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

2013-08-15湖北张静

职业技术 2013年2期
关键词:单亲单亲家庭家长

湖北 张静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单亲家庭越来越多,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校园中单亲家庭子女数量也逐年上升,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有效地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教育与帮助,已成为学校日益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单亲家庭学生教育出现真空

单亲家庭教育管理责任失控,在城区家庭较为突出。为数不少的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相互推诿,认为孩子跟谁生活,就应由谁教育管理;或灌输给孩子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或将孩子交由隔代抚养,放弃直接监护人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另一方面,单亲家长由于长期外出务工造成家庭教育管理责任真空,这在农村家庭较为突出。事实上,在农村,隔代抚养教育孩子的现象已相当普遍,其抚养者大多年老体弱,文化程度很低甚至是文盲,根本无法负起家庭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大多数都是将孩子的成长教育完全托付给学校,部分监护人连孩子在校读几年级几班、班主任是谁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家庭教育。

二、单亲家庭学生的表现

单亲家庭给孩子带来了严重而复杂的精神危机,所产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许多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往往存在更多的缺陷,从他们的外在表现看,单亲家庭的学生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悲观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情感易陷入忧郁、沮丧、悲观和苦闷状态,没有活力,对学习内容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往往自卑感强烈,自信心弱,很敏感。不愿意同学、老师问及家事,不愿意家长来开家长会。对老师的批评一般不会当面顶撞,也不会主动诉说苦恼。这一类型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独立性强,不过多依赖别人,但感情上渴望亲情、温情。

(二)脆弱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多是女学生。因失去父亲或母亲而倍受溺爱,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学生心理脆弱,面对挫折与失败的承受力极差。与同学的交往中,过多要求同学谦让、迁就,很容易就与同学产生矛盾,闹别扭,总觉得自己很可怜,被人欺负。这种类型的学生学习毅力不坚定,遇挫折后很难重建信心,学习成绩不稳定,且特别容易偏科。

(三)品德不良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通常缺乏家长有效的管教和家庭的温情关爱,对家毫不留恋,觉得外面的世界比家里更有吸引力,外面的朋友比家长更有“人情”味,更能关照自己。经常流连于“外面的世界”,与“朋友们”浪迹在网吧、游戏机室,深夜都不愿回家。其家长不知道或不愿知道孩子在什么地方玩,跟什么人在玩些什么。这种类型的学生在“外面的世界”里逐渐产生对道德规范错误的认识,或者明知是错误的也不听而常犯。缺乏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往往不正确,容易接受“朋友”或社会消极的评价的影响,不易接受学校、家长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和评价,对周围的学生易产生极坏影响。

三、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措施

作为教师,要更热爱单亲家庭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让他们抬起头,活跃在校园里。应该把更多的爱倾注在单亲家庭的学生身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引导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

(一)培养建立信心

单亲家庭的学生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之爱,得不到像别的孩子一样的家庭温暖,同时也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教育。他们的心灵受到过重创,心理上形成了一定的压力。这些孩子在烦恼中成长,在痛苦中学习。许多学生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产生了悲观情绪,性格孤僻,缺乏乐观,抱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但他们更渴望有人为他们“拨开迷雾”,使他们重新证明自身的价值。作为教师,点亮他们心头的灯,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责无旁贷,任重而道远。

(二)矫正不良行为

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对他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软硬兼施、耐心教育、使之转变。对他们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对他们的思想状况应及时了解和正确引导;对他们的不良行为应予以严格要求和监管;对他们的闪光点应予以肯定和赞扬。让他们深深的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情感沟通,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再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让他们明白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在严格要求他们的同时,对他们多一些耐心和信心,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多一些爱心和尊重。不能动不动就责备他们,伤他们的自尊,这样做只能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应作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

(三)争取家长配合

家庭的破裂对孩子来说确实是一场灾难,而将灾难减到最低限度,则是每一位家长和教师对孩子应负的刻不容缓的责任。应为这些学生创造交往机会,使他们消除心中的顾虑,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从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开展“我需要一个完善的家”的主题班会活动,请家长一起参加,让这些家长亲耳听听自己的孩子吐露心灵的渴望和痛苦,使之受到强烈的心理震撼和亲情教育,懂得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好自己的孩子,这无疑是一个好办法。除此之外,还可向单亲家长们宣传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使家长切实承担起监护、抚养、教育子女的社会责任,弥补家庭变故给孩子带来的心灵伤害。

(四)利用集体力量

动员全班学生,解单亲学生之急,扶学习之困,督一言一行,团同学之心。动员全班同学参与,开展“学习扶困”活动。由班主任牵头,班干部领队,负责监管单亲学生的行为和组织纪律,解决其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五)课外活动熏陶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演讲会、书画比赛、知识竞答、技能竞赛、小发明小制作比赛,举行篮球友谊比赛、拔河比赛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和爱好,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给他们建立信心的机会;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转移他们的视线,减少他们违纪的机会;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协作、友爱互助的团队精神。

总之,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单亲家庭的学生,对于这部分比较特殊学生的转化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在尽量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好工作。只要我们坚持以德育人,有耐心和信心,有热情和爱心,动之以情、严于其行,我坚信这些受过心灵伤害的学生能真正摆脱内心的阴影,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建设和谐校园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单亲单亲家庭家长
单亲妈妈如何谋划未来
单亲家庭儿童相对剥夺感与心理适应的循环作用关系:一项追踪研究*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单亲家庭儿童早期教育的社会干预机制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单亲爸爸育儿经:军事化管理收服“公主心”
论倾听单亲子女心声的策略
家长请吃药Ⅱ
单亲妈妈张柏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