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动漫人才培养

2013-08-1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动漫院校人才

薛 龙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目前,我国动漫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高等院校的学历教育模式,但是这种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与动漫产业用人的需求存在一定周期差距,或者说是与实际相脱节。对于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来说,三年制的学习时间是较短的,所以,如何紧紧围绕专业培养这个目标、重视能力的培养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围绕课程内容的优化为基础,注重与实际需要衔接的原则,合理和有机地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修正,并注重系统性与延续性的体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在某种程度上相脱节就是由于不能真正地做到将“实用性”和“操作性”为重点,这无形中浪费了培养人才的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

一、高职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探索

(一)以市场需求着眼点来优化课程设置

近些年,动漫产业在我国发展迅猛,其影响力和吸引力都空前壮大。动漫文化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从业人员必须适应市场需要,走工学结合的道路。因此,学校和教师们一方面要编写内容切实的教材,并根据需要进行删减、增添或是更新,全面整合和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把与动漫专业相关的课程做成一个链接群;另外一方面,还应当积极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模拟教学的教学方式,不能忽视课外实践的重要性,可以适当增加实训时间和实训内容。而教学模式还需要进行创新和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来设置,开发结合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实践体验的课程体系,并辅以专业辅助选修课程。

(二)以强化计算机技能应用为核心,加大实践在教学中的比重

文化市场和产业需求决定了高职院校培养综合应用型动漫人才的方向。高职动漫教育不应该只是一种重视学历为本的教育,必须注重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市场需求来看,动漫公司更需要具有强烈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以及能快速适应企业的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动漫产业是高新技术和实践性产业,无论在产业链条的哪一个方面去参加工作,都必须以掌握过硬的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为保障,并配合创新思维。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动漫专业人才方面,一定要更加突出实际操作动手与实战参与项目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为基础和着眼点进行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及教材及时进行调整,建立起以实践能力为中心和重点的专业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将其与国际、国内的影视动画设计大赛、发明大赛等设计项目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激发他们自己的创造能力和设计能力。同时对教师来说,这也是一种全方位考验教学水平的检测。

(三)以适应就业发展为方向,采用多方力量的合作方式

坚持以就业发展为方向,可以紧紧将企业和学校相结合,参考企业岗位要求,积极开展校企之间的合作,完成工学结合的实现,充分培养技能性和实用性的人才,并以此为基础,在产业和学习中共同培养专业的动漫人才。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就要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交流和衔接平台;安排学生多动手参与实践活动,可以是校内设计活动,也可以是校外企业实习工作。避免将实际制作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输入社会,这样就浪费了社会和学校资源,也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学校就要在平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搞好合作,这对双方都是有益处的。另一方面,动画制作单位缺乏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动漫专业毕业生,他们也愿意与学校合作来尽早储备人才资源。所以,校外培训和实习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动漫创作的机会和动力,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吸引人才的机会。

(四)重视动漫专业建设,以培养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当前,我国的动漫人才,尤其是具有原创动能力的专业动漫人才是十分稀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学校和社会都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如果不从这几方面综合改进,就会严重制约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此外,还要大力发展完整的动漫产业链,这也是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方向。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具有独特性、不可通约性等。因此,教师不但要承担各种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又要重视理论研究、开发新课程,更为重要的是进行实践探索和市场化衔接。同时,应当定期安排本校教师去动漫企业公司参与项目制作和活动,提高教师的实际技能,这样就可以缓解动漫专业师资紧缺的现实情况。我国动慢业的现状是,各高校的动漫专业正式设立时间都不是很长,还需要各项坚实的技能为基础。为此,各个高校要加快动漫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引进本学科带头人才等高层次人才,这样才能优化专业。此外,还可以通过先进企业来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产校互动,使动漫产业尽快发展。

(五)加大各角度和各方面的宣传力度

加大各角度和各方面的宣传力度,结合各种媒体的帮助,可以提高广大群众对于动漫产业的积极认识,尽快推动一个发展动漫产业的优良环境和氛围。要吸引国内外、省内外、市内外的各方力量和投机,形成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和积极局面。

(六)积极开发动漫衍生品,开拓多种相关产业的扩展

动漫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靠电视等多种媒体播出动画片及广告的赢利,而其他的相关衍生产品,如杂志、图书、VCD以及互联网的收入,也是收入的一种重要来源,并占有越来越多的比例。所以,如何积极开发动漫产业链中相关的衍生品和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就应该是今后的工作重点。而对于高校的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该增加相关的课程来对学生进行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渗透。各个高校就要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动漫产业基地,为学生、学校和企业服务,并根据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势,共同开发品牌衍生品并培养自己的品牌和口碑。

二、解决高职动漫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

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对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不少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动漫专业。但是,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和脱节。究其原因就是:

(1)尚未建立专业的动漫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在各个高职院校中,动漫专业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其他专业转道而来,缺乏系统和专业的知识积累,也不能准确把握对动漫现实状况和企业运作实践过程的理解。此外,目前教育部还没有统一编制的高职动漫教材,且各高校在教材的选用上也是各自为主。因此,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完整性和系统性方面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和制约。并且,动漫专业课程设置尚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这些都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比如,有些高校中所设置的动漫专业只是培养本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而忽视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动漫人才的综合素质不高,难以独立应对今后的工作需求。此外,有些高校动漫专业起步较晚,加之缺乏新的理念和方法以及自身办学的经验不足,这都造成了很难培养出具备高文化素养和符合知识能力的人才。所以,必须立足现在、着眼长远、精心谋划和大幅发展。

(2)课程设置还不完善。在现阶段的教学环节中,对于理论的重视远远大于对于操作环节的重视。其结果就是,理论知识讲得太多,产业发展严重脱离实际,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由于人才的培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的,所以很多学校拔苗助长而忽视了这一点。我们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还未做到科学配置课程,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衔接是不完整的。另一方面,动漫专业的教师在专业教学上应该是全面的,那种只能教一门课或者只是教会学生一门专业技能的教师显然不能满足现在发展的需要。因此,就要求专业教师多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以胜任与本技能相关的各类课程要求。这样就会使得学生的学习技能具有连续性,避免学生缺乏独立思维和创意的素质,但是这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和训练,并注重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就会避免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出现迫于就业压力等的无奈而转行。

(3)学校的教育体制与现实要求严重脱节。学校的教育体制与现实要求严重脱节表现就是:在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上,学校和社会接口方式等是有着很大差异和缺口的,而这种现象在短期内很难调整和及时改善。高职院校一般都普遍存着师生比例严重失衡的问题,其结果就是班级容量太大,专业教师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且每位老师承担的课程太多,这样势必会影响到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以此来重组构建与此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其核心就是重视学生的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的统一性和平衡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能力。一方面,作为高职院校,要从学科建设、课程设计改革、市场性、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努力和提升;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合理有序安排,并以实用性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动漫学习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信心,进行工学的充分结合。此外,平时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并从现实生活中酝酿创作灵感和活跃思维。高职动漫专业师资队伍要不断建设和发展,这就需要积极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并且在他们的带动下大力开发新型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合理课程体系。课程的安排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要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1]秦启华.山东省高职类动漫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J].出国与就业,2011,(17).

[2]张刚.动漫产业现状与职业院校动漫专业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0).

猜你喜欢

动漫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