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健康就没有人的发展
2013-08-15凌宗伟
文/凌宗伟
为人的教育,首先关注的自然是人的身心健康,而不是考试成绩和升学指标。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花了相当多的篇幅谈及健康、身体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是的,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注的只是孩子的分数的时候,我们是不会考虑成人们在“为你好”的动机和言辞下所采取的一些举措对孩子的未来会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的。于是,我们的学校会以集中营式的管理而得意,因为这样管理孩子们除了亢奋还是亢奋,而这亢奋又仅仅是围绕训练与做题的,是直指高考或中考的——不考本科不罢休!而我们的家庭呢?对孩子的唯一希望,也是要考个重点,要考上清华、北大,以期光宗耀祖!
我们谁也不会想“我们要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要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在世界上做个人物,也必须有强健的身体”。我们想到的只是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像机器一样在应试的流水线上运转,看到题目就能下意识地、机械地运转起来。而要让他们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的办法又似乎只有这样两种:一是拼时间,耗体力;二是喊口号,搞“励志”。于是,各大名校的管理模式与经验就这样成为我们信奉与追逐的神魔了。
学校为了分数,早读早已经不够了,还要早早读;晚自习也不过瘾了,还要有晚读;午休不能有了,一定要改为午练。时间就这样塞满了孩子的每一天,你还得“充满激情”,朱自清先生不是说过“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吗?于是,我们不要洗手,也不要吃饭,更不能凝然,唯有做题训练,因为做题和训练可以使我们亢奋,可以使我们击败对手,可以让我们成为接班人,可以报答父母恩啊……更可怕的就是那狂热如盖世太保式的宣誓,躁动如文革式的跑操。
结果,我们的孩子不知冷暖了,变得淡定了,人家棉衣早变夹袄了,我们依然是“狐裘不暖锦衾薄”呢!何以取暖,跑操跑操,边跑便喊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貌似这样我们就健康了,也幸福了。实在不行,挂着吊瓶做题、训练、考试就是。这样的教育,告诉我们人是不可以没有精神的,然而可以没有身体,也可以没有休闲,更可以没有乐趣。一个习惯了没有休闲、没有乐趣的生活的孩子一旦走上社会,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我们谁也不会去想,因为我们要的只是眼下的业绩。
我以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我们首先必须明白的是“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的”,看看那些高考状元、奥赛金牌得主,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境况,我们难道不应当反思我们以往和现在所采取的那些反教育、反人类的主张与举措的罪恶所在吗?所以洛克说,“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别的奢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