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服务型教学研究
2013-08-15曹生华
曹生华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服务型”学习是一种兴起于美国的新型学习理念。这种学习理念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具有一种强烈的反思性和对于社区需求的满足。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如今已经被很多地区的教育机构用来改革自己的教学体系。我国英语教学领域也将这种服务型学习理念引入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来,从而使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契机。
进入21世纪以来,为适应高速的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战略将服务社会的理念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传统的高校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理论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已经极剧变化了的社会需要。为了使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加具有社会实践感,可以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正常接轨,服务型教学理念的引入就成了适时之举。
那么,目前的教学实际有哪些缺陷需要教学理念的改革,怎么把这种服务型教学理念融入高校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当中,根据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于服务型教学理论的学习研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服务型学习理念在中国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内涵
中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缺少实践服务性一直都是一个我们无法彻底地摆脱的教育劣势。在语言的学习中,最重视的就是学习者的参与和体验,在英语中有一句俗语“I hear,I forgot;I see,I remembered;I do,I undersdood”,这句话用来形容让学生参与到语言情境中的必要性是非常贴切的。语言学习和其他的科学理论专业学习的最大不同就是要求体现出学习者的个性特征,要求学习者在正常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发现语言的规律和语法系统特点,敢于尝试,努力融合进相同的“语言群体”之中,要学好一门外语,学习者要给自己营造一种超越现有语言水平的实践环境。
如今,世界随着全球贸易的开展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在我们的生活中以及工作中需要和各种语言群体进行交流,而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在多语境交际中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这种适应语言、文化以及多元交际需要的语言使用能力已经成为了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参考标准。
结合中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我们所提倡的这种服务型教学理念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同时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有利于语言输入的健康环境,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可以最大程度上服务于社会,这就是服务型教学方法的最终目标。
要实行这种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做全方位的转变,需要将自己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以及语言中所包含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因素都涵盖在这样的服务型理念之下。在中国高校中从事英语专业教学的大部分为本国教师。虽然这样的师资结构不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纯正的英语学习环境,但是因为教师可以从文化背景中熟悉学习者的自身状况,因此可以合理地安排学习的计划,可以更好地将服务性学习的理念和具体的教育体制进行融合。
二、服务型英语学习的实践改革
在英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虽然根据缺少语言环境这个缺点制订了很多的参与项目以图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的语言参与兴趣,在课堂上或者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讨论。但是这种语言实践有点“按图索骥”的意味,只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而有目的地进行的活动安排。很多学校的英语专业对于活动的主题和内容都缺少认真的研究和调查。在课堂上对语言的教授也只是停留在了课本上,不能紧密结合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的英语语言实际。所以,虽然我们的学生在学校中也参与了各种各样的英语学习活动,但是走到社会上依然发现自己的语言就是书本记载的“古英语”,缺少交际适应性,还要从头学起。为了改变这样的学习状况,我们需要对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良。
1.在英语教学中展开“用声音叙事”的教学策略
用声音叙事就是将用的意图贯彻到语言学习的过程之中,而且要将学习的主要活动场地扩展到课堂之外,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语言储备。比如,我们在《专业实践》这门课程的设计上,将学生的视野引到课堂之外,通过与本地的外籍企业以及外籍员工的交谈,或者是和外籍学生的交流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以及他们在本地区的生活现状。所谓的声音叙事就是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关注自己的声音和对方声音所传达出的感情以及意义。这种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从课本中解放出来,用自己的身心去体会英语的实用魅力,通过双方声音的互动完成语言环境的塑造。
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不给学生硬性地规定生硬的交谈内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学生进行实践时,总是给学生规定好实践的主要内容,给学生准备的时间,这样的学习方法对于实际的语言环境适应上缺少灵活性,学生只能按照自己准备的话题进行交谈。
实践这种“声音叙事”的学习策略就是让学生根据叙事过程的进展适时调整自己的交谈策略,增加交谈过程中的变动和学生在遇到交际问题时的应变能力,实现语言环境的最佳效果,形成双方的有效对话。
“用声音叙事”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的指导工作放在交际执行之后进行实施。而不是以往事先安排好一切的“管家式”指导模式。希望学生通过这种学习能够将自己的语言知识切实应用到实际交谈之中,并且达到“Beyondthevoices”的效果,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语言积累提高的基础上使自己在文化精神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养成一种英语的思维模式,体会英语母语人群在交流中的感情倾向,让语言学习彻底地“活”起来。
2.用生活补充课堂英语教学的不足
高校英语专业的学习不是简单地为了让学生可以看得懂英语,同时还是为了让学生在中文和英文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因此,每一个英语专业的学习者都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进行对话的文化使者,我们在学习中要贯彻的最终目的就是“懂”对方的语言。这种懂的含义不是可以看到英语字面的含义,更加重要的是要读懂字里行间的隐含价值。在英语中“between the line”就是要学习者发现字面背后隐藏的信息。
在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我们通常就是在英语报刊杂志上寻找一些重要的新闻报道让学生进行翻译,或者选择一些翻译书籍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虽然在表面上都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翻译技巧,但是一旦他们进入具体的工作情境之中,面对更加复杂的英语文件,在翻译上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一个阻碍就是学生不能“读懂”文件中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
为了让学生可以尽早地体会复杂的翻译环境,我们在翻译课程上和当地的一些外国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帮助他们翻译一些商业文件,或者让学生接触一些最新的电影作品,让学生亲身体验英语文化独特的表达方式,理解最新发展起来的英语语言状况。
三、服务型学习方式的优势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对于这种学习方法的认同度非常高。在实践中表现出的热情也非常的高涨。在这种服务型的教学思想中,虽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提升学生语言应用水平都是其中的题中之意。但是和这些已经经过实践的教学方法相比,这种依靠“声音叙事”的服务型教学方法还是存在着自己独特优势的。
进行这种服务型教学实践,我们的学生表现出了更强的创新性和自主性。通常我们提倡的自主学习模式,往往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对于语言情景的制造没有过分的关注。服务型的学习模式是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语言环境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将这种积极性升级成为学生进行语言创造性使用的动力。让学生从变幻莫测的交谈气氛中体会到语言使用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学会在谈话中掌握主动,调动起谈话者的交谈兴趣,得到更多自己需要的信息。
与学校组织的英语语言活动相比,服务型学习方法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环境更加的真实、生动。以往的活动学校通常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英语辩论会的形式进行组织的。这种活动模式学生面对的都是和自己一样的“黄头发黑眼睛”,有不少学生在活动后反应这种辩论会感觉很奇怪,还不如直接用中文对话,反正大家都是中国人。
而服务型的学习方式,我们是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种直接和英语国家的人或者事物直接“面对面”的环境,这就给学生一种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会到一种交际实用性和服务性。面对面的交流体验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真实的交流声音和面部表情体会语言在运用过程中的一些语调变化对意义的反作用。在英语中,声调的变化直接影响意义的产生。直接的交流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体验这种语言变化的特有魅力,并且给自己的语言使用营造一种反思的效果,联想自己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不恰当之处,然后进行改进和提升。
这种学习方法在学习中的展开,还可以有效提升学习者的服务意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定期给学生安排一些实践性工作,这些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让学生切身体会自己所学习语言在中外双方交流中的“服务类性质”,让学生理解语言学习的实质是服务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形成一种健康的服务价值观念,并且在具体工作中掌握合作的意识,让自己与合作者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从对方身上学习到优秀的品质弥补自己发展中的不足。
因此,可以说这种服务型学习模式的引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意识,帮助他们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建构有效的语言环境,创新性地进行英语语言的使用。
综上所述,我们在高校英语专业中所提倡的这种服务性教学,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学生的实践理念,了解市场对于英语人才的要求。在多元交流中让学生学会“使用”语言,使教学从课本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可以说,我们所提倡的这种服务型教学理念不仅是要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更加重要的是让教学走入市场,了解自己与实际应用的差距,根据市场反馈的不足逐步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需要的英语翻译人才。
[1]袁建萍.服务学习在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2]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服务性学习的基本模式[J].复旦教育论坛,2005,(2).
[3]何刚.话语、社交、文化——文化驱动的社会语用视角[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3).
[4]全建强.英语课堂教学的真实性[J].国外外语教学,2006,(1).
[5]小威廉·多尔,唐娜·杜伊特,张光陆.复杂性思维:存在于关系之中[J].全球教育展望,2011,(5).
[6]肖绍明,扈中平.教育即言语行动——杜威语言意义理论及其教育意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