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西方文化交融中的女性形象——以《喜宴》为例

2013-08-15栗亚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高家李安人情

栗亚杰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电影《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被称为是李安的“父亲三部曲”。李安从自己的男性视角塑造了三位形象高大的父亲。《喜宴》中的高父曾经是一位将军,内心深受中国传统理念的影响,当年逃婚跑去参军,后来被告知老家完了,其父亲嘱咐其在海外生根立足。因此,高父希望儿子在美国能够早日结婚生子的心愿十分强烈。高父高母的催促导致了同性恋儿子伟同跟威威的假结婚以及威威的怀孕,最终两位老人知道事情真相并无奈地接受事实。高父对儿子同性恋的接受被看作是开明之举,也代表着中西文化冲突后的和解,但这种接受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威威自我牺牲愿意为高家延续香火。与男性形象相比,《喜宴》中威威的女性形象更加高大,更加令人钦佩。

李安在台湾成长,但到了美国之后,为了符合西方人东方主义的口味,他不再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看中国,而是作为一个同时了解中西方文化的旁观者来展示中国文化。李安在《喜宴》中生动地描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文化交流中所造成的多种矛盾,以及同时受到中西方两种文化熏陶的人在家庭、爱情、婚姻、事业中的心理斗争以及选择。威威是中西方文化交融过程中出现的女性,其身上具有中国女性温柔、孝顺、有人情味的特点,也具有西方女性大胆、热烈、执著、独立、自我的特点。威威的女性形象在中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下显得更加生动娇艳。但电影结局威威选择暂时放弃自己梦想的人生,去为高家延续子孙的做法反映出电影的创作者李安以男权中心为主导,在父权文化熏陶下以男性视角塑造了威威的女性形象。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的女性形象

1.美国梦

美国梦是美国文化的缩影,是一种相信在美国只要经过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便能获得美好生活的理想,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劳动、勇气、智慧、创意和决心取得成功,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帮助。受美国梦的影响,威威在事业上执着地追求画画的梦想。不同于中国传统女性“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形象,威威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有较高艺术修养的女性。她为了讨高父的开心,对高父临摹的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的评价就是最好的证明。虽是奉承的话,但正是因为威威对书法和王羲之的作品有所了解,所以对高父书法的夸奖说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最终博得了高父的欢心。

威威只身一人从上海来到美国学习画画,语言不通,没有钱也没有绿卡。她租住的伟同的房子条件也十分艰苦,并且一直欠着伟同这个房东的房租。在遭受身体和精神双重折磨的艰苦条件下,威威除了打工之外,其余时间都是饿着肚子流着汗水在房子里作画。威威对于梦想的执著,对于环境强大的适应能力都离不开美国梦的驱使。威威追求自身发展的实质是女性寻求自我价值、渴求精神上解放的一种表现。

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自己的一间屋》中坦率地表达了女人应该拥有的生活方式:“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自己的一间屋子。”在这里,“钱”和“屋子”象征了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西方较早提出了政治和经济的独立对于女性思想解放的重要性。威威在美国的奋斗是追求自身发展、自身政治和经济独立的过程,也是追求精神解放的过程。

2.大胆热情

中国传统的女性形象对待婚姻和爱情的态度往往是含蓄内敛的,而威威对伟同爱情的表达却有着西方女性主义中女性的大胆和热情。威威接受伟同和赛门假结婚的提议,一方面是为了解决自身的绿卡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成功俊朗并且善良的伟同符合自己白马王子的标准。对于中国传统的女性,婚姻是终身大事,冒险假结婚是拿终身的幸福做赌注,所以威威大胆地接受这个提议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化影响的结果。在假结婚后,威威虽知道伟同是同性恋,但仍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爱意,试图改变伟同的性取向,并赢得他的爱情。在中式婚宴当晚,朋友闹过洞房之后,威威主动提出了从身心上解放伟同。与中国传统含蓄矜持的女性形象不同,威威在爱情上具有西方女性主义所强调的大胆热情,敢于主动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3.独立自我

个人主义是美国价值观的核心。美国学者萨姆瓦定义广义的个人主义为个人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一切价值、权利和义务都来源于个人。它强调个人的能动性、独立、行动和利益。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包括自主动机、自主抉择、自力更生、尊重他人、个性自由、尊重隐私等层面。受西方文化影响,威威重视人格和经济上的独立,注重自我意识和自身的情感。当她意识到自己的努力依然改变不了伟同同性恋的事实后,经过一番内心痛苦的挣扎,她决定向高父高母说出事实,归还其给自己的财物,并拿掉与伟同的孩子。威威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经济也很拮据,但她并没有选择忽略婚姻的实质,依附于高家的任何一个人,而是更加注重自己的感情和自身的发展。她在人格、感情和经济上追求独立的女性形象也为她赢得了尊严。

二、中国文化影响下的女性形象

1.孝顺

中国孝文化强调“孝”与“顺”是一致的。孔子对孝的简洁解释是“无违”,儒家所提倡的“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服从长者的意志。生长在上海的威威在思想上具有中国传统女性孝顺的特点。从与伟同一起在机场接高父高母开始,威威就一直展现的是其温柔顺从的一面。她在接机时毫无怨言地为两位老人拿行李,在平日里照顾两位老人的生活,顺高父的心意称赞其书法作品,随高母的心意在喜宴上穿其曾经穿过的旗袍来满足其对自己年轻时代的回忆,陪伴高母买回台湾的礼物,婚礼的形式也是顺着两位老人的心意。在喜宴的当天,威威给上海的家人打电话,流出的泪水也饱含了对自己母亲的思念,这也她展示了她孝女的形象。当高父高母在婚礼上给威威交代拥有幸福婚姻的秘诀的时候,威威脸上原有的笑容消失了,并且禁不住热泪盈眶。威威情绪突然的变化,除了有被高父母感动的因素外,更多的是对自己假结婚事实的悲伤和对高家父母的愧疚。对于对长辈欺骗的悔恨,也是威威孝顺的一种反映。

2.人情

中国的人际关系是由“人情”维系的。林语堂先生认为,“面子、命运、人情”为统治中国的“三女神”,因此中国人人际关系处理的准则基本上都得循着人情走。威威虽然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追求独立,注重个人的情感,但最终人生的重大抉择却是由中国文化中的人情观决定的。威威在不想隐瞒事情真相的时候,将高母给自己的礼金和贵重礼物归还,高母拒绝接受的同时说:“金钱可以还的清,那我们的感情呢?”在高母的中国人情观念中,威威的欺骗是欠了高家一份人情,所以他们希望威威可以用为高家延续香火来还这份人情。威威最终决定留下孩子主要是由于对高家三人和赛门的感情。威威受中西两种文化的影响,当中国的集体主义的人情观念与西方的个人主义追求自身发展和人生幸福的观念发生冲突时,其最终展现了“人情味”的一面。威威在中国文化中传统人情观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左右下,最终决定牺牲自己本身想要的生活,生下高家的孩子。威威的宽容使中西文化差异所产生的一系列闹剧和矛盾得以了解决。

电影的结尾因为威威选择留下孩子而有了大团圆的结局。赛门和伟同的同性恋关系得到了父母的默认,高父高母传承高家香火的心愿也得以实现。但高家三人和赛门都得偿所愿的同时,威威在自身事业、爱情、婚姻上却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中国传统的人情观使其最终没能得到女性身心的自由和解放。如果同性恋的解放和中西文化冲突的解决是透过压制女性来实现的,这种解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而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也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李安从男性视角把高父刻画成了听得懂英文,能够接纳同性恋,在中西方文化观念冲突时懂得变通的开明父亲的形象。但这样高大的男性形象的心结——高家能够延续香火,却是需要威威通过牺牲自我来打开。长久以来,基督教对西方文化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影响颇深,而父权文化思想在中西方文化的表现上也显露无疑。《喜宴》中威威的女性形象是李安心中中西文化交融中应该产生的理想女性形象。威威最终的抉择显示出李安虽受到中西两种文化的共同影响,但两种文化中相同的父权文化对其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威威的女性形象显示出李安在父权中心的主导下对女性的一种压抑,使女性处于缄默和失语状态,但从女性的决定影响所有人的幸福来看,这也显示出女性的重要性。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弗吉尼亚·伍尔夫.自己的一间屋[M].胡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美]塞姆瓦.跨文化传通[M].陈南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4]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孝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苏喜娥.当代传统孝文化的缺失原因浅析[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

[6]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台北:德华出版社,1980.

[7]徐平,王军.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的西方女性形象解读[J].红河学院学报,2011,(3).

猜你喜欢

高家李安人情
永远不要透支人情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青梅竹马
赴七里张家塆村采风有感
老高家黄酒:非遗传承 北派典范
不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不近人情是近人情
锦旗献给国土人
不要透支人情
人情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