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略论

2013-08-15

天中学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大学生能力

张 静

(黄淮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是指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具体理论或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能力,是大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体现,“表现为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独立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归纳总结并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等”[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对高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目前,许多高校都意识到了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在课程规划、科研平台搭建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大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仍普遍较弱,大学生科研行为功利化,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缺少相应的长效机制,等等。笔者拟通过对大学生科研素养结构的分析,提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策略,希望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所助益。

一、大学生科研素养的结构及其分析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是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时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笔者认为,大学生应具备的科研素养主要包括知识储备、科研意识与态度、创新思维能力、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等。

(一) 知识储备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人的任何能力都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必要的知识储备是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与前提。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必需具备的知识包括:

1.本体性知识,即大学生所学专业的特定学科知识。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探究与反思,是知识的深入与系统。“隔行如隔山”,如果缺乏学科的专业知识,深入的探究就会成为空谈。所以,大学生首先要对自己所修学科的基础知识有着全面、深刻、准确的理解,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对与本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知识有所了解,把握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2.科学研究的知识,即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知识是大学生进行科研实践的必要条件。笔者通过对大学生的访谈发现,很多大学生不了解什么是科学研究,大多学生错误地认为科学研究就是重大的发明、创造,是专家们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还有不少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科研,他们不但不了解科研的程序和方法,甚至在毕业时还不知道毕业论文的撰写方法和格式要求。这些都是缺乏科学研究的知识造成的。对于科学研究,我国教育部给出的定义是“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美国资源委员会给出的定义是“科学研究工作是科学领域中的检索和应用包括对已有知识的整理、统计以及对数据的搜集、编辑和分析研究工作”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科研对大学生来讲并非高不可攀。

(二) 科研意识和科研态度

科研意识是指一个人参与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科研意识的有无、强弱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科研行动的实效。调查发现,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加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大学生仍以书本知识的掌握为大学学习的最终目的,科研意识相对薄弱,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激发。同时,大学生有了科研意识,但如果缺乏正确的科研态度,则容易造成科研行为失范,使科研活动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达到以科研带动学习和提高的目的,甚至会形成不道德的学术风气。当前学术打假所揭露的问题表明,一些人的“研究成果”是通过“复制/粘贴”拼凑而成,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实质上是直接把别人的劳动成果据为己有,这严重影响了科学的进步。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是优化学术风气的必要手段,而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高度重视大学生科研态度的培养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既要激发大学生的科研意识,还要培养大学生的科研道德,使他们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价值就是不断地超越与创新,对科研持敬畏的态度,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养成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 创新思维能力

科学研究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无论是资料的搜集,还是信息的加工与处理,都是智力活动的过程。大学生的科研实践活动,要经历提出问题—搜集资料—提出并论证研究方案—得出研究结论—撰写研究报告—反思存在的问题等环节,这是一个离不开判断、分析和整合的过程,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逻辑论证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思维的实践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创新思维的人,他们的思维更加流畅、深刻、广博、变通灵活,更具有预见性。创新思维的内容形式表现为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立体思维和直觉思维。具有创新思维的人,能够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对信息进行整合,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多方法地进行综合的多维联体思维,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从复杂的信息中有效地把握关键与本质。大学生创新思维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其创造力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其科研能力和水平的高低。

(四) 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

科学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充满艰辛与挫折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与磨练才能取得成效。单就发现问题的过程来讲,要发现问题,就需要通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以及大量的文献阅读,通过整合、消化和吸收,通过积极实践,不断地寻找和把握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即使如此,一些大学生可能好不容易发现了问题但其已经没有再研究的价值,一些大学生甚至一直发现不了问题。科学研究能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会导致他们彷徨、失望和焦虑。据了解,很多大学生的科研质量低下,主要是因为虚荣浮躁、功利心强、缺乏踏踏实实的钻研精神导致的。

达尔文曾经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科学研究是一个智力活动过程,同时也是非智力因素活动的过程,需要有对科研的兴趣和热情,还要有不懈的努力。对科研的兴趣,既能丰富知识,开阔视界,又使人勇于探索,爆发出创造性的智慧。情感总是与认识紧密相联,消极情感阻碍人的智力发展,积极情感推动人的智力发展。积极的理智感能使人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地探索新知识,不断地克服困难。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是人达到目标、获得成功的保障。因此,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抵制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和诱惑,战胜自己的惰性,不因暂时的失败而气馁。科学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正是这不平坦的道路可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

二、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策略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能盲目跟风,要遵循教育规律,要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具体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5个方面努力。

(一) 转变育人观念,完善教学方法,以良好的科学素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

教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导者,也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具体实践者。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对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必须转变育人观念。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创造性地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二,要实现从注入式教学到启发式教学的转变,实现从教给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的转变。教师不但要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掌握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方法,不但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学会研究。

第三,要以良好的科学素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核心使命,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于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只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感化。要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如丰富的知识储备、严谨的治学态度、较高的科研能力、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等;教师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教育事业,要潜心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不断地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新技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感染学生,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二) 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急剧加快,促使人们必需改变传统教育以知识学习和积累为目的的特征。现代教育的教学过程,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学习成为学习方法掌握和思维能力训练的手段,而不是简单地获得一个结果。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实现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战略。因此,在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实践中,要紧紧围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这个重点,避免舍本逐末,偏离中心,粗制滥造,只看结果不重过程。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需要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求真务实、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发他们追求创新的意识和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改变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对话式、合作式等多元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探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要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探索式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氛围中主动探索,大胆质疑;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创造平台,扩大信息输入容量,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大胆尝试,不怕犯错,使学生在丰富的信息中活跃思维,诱发创新。

(三) 注重大学生科研意识的激发和科研态度的端正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必须激发他们的科研意识,提高他们的科研道德水平,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关注和学习科研,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科研。当前,很多高校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计划,以竞赛等方式来调动大学生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要强化大学生的科研意识,端正大学生的科研态度,除了可以采用激励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大学生从根本上转变只重视书本知识学习而忽视能力培养与锻炼的落后学习观念,理解科研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例如,通过科研可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更加深入、系统地掌握书本知识,有效地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等。高校和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和教师的研究课题,通过各种学术讲座和获奖项目经验交流会、座谈会、成果展示会、专题报告会等,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动机,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增强学生的科研信心;要通过具体的科研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四) 以学为主,以研促学,学研结合,循序渐进

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培养要注重学研结合,以研促学,以学为主。大学生虽然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探索精神,但他们还处于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阶段,而且缺乏科研方法的训练,而科研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上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应在他们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对理论和现实的问题进行探究,促使他们通过自学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不断地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意识。

对于不同年级的本科生要有所区别,做到循序渐进。对于大学一年级学生,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启发式问题的设置、专业课程学习方法与要求的指导等,促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习惯,激发科研意识和科研兴趣。大学二年级学生已经接受了一些专业基础知识,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可以让他们做一些调查研究、信息收集与整理、创意设计等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培养他们团队协作、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和精神。对于大学三年级学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活动,但选题及其难度不能太大,周期不能过长,教师还要针对出现的功利主义、浮躁、半途而废等现象及时做好教育工作。对于大学四年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其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指导教师要做好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对于选题、开题、研究实施过程和论文的答辩等都要有严格要求,要保证科学研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五) 坚持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结合原则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有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懈的通力合作;同时,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工作中的培养对象是整个大学生群体,而不是部分学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和管理,加强学风建设、科研氛围营造、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群体的团结协作,完善规章制度,并力促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和前后连贯。

注释:

① 参见百度百科词条“科学研究”(http://baike.baidu.com/view/411040.htm)。

[1]张颖香.刍议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19):131―132.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大学生能力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