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2013-08-15李正华

泰山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特色

李正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一研究室,北京 100009)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成为新时期最鲜明的时代特点,带来了中国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改革开放近35年,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充满生机活力,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推进,而最根本的成就是开辟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一、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一个超过十亿人口的大国,持续30多年以年均接近10%的速度高速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也增强了国家综合国力。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2位,外汇储备高居世界首位,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51.9万亿元,财政收入11.7万亿元,年末外汇储备33116亿美元,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全世界大约500种工业产品中,220多种产品产量的“世界第一”属于中国。中国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社会和谐稳定,充满生机和活力,是改革开放以来显著的变化和进步。邓小平在1987年5月曾说过:“中国真正活跃起来,真正集中力量做人民所希望做的事情,还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把中国的活跃,看作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变化和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总规模显著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科技事业成果丰硕,文化建设成绩斐然。全社会创业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国。2012年末,2566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1%。社会管理不断改进,社会保持稳定。

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摆脱了大多数人连温饱也难以维持的贫穷状况,告别了物品凭票供应的“票证”年代和短缺经济,人民生活快速改善,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居民收入、贫困人口、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三大主要指标。居民收入的迅速增长,可以由下述具体数字得到证明,据统计: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增长到2012年的245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元增长到7917元。居民财产普遍增加,2011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1978年的210.6亿元增加到34.4万亿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大幅增加,分别达到32.9平米和31.7平米。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2012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208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145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9309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5989万辆,其中私人轿车5308万辆。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3903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1896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103.2部/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5.64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5.30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

反映居民家庭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迅速下降。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7.5%下降到2012年的36.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到 39.3%。

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1978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5亿人,约占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到2010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已经快速减少到2688万人,占全部人口13.41亿的2%,占农村居民2.8%。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按照新标准,年末农村扶贫对象为12238万人。2012年,按照农村扶贫标准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989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339万人。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为,近25年来,在全人类取得的贫困事业成就中,三分之二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这些数字,加上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社会保障事业的长足发展和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客观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改革开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成就,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最壮丽、最华彩的篇章。

二、改革开放,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综合国力日益增强。1990年中国的综合国力居世界第10位,2012年起升至第5位。中国已经由贫穷落后的旧中国转变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明显提高。科学技术事业突飞猛进,一些科技成果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军事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军队目前已发展为包括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和其他技术兵种在内的诸军兵种的合成部队,使现代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大大增强。中国可以独立生产各种新型常规武器和各种科技武器,是世界少数核大国之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资源的部分改善及经济活动能力、对外经济活动能力、社会发展程度和军事能力的提高。

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主要表现为政治影响力、文化吸引力和经济作用力。一个国家的政治影响力取决于该国的政治制度、社会模式以及对外部世界的吸引力。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中国成功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连接在一起,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中国重视对国际政治的长期发展发挥影响力,对重大国际问题作出自己的理论回答,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中国对国内外突发事件的反应与处理能力得到加强;中国军事力量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在增强。中国对世界文化影响力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正确地对待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努力弘扬中华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宽容的、开放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积极吸收其先进的有益的文化成果,同时,努力弘扬以儒学为基础的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今天,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影响力、吸引力在提升。中国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人民币的货币力量,以及在资本、技术、商品、劳务与人员的交流方面,在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打开了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天地,也大大增强了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能力。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作用力不断加强。

中国成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作为核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中的武器出口和核不扩散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对大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起到有效的制约作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始终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正义斗争,支持发展中国家振兴民族经济的努力,推动南南合作的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推动矛盾和冲突的合理解决;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广泛合作的友好关系,中国关于国际事务的一系列主张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中国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既创造了一个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型的国际环境,又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改革开放,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党的领导也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和改善。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党帮助人民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人民群众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是党依靠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实现的,是党在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根据所处的客观环境及所面临的直接任务的变化,适时完善领导体制,改进领导方式,增强执政能力取得的。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恢复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经受住了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党内民主不断扩大,党内生活准则和制度不断健全,党内法规更加完善。党的各级组织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朝气蓬勃,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党的群众基础得到扩大。党的作风建设成效显著,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党内生活的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深入进行,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明显提高。

四、改革开放的根本成就,是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拨乱反正、解放思想为先导,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吹响这场改革的进军号。农村改革由局部地区迅速推向全国,继之城市改革启动,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逐步打开。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也全面展开。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各项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促进了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步,实现了中国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转变,从崇尚“个人崇拜”到弘扬民主法制的转变,等等。在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转变中,最大转变就是中国人民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改变了僵化的社会主义观念,成功开创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的核心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党根据国情、世情、党情的客观要求,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这个理论体系已经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经受了检验并将根据实践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继续指导新的伟大实践。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党将改革开放中实行的经实践检验过的正确的方针政策提升为各项制度,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党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所有制结构进行改革,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紧密相联系的,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态有根本的不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满活力,符合中国国情。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体制改革向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当代中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同时,它也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五、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努力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第一,充分肯定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自信而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有目共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既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充分展示、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是深入研究、科学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的重要内容,对于准确把握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发展特点、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对于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对改革开放事业的自信心、自豪感,形成更为广泛全面的改革开放共识,更加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都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肯定改革开放的成就,并不是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更不是否定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但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通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很低,2011年只有7476美元,排在世界121个国家和地区中的第94位,“实现富民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改革开放中遇到的矛盾与问题,正是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动力。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既要看到成就,不妄自菲薄,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差距和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与考验,不盲目自满。只有这样,才能自信而坚定地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第二,准确把握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充分激发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之所以目的与效果是如此统一;之所以当一些国家的“改革”导致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解体和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丢失,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却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在国内政治风波、经济风险以及严重自然灾害面前经受住考验,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是依据“新的伟大革命”同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来进行的,是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处理好“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党通过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对时代主题、人民愿望的准确把握之后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选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过去成就的取得,靠的是改革、发展,今后要缩小存在的差距,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必须靠改革、靠发展。在改革开放中,只有既借鉴人类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又不盲目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用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凝聚社会共识,才能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第三,肯定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必须充分认识历史的继承关系。

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宝贵经验之间,既有历史递进性,更有内在统一性。正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创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基础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在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继承关系和阶段性特点,准确把握中国的发展是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有利于科学地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从而把改革开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特色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弘扬劳模精神 感悟伟大成就 凝聚奋进力量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系列解读之五
特色种植促增收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