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
2013-08-15朱箫洁
朱箫洁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9)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后期开始规模发展。目前总体呈现以市场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以就业率为杠杆的良好态势,逐步做到就业围着市场转,教学围着就业转。具体表现为以下主要特点:
1.办学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是指职业教育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标。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结构不仅要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大局,还要与当地区域性经济结构相适应,也就是要使职业教育的服务方向、专业设置、规模结构要与国家建设中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总体布局相适应,同时还要立足区域经济,面向区域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以发展的、动态的、变化的观点把握当地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合理设置专业和调整招生规模。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把就业教育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职业院校应从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出发,立足于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调整传统的文化课和专业课设置,加强技能训练课,增设职业素养、心理健康和职业能力训练课程。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要根据某一岗位(或岗位群)的要求及时更新,让学生学到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新工艺。最后在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引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2.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岗位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主体包括学生、企业、学校,是职业教育“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创新精神和熟练专业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工学结合”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中,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中。这种教育模式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又能使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3.办学机制——“校企深度融合”
“校企深度融合”就是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共同培养人才、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还处于表面化阶段,要想真正体现校企合作的优势,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还需要通过政府统筹协调、校企订立契约、互相参与项目攻关等方式,使校企形成共同的愿景目标和互利互惠的利益机制。
4.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同呼声。“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指高水平“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教师队伍,要求加强高素质“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建立由企业行业技术骨干与能工巧匠组成的专业“兼师库”。“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5.学生质量标准——“双证书”制度
“双证书”制度是指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双证书是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普遍要求,在具体操作时,学校应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让学生取得对实际帮助大的相关职业证书。当然,也可以通过开设“第二专业”、“辅修专业”或者“双专业”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在体制、规模、层次、效益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依旧面临着众多障碍,如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仍然定位在专科并且具有教育终结性,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比较低,普遍被看成是“次等教育”。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把职业教育看成是最后无奈的选择,认识不到位、办学不规范、特色不显著、投入无保证、政策不配套等因素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国外高职教育的发展给予我们的启示
我国职业教育要想有长足的发展,还要借鉴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中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职业教育实际,勇于实践与探索,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和完善课程体系,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模式。
1.建立“终身教育”的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它对国际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越来越深地影响我们的生活,终身教育理念日益被人们认同。将职业教育体系中职前与职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一个终身教育的完整连续统一体已成为世界性趋势。人们逐渐形成共识:职业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而是一种阶段性教育。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生活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要求采取新的发展策略来迎接新的挑战,终身教育被认为是谋求社会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1997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国情咨文中就《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的实施具体提出了美国教育的最高目标,即每一个美国成年人必须坚持终身学习,而且强调21世纪的教育必须扩展为终身教育,终身教育之路导向美好未来,美国人不论年龄有多大,都必须有机会学习新的技能。英国政府对全民终身教育也给予了高度重视,2000年颁布的《学习与技能法》(Learningand SkillAch)旨在迈向学习化社会中积极推进终身学习,提高国家竞争力。在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推动下,英国的终身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提出加强终身教育,强调全社会的人都要不断学习,使整个日本社会成为“终身学习”的社会。1990年7月日本颁布了一部专门为终身教育制定的法律《关于完善振兴终身学习政策措施的推进体制的法律》。该法颁布之后,日本掀起了改善国民的整体教育环境,提高全民素质教育的热潮。
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终身教育作为一项规定和任务,已分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纵观国际终身教育成果显著的国家,除了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外,职业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民终身教育的实现都是在职业教育的参与下完成的。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对象还是以就业前的青少年为主,而没有扩展到全社会的劳动者,这就制约了我国终身教育政策的顺利实施。为此,国家应多给予政策支持,职业院校扩大教育机会,举办各级各类的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如成人高职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在职进修、技术等级培训、岗位培训、短期就业培训等。加强职业资格认证,切实加强职业教育与就业的联系,不断提高就业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2.形成“能力本位”的目标教育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突出能力的特色。加拿大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意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该教学模式是当今一种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CBE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体系和学制确定的学时来安排教学的教育模式,把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能力的评估作为检测教学质量的要素,是一种极具社会价值的新型教学模式,现在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借鉴和推行这种教学模式。如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百年理工学院,正是一所具有这种特色的社区学院,其课程设置则十分明显地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教育模式强调学术和职业专业能力两方面的平衡发展,特别强调一定知识的拥有和职业能力的养成及其相互的平衡,注重挖掘学生个人潜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始终把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那么就要以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培养为中心,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沿用本科教育的模式设置学科专业、确定教学内容,且仍以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轻实训、轻实践、轻能力的观念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要形成“能力本位”的目标教育,着重解决以下问题:第一,建议国家、地方政府和行业职能部门建立和完善符合经济发展的职业能力标准,用政府行为引导、规范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第二,高职院校各个专业,均需制定出明确的专业能力培养的标准,并将其作为检测教学质量和评估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第三,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讲授、作业、考核等环节中,以能力培训为基础,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第四,组织学生参加提高专业能力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参加技术能力培训、参与学校有关建设项目、组织学生在企业兼职工作、开展专业能力竞赛、邀请企业专业人员作技术能力专题讲座等。
3.开发“模块培训”的课程体系
“模块培训”是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技能培训模式,即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
MES不再以具体学科作为课程设置的标准,而是依照实际工作中产生的实用工作模块来设置模块课程。它以为每一个具体职业或岗位建立岗位工作描述表的方式,确定出该职业或岗位应该具备的能力,再把这些能力划分成各个不同的工作任务,以每项工作任务作为一个模块。该职业或岗位应完成的全部工作就由若干模块组合,根据每个模块的实际需要,确定出完成该模块工作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每个单项的知识和技能称为一个学习单元。这种模块课程直接与实际工作情景相一致,也与人们形成能力的环境相一致,模式具有缩短了培训与就业的距离、提高学习效率、开放性和适应性的优势,使培养的能力就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
[1]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53-57.
[2]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78.
[3]方林佑.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5):87-88.
[4]邓泽民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与创新研究[J].职教论坛,2002,(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