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论文参考文献著录常见问题分析

2013-08-15王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编辑部天津300451

天津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著录规则出版者责任者

王巍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编辑部 天津 300451)

0 引言

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参考或借鉴。它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深度,同时还反映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以及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但是,由于参考文献位于科技论文的尾部,因而常被作者忽视。许多论文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不符合国家标准,各种差错屡见不鲜,而文献的正确标引对于作者、读者以及被引用者都颇具影响,应引起作者的足够重视。现以《石油工程建设》期刊为例对来稿中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常见错误进行分析。

1 参考文献类型及著录规则

1.1 参考文献类型

常见参考文献类型主要分为专著、连续出版物、析出文献、专利文献、电子文献等几大类。其中专著是指以单行本形式或多卷册形式,在限定期限内出版的非连续性出版物。它包括以各种载体出现的普通图书、古籍、学位论文、技术报告、会议论文集、汇编、多卷书、丛书。连续出版物是指一种载有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计划无限期连续出版发行的出版物,包括以各种载体出现的期刊、报纸等。析出文献是指从整本文献中析出的具有独立篇名的文献。电子文献是指以数字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或相关设备使用的记录有知识内容或艺术内容的文献信息资源,包括电子书刊、数据库、电子公告等。[1]

1.2 著录规则

根据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1]和CAJ-CDB/T1-2006《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2],将几种常见类型的参考文献格式归纳如下。

1.2.1 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整体引用时不注).

1.2.2 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页码.

1.2.3 连续出版物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年,卷(期)-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2.4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刊名,年,卷(期):页码.

1.2.5 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注:日期采用YYYY-MM-DD格式)

1.2.6 标准、规范、法规 [序号]主要责任者(任选).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任选):出版者(任选),出版年(任选).

1.2.7 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

1.3 著录常见问题

科技论文的作者一般将笔墨重点放在正文及摘要上,而认为参考文献无关紧要,因而在对参考文献进行标注时,容易忽视所投刊物投稿须知上关于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以下对几种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举例。

1.3.1 参考文献序号 关于参考文献的标注,我国普遍使用的是顺序编码制,即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献按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码。

1.3.1.1 序号未置于方括号内 在来稿中有50%的作者未将参考文献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部分用圆括号来替代方括号,一部分未用括号。

1.3.1.2 文中未标注参考文献序号或漏引 有些文章文后虽有参考文献列表,但在文中未标出具体位置或漏掉标注,使读者及编审人员无法考证文献被引处。有的文章则很明显地引用他人研究或调查结果,却未标注参考文献。比如:“有研究表明,单独采用套管隔离技术风险较大且施工期较长,而单独采用高压旋转桩固化出土端软底层成本较高”。很明显,这部分内容引用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因而需标注参考文献。这不仅是对他人劳动成果及知识产权的尊重,也避免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而且还能更好地将作者本人与他人的成果或观点区别开来。

1.3.1.3 文中序号与文后参考文献不对应 规定中指出,正文中引用的文献按出现的先后顺序编码,若同一文献在文中被多次引用,需使用首次引用时的序号。但有的作者来稿中参考文献部分对应,部分不对应,或者未按顺序排列,极为混乱。

1.3.1.4 以上角标或是以正体引用未加以区分 参考文献可以以上角标形式引用,也可以以正文内容的形式作为文中语句的组成部分存在。例如:“施工现场数据采集[1],文献[2]中给出了测量方法”,这里[1]是标注,用上角标形式引用;而[2]是语句的组成部分,以正文形式引用。究竟何时采用上角标,何时采用正文引用的形式,视文章具体情况而定。

1.3.2 责任者 责任者的著录差错问题在许多探讨参考文献著录问题的学者文章中都有提及,如作者姓名张冠李戴,或误将责任者单位名称当成责任者等。下面从几个方面阐述责任者著录常见问题。

1.3.2.1 责任者姓名排序错误 责任者姓名排序差错常见于外文文献的著录。欧美等西方国家论文的署名规则是名前姓后,习惯写法是:名1(-名2)-姓。但国标GB/T771-2005[1]规定,参考文献中作者姓名排列应为:姓-名1(-名2),与欧美国家作者署名相反,且姓不能采用缩写字母,只有名可用缩写字母,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

作者可能因不熟悉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而在著录时对责任者的姓和名不加以区分,就容易出现参考文献中责任者姓和名顺序颠倒的情况。如某参考文献中作者为:“JohnM.Kovarika,StefanHartmanna”。这种错误较为常见,正确标注为:“KovarikJM,HartmannS”。另外,外国人也有复姓,如“Jenison Philip-Kistler”,其中“Philip-Kistler”是复姓,参考文献引文中缩写时应写为“Philip-KistlerJ”,如果写为“KistlerJP”或“JenisonPK”都是不对的。这种错误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作者对外国人姓氏不了解所致。

1.3.2.2 责任者数量 国标GB/T7714-2005规定,责任者为3个时全部录入。当超过3个时,只录入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或“,etal”,各责任者之间以“,”隔开。如“赵明华,杨明辉,吴亚中,等.”或“NikookarM,PazukiGH,MasoudiR,etal.”。在来稿的参考文献中常发现责任者只著录1个或2个就以“,等”,或“,etal”结束,第 2和(或)第 3责任者缺失。有的作者把全部责任者(超过3个)全部著录,或者未按顺序列出前3个责任者,而是把第4、第5责任者当作前3个责任者列出,即弄错责任者的顺序。

以下例为参考“[1]陈坤明,沈玉春等.长输管道优选评价研究[J].油气地面工程,2008,27(9):1-2.”

此例中没有第3责任者就以“等.”结束,肯定存在问题。根据题名,笔者在中国知网查得,第三责任者为“吴华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作者“沈玉春”实为“汪玉春”。这表明作者可能是误把作者的姓氏“汪”看成“沈”。正确标注应为:“[1]陈坤明,汪玉春,吴华丽,等.长输管道线路优选评价研究[J].油气地面工程,2008,27(9):1-2.”。

1.3.2.3 其他问题 来稿的文后参考文献中常见责任者后加“主编”、“著”等字样,这些都不符合规范。

1.3.3 文献类型标识代码 文献类型的标识代码分别为: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为磁带(magnetic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

1.3.4 题名项 题名包括书名、刊名、析出文献名、学位论文名、报纸名、专利题名等。题名应按著录信息源所载的内容著录,但作者来稿的参考文献题名著录错误也时有发生,常表现为漏题名、漏字、错字、大小写错误等。另外,对于外文文献的题名,其首字母以及各个实词的首字母都应大写。

1.3.5 出版项 出版项包括出版地、出版者和出版年。出版项是标示版权信息的重要内容,不可遗漏或省略。GB/T7714-2005[1]中明确表示,出版地应著录出版者所在地的城市名称,即出版地应具体到城市,而不是省份。如下例“[1]宋贵良.锅炉计算手册[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中出版地错误,应改为出版者所在城市,即“沈阳”。出版者可以按著录信息源所载的形式著录,也可以按国际公认的简化形式或缩写形式著录。出版年采用公元纪年,并用阿拉伯数字著录。其中报刊和专利文献需详细著录出版日期,包括年月日,其形式为YYYY-MM-DD,即年份为4位阿拉伯数字,月份和日期为2位。

1.3.6 年、卷、期、页码 凡是从期刊中析出的文献,刊名后必须注明其年、卷、期、页码。来稿中参考文献标注的年、卷、期、页码经常存在错误或缺失,尤其是页码,其次为卷。还有一些参考文献的著录混淆了期刊的卷号和期号,或将期号省略,有的甚至将年与期号混为一谈。

1.3.7 版本 第1版不著录,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版本用阿拉伯数字、序数缩写形式或其他标志表示。如下例“吴梧桐.生物制药工艺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89-229.”中“第二版”应改为“2版”。

1.3.8 著录用符号 期刊中使用的著录符号的常见错误有:[文献类型标志]后标以“,”而未用“.”;页码前使用“.”而未用“:”;其他题名信息前缺符号,仅以空格表示,或标以括号而未用“:”。

1.3.9 参考文献数量 我国科技期刊对来稿参考文献的数量一般要求,论著类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综述类文章不少于20篇,且要求尽量引用近5年内公开发表的文献。但是作者来稿中参考文献的数量往往过多或过少。

2 结束语

本文参考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1]和CAJ-CDB/T1-2006《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2],总结了参考文献的类型及著录规则,分别从参考文献序号、责任者、文献类型标识代码、题名项、出版项、年卷期页码、版本、著录符号、参考文献数量几个方面详细分析,列举了目前来稿中参考文献著录存在的常见问题,以期对投稿作者规范引用和著录参考文献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

[2]CAJ-CDB/T1-2006,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S].

猜你喜欢

著录规则出版者责任者
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2015《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2015《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责任者著录规则(一)
论建筑物外墙脱落的侵权责任承担者
CNMARC中字段的冗余著录分析
新书架NEW BOOK
新书架NEW BOOK
新书架
新书架■NEW BOOK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