,大学生容易出现核心价值观的偏离,出现诸如信仰缺失、价值迷茫、道德虚无等危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具体而言,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教学主题——文化多元与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的冲突与整合

在网络信息时代,各种思想交流交融交锋已成常态,西方发达国家经常把网络作为意识形态输出平台,抢占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阵地。网络信息中纷繁芜杂的各种文化思潮的激烈冲突,使得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重大的挑战。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如何进行有效“整合”,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和主导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社会、人生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培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首先应当明确,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一时甚嚣尘上的各种西方思潮不过是过眼云烟。当然,各种思潮的出现自然有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不能一概抹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构建的实质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体来批判、吸收各种异质理论与思潮,汲取当代人类实践的有益经验和新成果,从而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时代性的特征更为鲜明。对此,我们必须把握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一元性与开放社会价值观念多样化发展的关系,在意识形态的建设上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思想的指引下,保持足够的张力,具有较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具体来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有能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去分析和辨别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同时,针对信息开放的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以往“灌输”的单一模式,用“导”的策略代替“堵”的方式。网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先进思想文化不去占领,落后思想文化就会乘虚而入,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构建并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宣传的网络平台,用丰富的、富有吸引力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文化成果占领网络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一种高调的圣人伦理,而是真正引领社会思潮的主流大众文化,因而要善于运用青年喜爱和接受的方法阐释观点,以真、善、美的道德培育为突破口,用生动事实、典型事例讲清道理。丰富网络信息的表现形式,把核心价值理念植入青年喜爱的动漫、音乐等时尚元素和载体中,增强理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青年感到理论可亲、可学、可用。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要着重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

二、教学的主体——教师自身素质与教学方法的提高

网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同样对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教师产生了极大影响,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

1.知识结构的更新。网络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便捷和多样,从而使得学生的思想更加多元、多变,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好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应对学生的多元、多变所产生的种种困惑。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力戒教育内容的陈旧和肤浅,善于对大学生关心的社会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说理的透彻性,善于旁征博引,融古今中外思想文化于一炉。理论只有先进才能吸引人,只有透彻才能说服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做学习型或知识型教师,以丰富而新颖的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去感染学生。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和育人工作,达到受教育者真懂真信、知行合一的良好效果。

2.教学手段的更新。网络多媒体的应用,大大拓宽了教学空间,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改进提供了新的物质载体。一方面,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图文并茂,声色俱佳,可以大大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立体感,使得课堂教学方式更加灵活生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研讨、资料共享等网上教学,同时,借助手机、QQ群、微博等时尚元素开展思想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将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于教学,能够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增强说服力。

3.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市场经济下,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使得大学生心理压力加大,出现诸如悲观、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另外,一些大学生沉湎于网络虚拟世界而难以自拔,出现诸如冷漠、虚幻和反社会等不良心理。这些消极情绪和不良心理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果忽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只从社会规范的角度去强调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而不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就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因此,高校要充分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社会规范与心理疏导的交融并举,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大变动的新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心智。

三、教学的载体——教材内容的更新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先进文化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一个国家或民族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利益分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阵地,必须担当起以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大学生的政治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对教学内容即教材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党一直非常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对教材内容几经修改,并专门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委员会来负责这项工作,在众多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从目前教材的使用状况来看,仍难以达到令人十分满意的状况,存在诸如内容缺乏新意、新编的教材往往是旧教材的低水平重复、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等问题。

因此,构建内容新颖、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的教材仍然是今天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出困顿的当务之急。作为一名从事多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线工作者,在教材建设方面提出以下建议:在教材内容的取舍上,应当确立科学的标准,防止面面俱到、无的放矢;也要防止零零碎碎的修补,却没有大的突破。比如,《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虽然历经修改,但总体感觉仍然不太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大学生的内心需求。除此之外,考虑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教材内容只有与实践相结合并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兴趣与有用,因此在教材中要考虑设计一些实践性和探索性的内容。在教材形式的设计方面,书本教材要改变枯燥的文字堆砌,尽可能做到图文并茂,增加一些趣味性。同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功能,组织编写与之相配套的声像教材、计算机软件教材、实物教材等多种现代化教材。总之,在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以科学的内容来说服人,也要以生动的形式来吸引人。

[1]谢玉亮.基于文化情境下的意识形态建设[J].前沿,2011,(11).

[2]杨宇霞,陈跃.网络时代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培育[N].光明日报,2012-11-24.

[3]孙健.加入WTO与高校“两课”教学,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C].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