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品质与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3-08-15冯淑瑞
冯淑瑞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阳泉 045200)
一、教师心理品质与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内心的冲突和不安。教师不仅要对家长、社会负责,更要为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负责,因此教师的心理品质更易出现问题。教师的心理品质与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师生关系的形成。心理健康的教师往往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师生之间能形成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民主友好的气氛。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营造出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而且能促进学生心理、生理、行为全面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同时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能从懒散变得勤奋,从自卑变得自信,从懦弱走向自主,从悲观走向快乐。而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不能正确地理解,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导致学生心理失衡,造成诸如说谎、自私、缺乏礼貌等等一系列问题。
其次,教师的角色行为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师生交往互动过程处于主导的位置。因此,教师在认知学生行为时一定要反省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确,并且能不断调整自己对学生的行为,使师生互动成为一个积极的过程。贝克斯特曾指出,学生对于教师的体谅行为会自觉表现出体谅的态度;如果教师的心理行为有鲜明特色,那么学生就会更加富有创造性;教师的无精打采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呆滞。教师对自身行为状态的意识和调整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非常关键的。
最后,教师的心理品质与行为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教师每天都仿佛站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上百双单纯而敏感、善于窥视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时时盯着你。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受到这样的监督,也没有任何人能对孩子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可见,教师的良好的心理品质能影响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教师稳定的情绪能给学生带来安全感,教师意志坚定,学生同样也会对学习持之以恒,教师认知敏锐,学生同样善于观察。综上所述,教师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对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心理健康,而教师不良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也会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教师不良心理品质与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师不良心理品质与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偏差影响学生对学校和学习的态度。不可否认,目前我国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家长和社会大都根据升学情况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教师会尽力追求升学率的提高。这既是学校要求,也是证明自我价值的最佳途径。于是形成了学生们苦不堪言的题海局面,还有些学校想方设法地为学生补课,可以说学生的负担和压力非常大。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会经常被教师严厉批评,甚至会遭到处分和讽刺等,这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十分不利,久而久之,他们开始厌学和逃学直至辍学。另外,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每逢大型考试,都会有多次考前摸底排名,虽然考前练兵在情理之中,但无形中加据了成绩较差学生的自卑感,使他们感到非常焦虑和惶恐,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对成绩较弱些的学生而言几乎不会在考试中越战越勇,而是一次次经受挫败的打击,加上教师大都偏袒尖子生,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学校失去信心,对教师也失去了信心。
其次,教师的不适当行为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健康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特点有不同偏爱:有的学生看重教学能力,有的学生看重老师对学生的热爱之情,也有的学生喜欢认真负责的老师。除此之外,教师的性格也是学生喜欢教师的原因之一。学生可在教师的优良品质感染下接收正能量,激发他们的学习斗志,全面协调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而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师品行包括诸如不负责任,脾气古怪,不讲理打骂学生,惩罚学生过严等等。尽管很多老师的出发点是恨铁不成钢,但行为粗蛮无疑让学生非常反感。另外,教师没有以一视同仁的眼光对待每位学生,成绩能力与家庭背景都有可能成为无形的分类导向。这诱发了部分学生的“自卑感”或者“优越感”,且都是不利于成长的。教师的这些不良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极其有害的。教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漠不关心、亲近感不够,使学生感到压抑、紧张和孤独。而任意忽视学生意愿,对学生强加干涉,并剥夺反抗权力,就会让学生的思想长久束缚于牢笼,个性被扼杀,遇事逃避,缺乏主见,对社会生活难以适应。与此相反,对学生不负责任,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放纵学生,同样会导致学生纪律性差、克制能力差、个人修养低下等不良影响。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及时进行正确引导和鼓励,反而批评指责,导致学生自卑并退缩。另外,不注意学生的细微进步,反而对他们的过失过于苛刻,使学生自信心丧失
最后,教师不恰当的管理方式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教师对学生不当的管理方式是师生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民主型的管理方式最受学生欢迎也对学生成长最有利。在民主的教学管理下,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很高。学生希望教师胸怀宽广、耐心好、要求严,但体谅学生,鼓励、关心、支持、沟通,理解中有启蒙,包容中有劝导,充分考虑学生心理,采用更加民主的教学管理。但现状是很多教师并没有与学生建立尊重、民主、平等、理解的关系,学生被压抑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教师保持良好心理品质的几点建议
1.科学用脑。身心健康是一切成功的根本条件,应注重保持心理健康,避免过分单调,学会科学使用大脑,积极调解日常心理活动,确保大脑机能正常。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方式,使大脑得以高效运转,激发处于抑制状态的脑细胞,使它们兴奋起来,从而提高活动效率。
2.正确看待并调节“紧张”情绪。在教师的工作生活中,会频繁碰到“紧张”事件,这导致他们缺乏安全感并产生焦虑心理,形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为心理疾病埋下了隐患。人们总是期望教师能够“淡泊名利,尽职尽责,严格认真,刻苦耐劳,勤奋治学”,对每个学生都能带来积极正能量。但并非每位教师都能完全做到,教师不能在各项活动中表现随意,必须随时都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以免丧失威信。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而言,身心都在快速发展,他们想法很多,还不够成熟,对教师的言行比较敏感,这可能随时给教师不经意间带来“紧张感”,即所谓的“突发事件”。所以,对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紧张”事件每位教师都应有所准备,增强适应“紧张”的能力,切勿让“紧张”损害自己的心理健康。
3.乐观外向。教师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结构中的成员。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参加各项有意义活动,与领导、同事、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友好关系,与亲人、朋友和睦相处,建立和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会让人精神振奋、积极乐观。处理好了人际关系,才能更好地应对处境的变迁,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
4.保持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即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来自身体的各种微弱变异与不适,都易造成人们的情绪波动。所以,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必须注意身体健康的保持。
[1]边保旗,樊富珉.中学教师的压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1).
[2]高明书.教师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贺淑曼.心理健康与人才发展[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4]李俊霞.中小学教师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基础教育研究,2003 ,(4).
[5]徐学俊,魏礼飞.论教师心理健康与调适[J].教育科学研究,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