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2013-08-15周风祥
周风祥
(伊犁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新疆 伊宁 8 3 500 0)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恶化趋势引发许多疾病在民众中产生,体力劳动减少脑力劳动的增多使得人们在办公室中度过大部分时间,而孩子教育的早龄化和就业竞争的激烈化导致孩子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抵抗力减弱的老龄化人口增多导致医院就诊紧张,以及其他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人们对身体保健和户外活动关注增多,而与人们生活就近的社区体育就恰好迎合和满足了广大民众的愿望和需求,并向着多元化服务方向发展。
一、社区体育和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理论概述
1.城市社区体育的概念和特征
城市社区体育指以划分明显的连片城市建筑群为基础而形成的以共同文化维系力为支撑的生活活动区域。在区域附近开辟一定面积的陆地空间以供安装体育器材和体育设施,目的是满足区域成员的活动和健身需求,并增进居民之间的情感联络。
社区体育本质上属于大众体育,不以个人或某类群体的兴趣转移而设置,也不以年龄、性别、民族和经济收入等为标准而设置,而是以社区居民整体的利益出发,尽可能地提供能够锻炼身体不同部位或是有助身体健康的器材和设施为主要兴建目的。
社区体育特征为:第一,主要以一定的大小共同生活区域为范围。第二,以社区体育组织为依托,适应社会不同需求而兴建体育设施和兴办体育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艺术,满足不同层次的民众心理需求。第三,主要以满足区域成员的体育需求为目标,使社区居民获得归宿感。第四,带有深刻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公益性质。第五,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居民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健身、娱乐和文化活动。
2.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和框架
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是指随着社会变迁和社会进步所引发的社区居民产生带有一定时代色彩的体育倾向,社区组织者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收集信息,进而设置符合民众需求的多层次、多种类的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体育服务的有机整体架构。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并不是一步到位的,也不是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而是在政府引导下,随着社区服务和社区体育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重在提供体育市场和体育商业性服务场所力所不及的服务。
任何一个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框架包括内容:城市社区体育组织体系、城市社区体育保障体系、城市社区人才服务体系、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网络体系、城市社区体育信息服务体系。
二、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意义
第一,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是强健国人体魄的措施。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建设土地趋于紧张,经济收入水平还不高,这一系列因素导致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在私有空间锻炼身体的愿望暂时不能满足。因此,只有凭借社区组织的力量,在社区周边场所设置公用体育设施和器材来满足社区居民健身和活动的需求。
第二,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是丰富文化艺术生活和提高国民精神素质的手段。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民教育水平不是很高,而城镇化的推进是建立在乡村人口转移的基础之上,因此,虽然民众物质方面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精神文化建设却相对落后,也没有高雅的欣赏水平,只有通过举办一系列有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方能够有效培养社区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创建社区和谐的生活环境。
第三,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是体育生活化和体育社会化的举措。随着城市建设小区化的推进,小区生活化的必需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在满足物质层面的基础上,居民转向文艺娱乐活动的追求,渐渐社区体育也就生活化和社会化了。
三、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和完善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环节与重点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逼近,使得民众保健意识增强,工业化推进加剧了环境污染恶化进而引发疾病几率的增多,信息传输网络的普遍使用激发了服务业岗位增多,而纯粹体力的工作逐渐趋向减少,以及其他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我国居民对身体保健和体育锻炼的需求与日俱增,构建城市社区多元化服务体系就成为社区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在本着政府支持和社会兴办结合的原则下,要抓好三个环节和四个重点。
三个环节:首先是建设好社区民众用于健身的设施和场地,让社区居民做到闲暇时间有去处锻炼身体,特别是考虑到老年群体强身健体的巨大需要,做到基本的体育锻炼设施到位;其次是社区体育组织要不断地完善,每个社区至少应该配备一定数量的体育专业的工作人员,条件许可的社区可以设置体质监测系统;最后是社区组织要定期举办居民体育活动,对于近年兴起的舞蹈热要提供便利条件和所需音响。
四个重点:一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身体有些疾病的社区居民;二是社区体育工作人员要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积极分子为重点;三是社区组织根据本区的情况安排不同的健身娱乐活动为重点,努力做到适宜性、针对性和兴趣性;四是社区组织设置体育设施尽量不要闲置,以不宜受到破坏的体育设施为重点。
(二)构建和完善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措施
1.加强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
一是加强各级领导,强化服务意识。社区组织相当于我国城市街道办和居委会功能,因此,社区组织作为基层单位,要服从上级机关的领导,对有关体育指示和各类体育文件要坚决领会精神,真正落到实处不走形式主义,坚持不懈贯彻下去而不搞一阵风,特别是把社区体育工作列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纳入创建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之中。在各方面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把成熟的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引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这样,社区服务意识就能持久地进行下去,不至于因人、因事或其他变动而改变,使良好运行的社区体育服务得以贯彻。二是对现有城市社区不合理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当前城市社区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或政治倾向,这就容易导致城市社区陷入多头管理或都不管理的局面。因此,有必要对城市社区的职责进行明确和功能合理定位,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管理。三是建立街道体育协会、居委会体育活动指导中心、居民活动点的三级网络。四是社区与学校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由于学校是专业人才聚集地,有着强大的人才储蓄库,而社区正好欠缺专业人才,两者有效结合就能使社区体育事业兴旺发达。
2.合理规划和适度建设城市社区体育设施
一是重视和加强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工作。在城镇化步伐加快的今天,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赚取更多利润,千方百计地挤占体育活动用地和绿化用地,使得社区体育很难开展,因此,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开发商的管理,对无社区体育留置用地的开发商严惩不贷。另外,在闲置空地和楼群间布置体育设施,开辟社区体育公园和健身广场。二是为了延长社区体育设施的使用寿命,社区组织制定管理法规细则,加强社区体育设施的保护。三是在对旧城区的改造中,可以因陋就简地建设社区体育设施,没必要华而不实地搞形象工程。四是在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社区体育设施的综合服务功能。五是社区体育设施要注重大众化和普通化,既要达到实现健身效果,又要照顾其他功能需求的满足,毕竟社区的土地是有限的,不能单纯为了体育而设置,也不能为了实现综合功能而置体育流于形式。其中,社区体育设施的设置要兼顾各个年龄层次参与活动。六是注意为残疾人提供一些体育活动设施。七是社区体育设施的设置在考虑功能的同时,要注意体育活动的安全性,没有安全的设施都是不能安装的。
3.保证城市社区体育经费到位
一是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各级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建设情况把社区经费列入财政,其中社区体育经费必须筹集到位,提高社区体育建设水平。二是近年来体育博彩业的发展,使得政府经费转由市场筹资,减缓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三是培育体育产业壮大,利用广告等商业运作方式,获取社会各种渠道经费投入。四是立足社区,着眼本地企业资助,加强体育硬件设施建设。
4.培育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专业工作人员
由于我国多数民众接受教育年限不多和对体育教育的不够重视,使得我国许多社区不同程度地缺乏体育方面的专业人才,而体育讲究一定的科学性和技能性,并且涉及运动生理、运动保健、运动心理学等知识储备,体育设施的使用和维护等知识技能,总而言之,体育练习和体育活动需要有专业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必须建立社区体育人才网络途径,积极培育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任职资格的社区体育指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建立社区与学校体育资源的人才共享;大力发掘高校志愿者的潜力。
5.丰富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内容
服务内容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服务内容普通化和生活化。不能只是针对特定人群需求,而应该举办适合社区全体居民的活动,使得人人都能参与,当然要特别照顾和向弱势群体加以倾斜。二是服务内容不要单一化。社区组织应该追求社区体育项目的多样化和丰富化。三是服务内容要求具有本地特色。四是服务内容力求小型化。在社区体育空间较小和设施有限的情况下,以及居民时间统一不了的条件下,社区体育适宜搞小型体育活动。
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有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才能使得社区体育集健身、娱乐和文化活动于一体持续进行下去。
[1]赵晓瑜.呼和浩特市城市社区体育多元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10-30.
[2]杨英.构建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5-30.
[3]孙建.新世纪南京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6: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