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
2013-08-15陈冬花
陈冬花
(武夷学院,福建 南平 354300)
浅谈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
陈冬花
(武夷学院,福建 南平 354300)
随着施工项目的不断增加,施工安全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施工安全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安全、可靠的施工管理,不仅可以为建筑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还可以保证国家的公共财产不受损失。论文就目前建筑施工项目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提出有益的建议。
建筑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当前,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繁荣与发展,安全形势一直都是我们主要关注的焦点,建筑领域伤亡事故多有发生,安全问题非常严峻。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些建筑施工单位责任意识不强、资金投入不足、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所造成的。由于建筑施工安全关系到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因此对待施工安全不可忽视和侥幸对待。但解决问题不能治标不治本,应在源头上抓起,把握重点,防患于未然,并采取针对性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施工作业人员人身安全,保证施工项目建设正常进行。因此,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障国民经济和谐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
(1)建筑产品多样化
当前建筑市场的建筑产品名目繁多,结构、材料、工艺不同,所以建筑产品的功能也不尽相同。建筑产品多样化的特性对于应用到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来说,施工人员、施工环境、施工技术等方面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产品适合不同的施工条件,我们要将这些因素全方位地考虑进去,并将建筑安全管理的则重点能够随着施工要求的变化而变化,以此来加强安全管理,由于这方面的影响,所以造成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实施起来比较复杂的情况。
(2)建筑环境变化大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特殊性,使得其无论是工作场地还是工作内容都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施工地点的改变而不断变化。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施工特点,随着施工场地的改变,施工过程中包括挖基坑、浇筑混凝土、结构的安装以及建筑垃圾的处理等等每道工序都面临着重新适应环境的问题,极易造成施工人员由于无法及时适应周边环境的变化而留下安全隐患。
(3)不安全因素复杂多变
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由于建筑施工具备高耗能、高强度的特点,施工现场不仅噪音特别厉害,而且为了赶工期还需要施工人员经常在晚上继续施工。如果夜间照明达不到要求,极易引起事故的发生,再加上施工人员大部分时间是在露天下进行高温或者严寒的作业,这些不利的因素都会造成一些列的安全隐患。
(4)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独特的特点,其施工过程不是由一个单位从头到尾包揽整个过程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变,建筑施工也更显得专业化和市场化,一些特殊的施工方式如总包、分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咨询、项目管理等便应运而生了,这种新的经营模式使得施工过程的分工更加细致,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由于这种新的生产方式需要一个不断实践磨合的过程,部分建筑企业一时难以适应这种新方式的变化,进而造成一系列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影响施工安全因素产生的原因分析
(1)施工人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不足
施工企业安全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企业领导层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安全工作机构,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又不舍得投入资金,致使安全检查不及时,容易使安全隐患得不到有效的改正;另一方面是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农民工占到了绝大部分,这些人大多来自经济落后的欠发达地区,本身就缺乏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也很缺乏,再加上没有经过正规的教育与培训,因而造成一系列的安全事故。
(2)施工方盲目赶工期造成一系列的安全事故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项目施工期限都有一定的严格标准,与工程质量息息相关的。然而目前建筑市场中,就有一些单位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随意压缩本来就很紧张的工期,强制工人加班加点地工作,对于安全资金则是能少出就少出。工人长期高强度地工作,再加上安全设施不足,施工现场难以达到安全规范标准的要求,发生事故也就在所难免了。
(3)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体系
安全生产体系的建立对于加强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是施工单位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大一部分施工单位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体系来。在整个的施工过程中,安全检查做不到位,没有建立相应的考核奖罚制度,安全责任制落实不足等等现象层出不穷,这就使得安全生产责任制在企业的各个环节难以得到有效实现,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安全生产工作也就无法得到开展,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4)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不规范
施工现场是最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场所,对其进行安全管理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就目前而言,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有些施工单位的现场安全措施制定得并不够严密,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脚手架随意乱搭,基坑和模板工程管理不到位,塔吊不设专用电箱,塔吊基础无防护栏杆,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吊钩无防脱绳卡等等问题比比皆是,这对于安全生产来说都是极大的隐患。
三、加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措施
(1)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
加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必须从根本上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这是我们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工程项目要想顺利得到实施,作为施工单位的管理者来说就必须将安全生产放到一切工作的前面,以党和国家的安全方针、政策为指导,明确施工安全生产职责,牢固树立全体员工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思想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上下一心全力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地进行。
(2)对于保障安全生产要舍得投入资金
资金的投入是做好项目施工安全的物质保证,施工单位不能只是一味地最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即便是在工程资金紧缺的情况之下,也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地去筹措资金投入到安全设施、安全技术设备以及职工的生活设施当中来。如对施工现场的主要通道的路面进行硬化,合理布置建筑材料,为施工人员配备基本的防护用品等等,这些都丝毫马虎不得。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同时,确保施工项目能安全、有序地进行。
(3)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安全检查是以自我检查为主,施工单位在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以后,要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对措施的合理性、应用性以及现实性进行认真的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地组织相关人员予以落实并进行整改,同时还应做好整改后的复查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通过不断地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顺利实施。
(4)有效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意识提高了,管理制度健全了,我们还应做好施工阶段的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工作,因为一旦落实工作出现漏洞,就极易引发事故,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首先在进行砌墙砖作业前,我们应该仔细检查是否有裂纹、水侵、冻以及变形等易引发坍塌的现象存在。其次是对于在搭设的脚手架的作业,施工人员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带安全帽并在身上栓绳。要随时注意起重机械与索具的钢丝绳表面的磨损情况,对于不符合操作要求的要及时进行更换等。
除此之外,对于从事吊装工程的作业人员,要按时进行身体检查;在施工时,佩戴必需的防护用品;起吊构件时,构件上严禁有人,起重设备下严禁有人,也不允许在下面放置任何东西。
[1]王勇胜.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若干问题浅析[J].建筑安全,2008,(1).
[2]魏国喜.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控制[J].民营科技,2009,(3).
[3]吴家保.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0,(5).
[4]王伟芬,吴代安.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现状及管理措施[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8).
[5]成军.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一些措施[J].科技传播,2011,(15).
[6]吴耀坤.浅析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4).
[7]周相友.浅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9).
TU
A
1673-0046(2013)11-01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