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与区域性高校大学文化特色建设
2013-08-15刘波
刘 波
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借助所创造的大学文化才能实现,区域性高校在实施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这一特定目标的培养过程中,必然贯穿并渗透区域性高校大学文化特色。因此,探索区域性高校大学文化特色建设对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价值,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
一、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概述
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学校办学定位,也即学校类型定位、层次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不同层次的大学类型承担着不同的人才培养使命。本文所说的区域性高校,特指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进程中新建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区域性高校依据教育部的要求,同时结合区域社会对应用人才的需求和自身发展实际,所确定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特征:
首先,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类型既不同于专业硕士教育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又区别于高职高专所培养的一般职业技能型人才。所谓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具体可从四个要点来理解:是相对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是区别于学术型 (理论型)人才而言的人才;是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具有综合性的多功能复合人才
其次,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指向,是以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市场需求、区域和行业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培养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在具备一般应用人才的共性的同时,还应具有如下6个显著特征:
(1)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型人才因其不同的层次和水平,所具备的实践能力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讲,应用型人才可分为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工程型人才主要依靠所学专业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将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产品开发、生产现场管理、经营决策等活动,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技能型人才则主要承担生产实践任务,依靠熟练的操作技能来具体完成产品的制作,把决策、设计、方案等变成现实,转化为不同形态的产品。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主要定位于技术型和工程技术型,能在宽厚的多学科知识交融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运用于实践并能显示出较强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2)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所谓适应,是行为主体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对所在社会的客观环境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了解、顺应、充分利用和改造的一种社会活动。〔1〕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前提。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适应能力体现在能够立足于为自身的未来成长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既熟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能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既能适应现在,又能适应未来,具备特定职业岗位的胜任技能和适应能力,能够独立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
(3)具有鲜明的“复合”特征。所谓“复合”,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复合型人才特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 (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这种复合既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复合,也包括多个专业之间的复合;既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复合,也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复合;既包括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复合,也包括知识复合和能力复合。换言之,这一“复合”特征,在知识上体现为基础宽厚、知识面广及知识的交融与综合应用,在能力上体现出多学科综合能力、多类型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
(4)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是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质和创新实践等要素,是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品德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综合发展和深化的基础上实现的质的飞跃。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创新素质是指能够通过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融合实现对原有知识、能力的超越,即,不仅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而且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能力以及相应的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创新不仅是技术的再创造,更是思想理念的新提升、创新潜能的新增强。
(5)具有鲜明的个性素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个性是指个体具有稳定健全的心理品质特征。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有个性的个人”的发展。 “有个性的个人”的发展应该具有鲜明的个性素质。这种鲜明的个性素质包括自主性、独立性、坚韧不拔、创新求异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特征,是一个人智商、情商和意志品质的综合体现。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一个价值诉求,就是以个性化培养为核心,充分促进大学生个性化成长,促使大学生发挥天性,彰显个性,激发潜能,成为有特长、有特色的创新应用人才。
(6)具有较高的社会化水平。大学生社会化是大学生为适应社会需求,在与社会的互动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获得相应发展的过程。其内容包括完善自我意识、明确生活目标和人生目的、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等,其总体目标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高素质”要求是在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环境下对大学生个体社会化水平的高度概括,其内涵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会做人,二是能做事。表现在素质结构上,即,既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又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包括个人的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较强的社会沟通能力以及身体条件等,具体可体现为具有“三心” (即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好奇心、持续的进取心)和“四能”(即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谐能力),实现从“学习人”向“社会人”的转型,并为立志成才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内涵可以概括为,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较宽广的知识面,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发展潜力、“专”与“博”兼备的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人才。在此,“应用”是核心要素,“复合”是鲜明特征,“高素质”是总体要求。
二、区域性高校大学文化特色建设在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中的时代价值
所谓大学文化特色,是一所大学中大学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体系中所呈现出来的独特个性。这种“独特个性”是为一所大学所特有。〔2〕作为区域性高校核心特色的大学文化特色,不仅是大学文化建设水平和自身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内在机制和环境条件。
从文化视角看,任何文化创造都是价值创造,都是为了创造出能满足自身需要的理想价值客体,这一理想价值客体构成了文化群体的价值指向,它作为一种“规律”决定着整个实践过程,起着定向的作用。〔3〕赵沁平指出,大学文化对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可以有改善、发展和塑造人的作用。〔4〕这表明大学文化就是实现“文化育人”的功能。区域性高校肩负着为区域社会培养应用人才的重任,决定了所创造的大学文化特色具有如下特征并对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具有独特价值:
第一,区域性高校大学文化特色的应用性特征有助于增强人才的实践能力。伴随大学改革发展的深入,我国出现了学术型、教学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多种类型的大学。潘懋元教授把我国高校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研究型的综合性的,这一大类大体上是现在我们的重点综合大学,第二大类是应用型的专业性的,培养各行各业各种专业的应用性的高级专门人才,包括一般的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第三类是职业性的技术技能型的。”〔5〕认为应用型本科有四个特征:一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二是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三是以教学为主,四是以面向地方为主。〔6〕作为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的区域性高校,在大学文化特色建设中,应用性是一个显著特征。其人才,培养的实践价值就是,大学文化一定要紧扣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始终以能力提升为主线,以实践应用为方向,始终贴近应用型专业建设、贴近应用型人才成长、贴近区域社会发展,始终服务于应用型知识获得、应用型技术创新、应用型价值创造,从而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内涵丰富的文化氛围和实践平台。
第二,区域性高校大学文化特色的区域性特征有助于增强人才的适应能力。能否适应时代和区域社会的发展需求,是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的重要标准。因此,树立区域性人才培养理念,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和造就服务于区域社会发展的适应人才是区域性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区域性高校大学文化特色的区域性特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区域性高校从组建到发展始终浸泽着浓厚的区域文化灵魂,所受到区域独特的自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渗透和影响更为直接、全面和深刻。可以说,区域性构成了区域性高校大学文化特色的基本元素。二是指区域性高校肩负服务区域的历史使命,必须植根于特定区域并在大学文化特色建设中显示出浓郁的区域特征。这一区域性特征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区域特点和目标达成,其优势在于:更能体现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的强烈针对性和鲜明时代性,更能彰显适应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需求与发展、适应市场竞争的核心特质,为培养满足具有区域特征的区域需求的专门人才明确了方向和规格,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实践探索,有助于增强人才的适应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
第三,区域性高校大学文化特色的个性特征有助于人才的个性发展。文化个性是现代大学的本质特征。〔7〕区域性高校不同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及办学条件等因素奠定了大学文化个性的基本元素。同时,区域性高校差异化发展在大学文化特色建设方面蕴涵着鲜明的个性特质,所张扬的个性魅力体现出大学文化自身的精神和品位。大学文化特色的个性特征作为浸润熏陶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文化生态,能够促进人才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着眼于成长的多样性、丰富性、自主性和发展性,使人才潜能得到挖掘,天赋得到彰显,个性得到发展,人格得到完善。
第四,区域性高校大学文化特色的创新特征为培育创新人才创设了良好氛围。大学的本质功能告诉我们,大学正是通过创新文化来实现人才培养的。有创新的大学文化,才能培养创新人才。区域性高校直接承担着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任,其大学文化特色的创新特征可为完善人才的创新思维、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质构建科学的创新机制,为增强人才的创新技能、提升人才的创新能力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为培育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孕育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崇尚学术、发扬民主、追求卓越”的文化创新氛围里,一切创造的愿望能得到尊重,一切创造的活动能得到支持,一切创造的成果能获得奖励。〔8〕
第五,区域性高校大学文化特色凝练的核心价值有助于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区域性高校大学文化特色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凝练和弘扬大学文化特色的核心价值,是新形势下时代赋予区域性高校的神圣职责,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大学文化内涵、彰显区域性高校办学个性,而且对培育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大学肩负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来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大学文化特色建设追求的根本目标。
三、基于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大学文化特色建设的路径选择
大学是以育人为本的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袁贵仁指出,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9〕刘延东指出:“培育境界高尚、底蕴深厚的大学文化刻不容缓。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二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三要以校风学风建设为抓手。”〔10〕从文化学角度看,大学文化培养人才主要通过两种文化途径实现,即有意识的文化教育与无意识的文化熏陶。前者是通过第一课堂有计划和目的的传授,后者则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11〕具体说,即是围绕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抓住“建设高水平的课程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12〕这两大关键环节,建设以专业核心课程制度为特色的课程文化,塑造以精品化特色化活动为载体的环境文化,积极推进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大学文化特色建设,全面实施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
1、建设以专业核心课程制度为特色的课程文化。首先,以现代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为指导,遵循“以应用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全面职业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原则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全面建设以有系统的课程体系、先进的课程内容、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主要元素的优质课程资源,从而实现以大学文化特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的。其次,在对课程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区域社会需求准确把握的前提下,通过对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与凝练,确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且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缺少作用的基础性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最有效、最关键的作用,主要向学生传授该专业那些具有原理性、根本性、稳定性、方法性的知识。学生学完这些专业核心课程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计划决定是继续学习该专业的后续课程,还是广泛涉猎自己感兴趣的其他课程,从而在根本上实现从“以教师和管理为中心”转移到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13〕再次,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专业核心课程制度。通过实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师资选拔制度、教学资源备案制度、课程考核会审制度、课外辅导答疑制度、教学质量重点监控制度及教材建设制度等,着力强化教学条件培育、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效果提升、考核方式改革等专业核心课程基础建设。通过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组织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课程功能创新、考核方式创新、课程延伸创新、课程评价创新等八个方面的创新,努力培养有个性、有特色的应用人才,为学生未来成功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塑造以精品化特色化活动为平台的环境文化。大学基业长青的魅力在于能够把现实人塑造成为理想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文化即是为塑造理想人构建出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的鲜活生动的文化生态环境。区域性高校在环境文化塑造中,可以通过搭建精品化特色化的文化活动平台,融人文美、科学美和自然美于一体,着力彰显“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荣,生以成才为志,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协调”的文化育人主题,营造高品位、高质量、有特色的文化育人氛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置身这一文化家园可以充分陶冶情操、升华人格、彰显个性,可以尽情感悟文化、沐浴文化。与此同时,高扬时代主旋律,“点燃起许许多多的火堆,吸引学生去深入钻研各个科学领域”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通过社团活动、大学生艺术节、宿舍文化节、学科竞赛以及社会实践、区域文化交流等活动,有针对性地拓展环境文化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渲染与渗透,着力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推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深厚的人文底蕴。
〔1〕周希贤程新康.当代大学生适应能力体系构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2).
〔2〕申明.论大学文化特色及其建设的当代价值〔J〕.湖北社会科学,2008,(11).
〔3〕杜新山.文化个性研究〔J〕.广州师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4,(1).
〔4〕赵沁平.大学需要文化,文化需要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7,(9).
〔5〕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6〕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
〔7〕王冀生.文化个性与大学评估 [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5).
〔8〕汪明义.构建“文化、理念、制度、实践”四维一体的治校方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
〔9〕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9).
〔10〕刘延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J〕.中国高等教育,2010,(18).
〔11〕刘克利.建设大学文化推进文化育人〔J〕.中国大学教学,2008,(3).
〔12〕〔13〕汪明义.构建“文化、理念、制度、实践”四维一体的治校方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