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状况调查及对策建议

2013-08-15郝占辉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信息

郝占辉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16)

在《中国青年报》网站上开展了一次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行为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大学生网络行为虽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但也存在着很多共同特点,而且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影响日益显得重大,大学生网络行为需要正确、科学地引导。的确如此,网络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和取向,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极其深刻,有的甚至直接“反射”到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行为。所以我们对大学生的网络动机和行为要高度关注、合理干预、正确引导,防止负面因素对他们的不良“干扰”,帮助他们养成科学的网络行为习惯。基于此,为进一步客观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网络行为状况,合理有效干预不良网络行为,站稳网络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课题组面向西安市辖区内8所高校(五所公办普通高校、三所民办高校)在校大学生(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采取问卷方式,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122份,回收率达93.5%。

一、大学生网络行为基本状况

1.时间充裕、功课很轻松是上网次数较多、频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大学生上网次数和频率的情况,调查问卷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你经常是在什么时间上网?”731个学生(占65.2%)选择“经常在周末”,223个学生(占19.9%)选择“经常在周一至周五期间的课后”,113个学生(占10.1%)选择“晚上就寝前”;“你每次上网大概需要多长时间?”653个学生(占58.2%)选择“五个小时及以上”,125个学生(占11.1%)选择“三至五个小时”,220个学生(占19.6%)选择“三个小时以下”;“你一周平均上几次网?”755个学生(占67.3%)选择“十次及以上”,339个学生(占30.2%)选择“五至十次”,13个学生(占1.2%)选择“五次以下”。

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次数较多、频率较高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平时功课不很紧张,与高中时相比轻松多了,所以通过上网来打磨时间,消遣娱乐。这种心态在大一新生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他们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离开父母的“监督”,一切都感觉很新鲜,当然也感觉较为迷茫,对自己的未来缺乏清晰定位和判断,无所适从。每天只上五六节功课,有时更少,所以他们感觉上大学不过如此,学学、玩玩、乐乐就是全部内容。另外,大学生普遍都对未知事物和重大新闻事件有较强的好奇感,老师、同学们又不能给他满意的答案,借助网络搜索查询,就成为他们探求事实真相的重要途径。

2.期望平等对话和无障碍交流是上网的主要心理特征

了解上网的心理特征,是认知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关键。调查问卷设计了以下问题:“你认为上网时很开心吗?”910个学生(占81.1%)选择“很开心”,88个学生(占7.8%)选择“较为开心”,几乎没有学生选择“不开心”;“你认为在网络世界里人人平等吗?”1001个学生(占89.2%)选择“平等”,78个学生(占6.9%)选择“不平等”,45个学生(占4.1%)选择“不知道”;“你认为在网络世界沟通有障碍吗” ?884个学生(占78.8%)选择“无障碍”,28个学生(占2.5%)选择“有点障碍”,11个学生(占0.9%)选择“有障碍”。

有这样的调查结果,是因为一些大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专业知识很吃力,平常又不愿意更多地去请教老师和其他同学,久而久之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些学生虽然在学习上是弱者,在生活中(包括网络的虚拟世界)却渴望得到平等对待,希望周围的人尊重他,认可他,愿意与他平等对话与交流。为了释放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于是就选择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一展身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尤其在玩网络游戏时,如果通过“血战的决斗”成为胜利者,“我的地盘我做主”,就可以“号令天下”,使“万民皆服”,特别有成就感,让他们感觉到很快乐和自豪。

3.学校提供的信息不能满足学习、升学、就业的需要是上网的重要原因

为了解大学生上网的活动内容,调查问卷设计了以下几个题目。“你上网主要做什么?”569个学生(占50.7%)选择“QQ聊天交友”,444个学生(占39.6%)选择“浏览时政要闻”,99个学生(占8.8%)选择“搜集学习资料”。我们还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同年级学生的归类分析,大四年级中有86.9%的学生选择“关注就业信息”,12.8%的学生选择“关注考研信息”,大一年级中有79.6%的学生选择“QQ聊天交友”,18.3%的学生选择“关注明星的新闻”。

透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校提供的信息不能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也是学生们求助于网络的重要原因之一。大三、大四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有关考研、就业方面的信息内容不够全面,更新速度慢,有些信息不十分准确,而网络上的信息更新速度快,全面而及时地展现在面前,感觉很方便。有些大一、大二的学生很关心时政要闻,希望多了解国际国内大事,以开阔眼界,但学校里面能提供的信息渠道十分有限,只有报刊栏那几张更新不及时的报纸,所以只能上网才能看到更丰富的时政消息。

调查结果还表明,很多大学生还是较喜欢参与学校活动的,但是学校有时组织的活动形式单一、枯燥乏味,没有吸引力,参与的热情逐渐消失了。参加没有意义的活动还不如自己上上网、聊聊天、打打游戏、看看电影。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学校有时组织的活动场地小、表现机会少、品位也低,所以不愿意参加。网络的舞台宽阔,内容丰富多彩,选择的项目多元,而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浏览个性化的网站,既开阔了视野又学到了知识,还满足了自己成功的欲望,何乐而不为呢?

二、启示与建议

通过对上述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大学生们上网动机以及在网络世界里的表现行为有符合其心理、身份特征的因素,也有渴望满足其自身发展需要的因素,更有我们学校管理者工作做得不到位的因素,是多重原因叠加的结果。启示在于,需要我们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细心观察思考,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1.开动脑筋:加强网络行为教育与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在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自控能力较差,自律意识不够强,有时候很难抵制网络上形形色色信息的诱惑,在思想和行为上极易误入歧途,不能自拔。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管理和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加大对学生的上课、就寝方面的管理力度,严禁出现学生上课期间去上网、通宵泡网吧夜不归宿的情况。加强对网络开放时段的控制,严格控制网络开放时间,使其与学生作息时间相吻合。学校还应该积极配合当地公安、工商、文化等政府部门对校园周边网吧经营行为查处监督,尤其应教育学生坚决禁止参加网络色情、赌博活动。

2.积极作为:拓宽相关信息公开渠道,满足大学生多样化需求

由于大学生从学校里往往得不到想要的信息和资讯,如就业、考研、资格考试、时政要闻、名人活动等方面的信息,他们只能求助于网络。而网络上的信息是海量的,学生们在搜索查询时,有时不知如何下手,也不知哪个信息是准确的,无所适从,既浪费时间又未必有大的收获。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积极作为,在广泛听取学生们诉求,采纳学生们合理意见,总结学生们所想所需的基础上,拓宽相关信息公开渠道,对重要的信息要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公布、更新,以满足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其实做到这些也不是很难,只要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强化相关职能处室的监督检查,各司其职,相互督促,我们的工作就会让学生们满意。

3.与时俱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样态和内涵,加快校园网络建设步伐

丰富而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塑造熏陶的教育功能。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感,并把它当成交友、娱乐、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途径,这从某种程度上表明校园文化生活的单调枯燥和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为此,有必要丰富校园文化样态和内涵,完善校园网络资源。在校园文化生活方面,要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给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自我价值。鼓励学生社团组织在校园网内建立相关网站,自主参与和自我管理,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参与互动交流中感到轻松、愉悦、幸福。

4.采取措施: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强化网络教育引导功能

网络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既要牢牢站稳又要开拓创新。高等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紧跟大众传媒载体的发展潮流,与时俱进,筹集资金,加大包括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特别是网络在内的新闻中心建设,发挥大众传媒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导向功能。建立多维沟通的交流平台,包括学校留言板、校园BBS、辅导员博客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个多元平台,释惑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积极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宣传心理健康与卫生知识,对大学生上网行为进行合理有效引导,及时化解他们的心理问题。最后还应加强网络道德和法纪教育,增强大学生辨别是非和抵御不良信息干扰的能力,自觉提升网络行为素养,引导他们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合格网民。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大学生信息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订阅信息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展会信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