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世宗“潜邸”旧臣对世宗、章宗二朝的影响——以世宗即位辽阳为中心

2013-08-15俞豁然肖忠纯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金史永中世宗

俞豁然,肖忠纯

(渤海大学 政治与历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潜邸”的“潜”字涵义源自于《易经》。 易乾:“潜龙勿用”。孔颖达正义:“潜者,隐伏之名。”[1]2据此可知,“潜邸”就是天子没有即位之前居住的地方。“潜邸”旧臣指的是天子在未即位前所拉拢为之打天下的一切人等。本文依据《金史》以及石刻史料来分析金世宗“潜邸”旧臣集结的背景与过程,着重探究他们对于世宗、章宗二朝造成的政治影响。

据《金史·世宗纪》记载:“贞元初,为西京留守,三年,改东京,进封赵王。正隆二年,例降封郑国公,进封卫国。三年,再任留守,徙封曹国。…海陵南伐,天下骚动。……八月,起复东京留守。”[2]121-122金世宗由于经常在外任职留守,所以“潜邸”的地点也随着任职地点而变化,这其中最关键的应该是两次任职的东京辽阳。世宗“潜邸”旧臣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亲族为主,包括李石、乌古论元忠、鲁元长公主、镐王永中、张仅言等人,李石是支持世宗上位的重臣,乌古论元忠、鲁元长公主等人则是世宗在亲族中培养的人才;另一类以海陵南伐时投奔到世宗帐下的军事将领和文臣为主,以完颜谋衍、完颜福寿、高忠建、独吉义、张玄素、汝弼等为代表。

一、“潜邸”旧臣帮助世宗顺利即位并回师中都

首先,世宗能够顺利登上皇帝宝座,“潜邸”旧臣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宗室亲族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首当其冲的就是世宗的舅舅李石。世宗到了辽阳之后,“以石主留务”[2]122,世宗能够迅速站稳脚跟,李石功不可没。海陵王在即位以后,对于宗室皇族极度不信任,派高存福在辽阳监视世宗,“副留守高存福,其女在海陵后宫,海陵使存福伺起居。适以造兵器余材造甲数十,存福宣言,留守何为造甲,密使人以白海陵,遂与推官李彦隆托为击球,谋不利”[2]122。等到海陵王南伐时,密令高存福谋害金世宗,“上闻之,益惧。及闻存福图己,事且有迹,李石劝上早图之”[2]122,李石这个时候的冷静与睿智使得金世宗早早定下相对应的谋略。“于是,以议备贼事,召官属会清安寺,彦隆先到,存福累召始来,并于座上执之。”[2]122一直到世宗周围的隐患被顺利消除。其次较为突出的有乌古论元忠等人。“乌古论元忠,本名讹里也,其先上京独拔古人。父讹论,尚太祖女毕国公主。元忠幼秀异,世宗在潜邸以长女妻之,后封鲁国大长公主。正隆末,从海陵南伐。世宗即位辽阳,时太保昂为海陵左领军大都督,遣元忠朝于行在,遂授定远大将军,擢符宝郎。谕之曰:‘朕初即位,亲密无如汝者,侍从宿卫,宜戒不虞。’”[3]2623张行简撰《乌古论元忠墓志铭》也说:“公生十年,仪冠颖异。世宗皇帝在潜邸择婿,乃以长女妻公,抚育于邸中者六年,始听外居。”[4]205乌古论元忠是世宗在潜邸就看好的人才,并且把长公主许配给他,表达了对他的期许。并且在即位辽阳的时候,让其护卫左右,也体现了世宗对这个女婿的高度信任。乌古论元忠的妻子鲁国大长公主也是一个优秀的管理人才。周昂撰《鲁国大长公主墓志铭》说:“公主,世宗皇元女,明德皇后之出也。长于潜邸,柔顺明淑,动合礼法,世宗爱而异之。其在济南,明德厌世,主始年十四,世宗以家事付之,朝夕恪谨,奉视膳服,训抚弟妹,翼然如老。成人稍长,适开府公,益能冲抑自持,不失妇道。”[4]218从文中信息可以得知,世宗在鲁国大长公主很小的时候就“以家事付之”,打理家务,侍奉亲长,教育弟妹,展现了优秀的后勤管理才能。除了宗室亲族以外,有一个人很特殊,就是世宗的伴读张仅言,“仅言幼名元奴。宗望攻下平山,仅言在襁褓间,里人刘承宣得之,养于家。其邻韩夫人甚爱之。年数岁,因随韩夫人得见贞懿皇后。留之籓邸,稍长,侍世宗读书,遂使仅言主家事,绳检部曲,一府惮之。世宗留守东京,海陵用兵江、淮,将士往往亡归,诣东京,愿推戴世宗为天子。仅言劝进,世宗即位,除内藏库副使,权发遣宫藉监事。”[5]2845张仅言本是金朝叛将张觉之子,这种身份本不应该陪侍世宗读书,可是最后能够达到“主家事,绳检部曲,一府惮之”这样的高度,既可能有世宗顾念一起长大的情分与仅言具有的才能,同时也表明了世宗用人的恢弘大度。

海陵南伐时投奔的人才主要以军事将领为主,这些人都拥兵来投,世宗军事力量大为增强,使得登上皇位有了绝对的保障。完颜谋衍、完颜福寿、高忠建是这些人中的代表。《金史·世宗纪》记载:“十月辛丑,南征万户完颜福寿、高忠建、卢万家奴等自山东率所领兵二万,完颜谋衍自常安率兵五千皆来附。谋衍即以臣礼上谒。乙巳,诸军入城,共击杀存福等。”[2]123这里有一个细节颇值得玩味,高存福在完颜谋衍等人投奔之前已经被世宗控制,但是“诸军入城,共击杀存福等”却是在投奔之后,这说明对于一开始投奔的臣下,世宗也是有防备之心,一起击杀海陵的心腹才让这些投奔之人没有了反复之心,也彻底被世宗所信任,在世宗即皇帝位后,更是委以重任,“丙午,庆云见,官属诸军劝进,固让良久,于是亲告天太祖庙,还御宣政殿,即皇帝位。以完颜谋衍为右副元帅,高忠建元帅左监军,完颜福寿右监军,卢万家奴显德军节度使”。[2]123完颜谋衍担任婆速路总管讨伐契丹人,后来一直在世宗军中担任右副元帅等要职,但是《金史》并无其传。完颜福寿在将领中具有大将风度,他的军队抵达辽口时,世宗派徒单思忠、府吏张谋鲁瓦等去试探,“福寿等向南指海陵而言曰:‘此人失道,不能保天下。国公乃太祖皇帝亲孙,我辈欲推戴为主,以此来耳。’”[6]1916表明了自己敏锐的政治抉择。而后在军中,具有谦让团结的态度,“初,谋衍之至也,大会诸军,以福寿之军居左,高忠建军居右。忠建曰:‘何以我军为右军?’谋衍曰:‘树置在我,尔曷敢言!’福寿曰:‘始建大事,左右军高下何足争也。’遂让忠建为左军。世宗闻而贤之。”[6]1916正是在完颜福寿等人支持下,世宗才能够迅速汇聚兵力,回师中都。投奔世宗的文臣以独吉义、张玄素、汝弼等为代表。“独吉义,本名鹘鲁补,曷速馆人也。徙居辽阳之阿米吉山。祖回海,父秘剌。改国二年,曷速馆来附,秘剌领户三百,遂为谋克。……是时,海陵伐宋,诸军往往逃归,而世宗在东京得众心。都统白彦敬自北京使人阴结义,欲与共图世宗。顷之,世宗即位,义即日来归,具陈所以与彦敬密谋者。世宗嘉其不欺,以为参知政事。”[6]1917独吉义本来受到海陵王的重用,“天会十五年,擢右监门卫大将军,除宁化州刺史。察廉,迁迭剌部族节度使、复州防御使,改卓鲁部族节度使、河南路统军都监,为武胜军节度使”[6]1917,并且曾经与都统白彦敬密谋除掉世宗。独吉义归顺世宗后,将合谋之事详细道出,世宗仍旧提拔他。另一个文臣张汝弼投奔世宗有种投机的策略,“汝弼,字仲佐,父玄征,彰信军节度使,玄素之兄也。汝弼初以父廕补官。正隆二年,中进士第,调沈州乐郊县主簿。玄征妻高氏与世宗母贞懿皇后有属,世宗纳玄征女为次室,是为元妃。张氏生赵王允中。世宗即位于辽阳,汝弼与叔玄素俱往归之,擢应奉翰林文字。”[7]1869汝弼后来一直任官到章宗一朝,是金代外戚中的权臣之一。

对于世宗回师中都的整个过程,对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史书着墨不多,但可以从记载中看到潜邸旧臣在这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世宗对于即位后的走向一开始也是犹豫不决的。群臣对于去上京多持肯定意见,而李石认为“正隆远在江、淮,寇盗蜂起,万姓引领东向,宜因此时直赴中都,据腹心以号令天下,万世之业也。惟陛下无牵于众惑。”[2]122世宗询问独吉义的建议,“上谓义曰:‘正隆率诸道兵伐宋,若反斾北指,则计将安出?’义曰:‘正隆多行无道,杀其嫡母,阻兵虐众,必将自毙。陛下太祖之孙,即位此其时也。’上曰:‘卿何以知之?’义曰:‘陛下此举若太早,则正隆未渡淮,太迟则窝斡必太炽。今正隆已渡淮,窝斡未至太盛,将士在南,家属皆在此,惟早幸中都为便。’上嘉纳之。”[6]1917-1918世宗正是在李石、独吉义等人的建议下才奔赴中都。世宗在回到中都的途中,经济上面临着一定的艰难,“己卯,诏调民间马充军用,事毕还主,死者给价”[2]123、“凡宫殿张设毋得增置,无役一夫以扰百姓”[2]124。或许是在潜邸旧臣的建议下,在回中都的途中,世宗对自己的过世的父母上尊号,并封儿子实鲁刺等为王,之后,“戊子,辞谒太祖庙及贞懿皇后围陵。己丑,如中都。”[2]124就这样,在以潜邸旧臣为主的大臣拥护下,世宗回到了中都。

二、潜邸旧臣对世宗统治初期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世宗即位之初,时局极不稳定,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稳固的统治集团并镇压西北契丹人民大起义。世宗的潜邸旧臣在这两点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金史》记载乌古论元忠:“大定二年,加驸马都尉,除近侍局使,迁殿前左卫将军。从世宗猎,上欲射虎,元忠谏止之。”[3]2624对于世宗的突发豪情,乌古论元忠及时制止,保证了世宗的安全,也使得国家保持稳定。“明年,升都点检。十五年,北边淮献,命元忠往受之,及还,诏谕曰:‘朕每遇卿直宿,其寝必安。今夏幸景明宫,卿去久,朕甚思之。’”[3]2624一句“遇卿直宿,其寝必安”道尽了世宗对于乌古论元忠的特殊信任。还有两件事体现了乌古论元忠在世宗朝初期做出的贡献。一个为“会大兴府守臣阙,遂以元忠知府事。有僧犯法,吏甫得置狱,皇姑梁国大长公主属使释之,元忠不听,主奏其事,世宗召谓曰:‘卿不徇情,甚可嘉也,治京如此,朕复何忧。’”[3]2624对于皇姑梁国大长公主插手官府办案,元忠不予理会,依法处置,得到了世宗的嘉许。另一件事是“世宗欲甓上京城,元忠曰:‘此邦遭正隆军兴,百姓凋弊,陛下休养二十余年,尚未完复。况土性疏恶,甓之恐难经久,风雨摧坏,岁岁缮完,民将益因矣。’”[3]2624世宗想要建造上京城,这无疑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不利于世宗统治的稳定,元忠的建议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元忠的妻子鲁国大长公主同样也为世宗的统治稳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鲁国大长公主墓志铭》说:“大定初,始封豫国长公主。世宗以主识虑沉远可用决疑,凡宫中之事皆咨焉,多所裨益。”[4]218-219另外,“仅言能心计,世宗倚任之,凡宫室营造、府库出纳、行幸顿舍皆委之。世宗尝曰:‘一经仅言,无不惬朕意者。’”[5]2845以乌古论元忠夫妇为代表的宗族势力这个时期大都不徇私情,在本职上兢兢业业,对维护世宗大定初年的政局稳定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

金世宗即位后最大的威胁是北方声势浩大的契丹人民起义,他派去的镇压军队屡战屡败。这个时候,世宗将平定起义寄托在政变功臣完颜谋衍等人身上。在平定的前期,这些人是当之无愧的主力,但是令世宗没有想到的是,谋衍等人恃宠而骄,使得战局落入非常被动的局面,“右副元帅完颜谋衍既败之于雾松河,乃拥众,贪卤掠,不追讨,而纵其子斜哥暴横军中,士卒不用命。贼得水草善地,官军踵其遗余,水草乏,马益弱,贼轶出山西,久无功。”[8]1937而后契丹起义军将大部队转移到了优良的牧地,休养生息,迅速恢复了士气,转战山西,日趋逼近中都,世宗的新政权面临被推翻的危险。世宗当机立断,“戊戌,遣元帅左监军高忠建会北征将帅讨契丹。己亥,以临海军节度使纥石烈志宁为元帅右监军。右副元帅完颜谋衍、元帅右监军完颜福寿坐逗遛,召还京师,皆罢之。”[2]127这场战争后期是由世宗旧臣与到中都的“新臣”合力而取得胜利的。值得一提的是,世宗潜邸旧臣在世宗即位之初就已经显露了以功臣自居的心态。大定二年,对奚人的平定也对世宗的早期统治起到了稳定的作用,平定的主力也是世宗的潜邸旧臣。“八月乙丑朔,奚抹白谋克徐列等降。左监军高忠建破奚于栲栳山,及招降旁近奚六营”[2]128,“壬申,万户温迪罕阿鲁带与奚战于古北口,败焉,诏同判大宗正事完颜谋衍等御之”[2]128、“九月甲午朔,完颜谋衍擒奚猛安合住”[2]129。完颜谋衍与高忠建都是助世宗登上皇位的功臣。

三、潜邸旧臣对世宗、章宗二朝的消极影响

潜邸旧臣是世宗能够登基皇位的首要功臣,但是他们很快以此为自傲的资本,懈怠傲慢,对于世宗一朝的统治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持续到了章宗一朝,其中主要以李石与永中为代表。例如李石,从世宗在辽阳担任留守一直到回到中都,出谋划策,是当之无愧的功臣,但是当政局稍微稳定之后,就为自己谋私利。大定三年,“户部尚书梁銶上言:‘大定以前,官吏士卒俸粟支帖真伪相杂,请一切停罢。’”[6]1912在支贴被停用后,李石买旧贴,下仓支粟,仓司不敢违背,将新粟给了李石。世宗知道后,李石被罢为御史大夫。还有一件事更为明显,当平章政事完颜守道奏事的时候,李石的神情非常不愉快,丝毫没有顾忌世宗。世宗对李石说:“守道所奏,既非私事,卿当共议可否。在上位者所见有不可,顺而从之,在下位者所见虽当,则遽不从乎?岂可以与己相违而蓄怒哉。如此则下位者谁敢复言?”[6]1913-1914世宗直接表达了对舅舅李石的不满,后来李石以辞不应对致仕。世宗的旧臣里,世宗的儿子镐王永中在世宗、章宗二朝都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是当时最有权势的宗族成员。镐王永中,本名实鲁剌,又名万僧。《金史·世宗纪》记载:“癸卯,上退朝,谓侍臣曰:‘朕自在潜邸及践阼以至于今,于亲属旧知未尝欺心有徇。近御史台奏,枢密使永中尝致书河南统军使完颜仲,托以卖马。朕知而不问。朕之欺心,此一事耳,夙夜思之,其如有疾。’”[2]162永中是世宗非常重视的儿子,但是世宗对于处置他的违法犯纪却没有什么有效办法,“于亲属旧知未尝欺心有徇”,似乎也是有一些水分的,“朕之欺心,此一事耳,夙夜思之,其如有疾”,只是空想,不能解决问题。世宗对于永中的纵容使得永中愈发骄纵不堪,“二十一年,改判大宗正事。永中不悦,显宗劝之曰:‘宗正之职,自亲及疏,自近及远,此亲贤之任也。且皇子之贵,岂以官职闲剧为计邪?’永中乃喜”。[9]1898到了章宗一朝,章宗一开始对于宗室抱以信任的态度。明昌二年,孝懿皇后去世,宗室按例都应该到场,吴王永成、隋王永升晚到,而永中更是说有寒疾而没有来,最后导致的结果是“礼遇虽在,而嫌忌自此始矣”[9]1899。明昌四年,郑王永蹈因谋逆罪被诛。而后,“故尚书右丞张汝弼,永中母舅也。汝弼妻高陀斡自大定间画永中母像,奉之甚谨,挟左道为永中求福,希觊非望。明昌五年,高陀斡坐诅祝诛。上疑事在永中,未有以发也。”[9]1899张汝弼也是世宗的旧臣,永中母即为元妃,而后章宗猜忌永中,利用家奴德哥首永中尝与侍妾瑞雪言“我得天下,子为大王,以尔为妃”[9]1899这件事,将永中处死。永中被处死之后,皇帝对宗室的戒备达到了空前的状态,《金史》称之为“疏忌宗室而传授非人”[10]286,章宗杀害、禁锢永蹈、永中及其子孙的事件是继完颜亮大肆屠杀宗室之后金朝宗室的第二大厄运,致使宗室衰微,失去了“宗子维城”之道。

总之,世宗的潜邸旧臣在世宗、章宗二朝发挥着巨大的政治影响,世宗能成为一代雄主,在潜邸时期就可见一斑。金世宗在潜邸聚拢了一批为己所用的人才,他重视宗族优秀人才的培养,同时也着力挖掘女真族与汉族的俊逸之士,在担任东京留守后期,重视并逐渐重用带兵来投的军事将领和文官,这些人才使得他顺利即位并回师中都。世宗统治初期,在稳固政权和平定叛乱方面,潜邸旧臣也发挥了自己的骨干作用。但是潜邸旧臣很快就骄纵跋扈,世宗对于非宗族的旧臣,如完颜谋衍、完颜福寿,杀伐果断,处理起来不留情面,可是对于以镐王永中、李石为代表的宗族与外戚,却犹豫不决,没有从实质上遏制这些旧臣的歪风邪气,如永中,到了章宗一朝,嚣张放肆,引起了章宗的猜忌,最终导致了永中案的发生。

[1]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元]脱脱,等.金史·世宗纪:卷 6[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元]脱脱,等.金史·列传五十八世戚:卷 120[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王新英.金代石刻辑校[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5][元]脱脱,等.金史﹒列传七十一叛臣:卷 133[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元]脱脱,等.金史·列传二十四:卷 86[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元]脱脱,等.金史·列传二十一:卷 83[M].北京:中华书局,1975.

[8][元]脱脱,等.金史·列传二十五:卷 87[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元]脱脱,等.金史·列传二十三世宗诸子:卷 85[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0][元]脱脱,等.金史·章宗本纪:卷 12[M].北京:中华书局,1975.

猜你喜欢

金史永中世宗
英文摘要
近二十年来金史方向硕士学位论文选题量化研究——以近二十年来中国知网相关数据为核心
夏秋用桑蚕品种“永中×丰白”通过河南省蚕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1世纪以来的《金史》研究综述
《金史·结什角传》笺证
《陷辽记》中辽世宗祭奠对象考辨
论金世宗的纳谏与用人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取得新进展
周世宗挨板子
评论员:国产软件崛起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