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二年级德育状况研究及对策

2013-08-15牛炜焱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德育心理

牛炜焱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8)

大学生德育工作是以高校学生德育问题为研究本体,通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旨在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这个过程中,思想作为一种常态变量,在受到周边环境、时间更迭等因素的影响下,在不同的阶段又呈现出有所区别的特点。因此,做好大学生德育工作,必须具体了解不同时期的典型问题,从而能更深入准确地把握高校德育工作的规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有效的对策。

二年级大学生一方面在第一年不断调整完善学习、生活的模式,基本完成了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过渡,建立起了新的思想模式。但由于主客观条件所限,固有矛盾不可能完全解决,直至带入二年级继续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理、行为状态。另一方面,二年级的学习内容、社会实践、人际关系在强度和复杂性方面都有别于过去,客观上给这一时期的学生施加了更多的压力和要求。学生在应对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自身主动的努力,必然会产生新的矛盾。而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者的认识程度、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都比较薄弱,错失了巩固提高大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要契机,也为一些问题发生留下了隐患。

一、二年级大学生的德育问题

与入学伊始相比,二年级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些是基于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呈现出积极和成熟的内容。但同时期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具体来说,二年级大学生道德问题主要体现在:

1.主体意识的异化逐渐明显

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和传统相比,新时期的大学生受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影响,主体意识已经有了显著增强,但在理解和释化过程中,对于主体意识的内涵、本质的理解出现了认识上的偏颇和行为上的异化。一种理解是以自我为中心,个人至上,注重个人感受,把他人、学校、社会放在从属地位,在相关的利益问题上考虑自身较多,将自身的发展障碍纠结于学校社会的供给等客观条件。另一种是把本质上内在的体现创造力和能动性的主体行为实现为外在表现的与众不同,通过奇装异服、非主流的语言、生活方式等日常行为彰显个人的存在和价值。而这种心理和行为动机往往会和学校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发生矛盾,导致学生和学校管理部门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他们不满足于体制的束缚,迟到旷课比之一年级有过之而无不及,自律和自理的能力出现明显下降;成绩的好坏也不再成为重要的目标选择;学校的安排已不能满足个体生活内容的需要,谈恋爱、泡网吧成为丰富生活的主要途径。这些狭隘的主体意识表现,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负能量。

2.道德选择的冲突更加激烈

在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的中学时代,学生的道德观、道德理想更多来源于主流教育,这种言辞凿凿的口耳相传,规范统一的道德标准,并没有太多地受到社会现实的挑战,或者说应试分数的目标也使大多数的学生无暇印证其内在的合理与否。进入高校后,大学的学习生活较之过去而言,接触社会的条件和机会大大增多,如果说一年级学生还在理顺中学与大学差别的适应期,二年级的学生在当今“富媒体”时代,可以更方便地借助网络、通讯等新媒介了解社会、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实现途径,以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物、事件、言论为载体,呈现出不同的选项,折合成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种多元化的现实和意识使得这一时期大学生在道德构建过程中和主流思想观念发生矛盾甚至冲突都成为可能。由此带来大学生道德底线不断下降、知行脱节渐行渐远、目标选择庸俗短浅等现象成为学校乃至社会关注忧虑的问题。

3.心理问题的表现更加复杂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成果累累,但很多都是把大学生作为整体来进行研究的。有些研究者也提到要按照大学生在不同年级的心理特点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但也仅仅是泛泛而谈,并没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用惯性思维理解,如果对一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已经做了系统分析,制定了辅导方案、进行教育引导、建构了心理档案,那么到二年级时,理所应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好得多。可人的心理活动和状态并不是静态的,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新旧问题都有可能随时爆发显现。通过调研分析,二年级的心理问题有几种表现:一是大学生刚入学的不适应,一般会随时间变化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来到二年级后,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人格因素、长期积累的心理问题以及成长性问题开始凸显,学生经过一年的努力,自己在群体竞争中的地位与角色、人际支持状况、学习投入产出率等比一年级时更影响自我认知,一旦没有达到预期的满足度,易出现抑郁和消极应对的情绪。二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同辈之间、师生之间、异性之间,随着交往程度的不断加深,个人习性的建立,势必会在这几种关系中产生种种的不适应,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面对情感的困惑。三是在一年级时期仍没有很好得到解决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形成累加效应,演化成严重的心理疾病。二年级在大学生涯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在做好新生适应教育的同时,也应重视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二年级大学生德育问题的原因探析

1.社会原因

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当下社会的转型变革背景,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借助高度发达的传媒路径,大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除主流思想宣传以外的各种信息。同时,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变化发展的成长时期,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认识社会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敏感、易冲动的特点,使得他们的思想行为极易受到舆论的左右。滞后的引导和多元化的解释也使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很容易陷入迷茫,他们的行为价值取向更多地指向自我,更加追求实用的行为观,行为策略的选择更加趋利,行为活动的范围更加主观,行为的个人化倾向越发明显,行为的不确定性随之增强。

2.学校原因

其一,思政工作的持续性不够。在教育工作者的潜意识中,一年的“训练”应该让学生们从内到外都已经步入正轨,井井有条。这种意识自然会使思政工作在二年级产生懈怠和松懈。但如前文所述,学生的思想状态、行为习惯比之一年级会有着更加突出的矛盾,对心理疏导、行为引导的需求丝毫没有降低。思政工作的连续性、可持续性的缺失,成为教育工作不到位的主要表现之一。其二,管理方式科学性不够。大学生德育工作往往知易行难,实践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教育对象重共性缺个性、教育考评重课堂轻生活、教育方法重说教轻实践,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也没有真正树立学生教育主体的理念,没有真正转变为指导服务学生的职能,自然难以有充分尊重学生权利和人格的人性化管理。

3.个体原因

其一,学习倦怠是诱因之一。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是学生在校表现的主要衡量标准,它的好坏对学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比初期的大学学习,二年级的学习任务加重、学习难度增加,学校开设课程的不合理,教师授课水平参差不齐,不少学生会因学习的不适应产生挫败感和倦怠情绪,一些同学就此而放弃一些科目的学习,甚至对学习丧失兴趣和信心。这部分学生失去成绩的依托,为维系自身的存在感,得到集体的认可,只有假借他物,如通过谈恋爱、吃喝玩乐等途径得到精神和感情的慰藉、寄托乃至解脱,发展到极致,甚至离校出走,逃避现实。其二,对同辈环境的认识有了变化。社会活动日渐增多,自我生活也逐渐占据了更多以往知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与一年级的新学生相比,二年级大学生已经摆脱了一年级大学生在交友时的新鲜感和不确定性,开始固定自己的朋友圈。开始时的新鲜感也逐渐变得理性。通过筛选,由于个性差异以及自己对交友的不同目的等原因,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自觉不自觉地有了差别。其三,自我意识增强。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思维能力逐渐提高,独立性、自信心、自尊心逐步增强,渴望摆脱家庭和学校的约束。但又涉世不深,社会实践经历缺乏,很容易被一些貌似新颖的西方道德观、价值观所吸引和打动,同时还会轻率地对前辈的道德传统做出否定性的评价。

三、加强和改进二年级德育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1.创新理念,明确二年级的管理目标和手段

宏观上,我国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走向了大众化的道路,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和模式也必然有新的发展,原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变化。微观上,不同阶段、不同环境的学生差异明显,在高校中明确分年级、分阶段、分层次的德育目标体系,是提高德育效果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针对二年级的特点,德育工作的旧有理念必须创新。道德目标和规则的制定不是让学生被动无条件地服从,而是能够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指导,最终自我决定目标实现的程度。因此,德育理念创新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充分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尊重大学生基本权利,从消极应对的滞后教育转向主动指引的指向性教育。在进行共同规范的过程中,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积极探索个性化的教育探索,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二是树立积极应对的德育理念。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剧烈变化,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和数量之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德育工作者要担负起德育的信息选择和解释的责任,主动迎接各种思潮的挑战,引导和培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问题和现象,帮助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识别能力和选择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和主流价值观、道德观保持一致。

2.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提升学习的主动性

这里的课程,既包括德育教育的主体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也包括各学科内的专业理论技能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想信念,而对专业学习的好坏,又对学生的生活状态有着极大的反作用力。二年级大学生思维活跃,务实不盲从,远离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或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课程内容,很难使他们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在这些课程学习中的积极性,对内容设定而言,要加强和社会实际的联系,学以致用,强调课程内容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有用性和改造性。对教学方法而言,可以做积极大胆的尝试。如生活化的学习,在生活中验证理论的正确性,这也符合人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规律要求。通过请一些资深的老师和比较有影响力的师哥师姐,给进入大二的学生介绍学习方法的校园活动或有步骤的校外实习培训。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往往能起到单纯的语言说教所起不到的作用,也是促进大学生提高学习动力和自信的重要方法。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体验、感悟、理解所教所学内容。

3.主动辅导和自我调节相结合,改善二年级学生心理状况

针对二年级的心理结构和显现问题,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德育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干部应该共同关心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早发现、早分析、早干预。首先,在辅导对象上既要面向全体又要考虑个别差异。特别是对少数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严重的大学生,在整体教育的基础上,要给予及时、认真、耐心、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其次要重视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根本的作用”。大学生心理干预效果的好坏和主体接受能力密切关联。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尽是辅导人员单向的说教行为,更需要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有专题的心理健康能力训练活动,促进被辅导者心理接受能力的增长。这种能力包括运用自我调控改变自身生理和心理状态,解决自身在认知、情意、人格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也包括能够接受团队成员间的互动活动;还包括通过教师引导,大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意识地缓解心理压力的能力。

[1]周爱平.高校不同年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J].黑河学刊,2009,(4).

[2]王继军,刘丹.大学生行为规范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5).

[3]苗军芙,郑海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1).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德育心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