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国培”:助推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基于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践与探索
2013-08-15高闰青
高闰青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焦作 454001)
近年来,学前教育的发展一直备受各级政府和高等师范院校的关注。为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简称“幼教国培”),启动了“幼教国培”工作,旨在提高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为中西部农村地区培养一批能够在深入推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贯彻落实《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实施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发挥辐射作用的带头人,推动学前教师教育改革。基于此,打造精品“幼教国培”,助推农村幼儿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具体体现和新的支点。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一直承担着国家、省、市有关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任务。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质量,在已有的幼儿园教师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以“幼教国培”为契机,细化培训过程管理,注重培训内涵建设,积极探索新型高效的培训模式,从而形成了以《专业标准》为核心的培训目标、以“三性”为侧翼的多维开放的培训模式,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助推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确立以《专业标准》为核心的培训目标
从根本上说,教育目标反映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主观上的一种要求和愿望,具有主观性的根本特点,它决定着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和价值实现。因此,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自觉地以教育目标作为准绳调整教育活动和进程。那么“国培计划”中的相关项目也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并作为调整整个项目进程和活动的准绳[1]。《专业标准》是在学前教育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下提出的,指明了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所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本准则。根据“幼教国培”的目标是贯彻落实《专业标准》,助推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结合《纲要》的有关精神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等文件精神,在项目培训中,突出强调以《专业标准》为核心的培训目标,将“农村幼儿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农村幼儿教师短期培训”、“幼儿教师转岗培训”三个培训项目的核心内容定为《专业标准》的解读及应用,并根据培训项目的不同任务要求做到分层实施和管理。如转岗教师培训要求学员基本了解《专业标准》,形成正确的专业理念和师德,具备科学的儿童观,能够认识幼儿园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区别,避免出现幼儿园课程“小学化”倾向;短期集中培训项目要求学员认真领会《专业标准》的要求,并能扩展相关专业知识,提升和创新专业能力;置换脱产研修项目要求学员深入掌握《专业标准》的要求,在充分了解幼儿年龄特点及职业特点的基础上,提升学员的专业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专业研究能力。
二、加强以“三性”为侧翼的培训内涵建设
围绕培训目标,在培训内涵建设上突出强调培训过程的三大特性,即专题设置的针对性、课程安排的系统性、培训活动的互动性。
(一)专题设置的针对性
结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有关要求,深入进行课程改革。严格按照《专业标准》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题,加强对学员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三个维度的培训。为全面贯彻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提出的以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围绕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需求和“幼教国培”的培训要求,对专题进行详细的安排,坚决杜绝专题设置上的“假大空”现象,切实为培训目标服务,在专题名称上体现出让幼儿教师“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和感受什么”,突出专题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在专题内容的选择上,紧紧围绕《专业标准》中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结合农村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针对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科学合理地设置专题,突出其指导性;另外,为保证专题的针对性,紧密结合学员的培训需求,设置活动性培训,培训目标以学员专业能力发展为主,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农村幼儿园教育工作实际。
(二)课程安排的系统性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载体。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指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前沿。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它是培养目标在课程计划中的具体体现[2]。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由幼儿教育的任务决定的,是幼儿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所要求的。在课程安排上,围绕培训目标,结合各个专题,严格按照由简到难、由基础学科到课程领域教学法、由理论指导到技能提升的顺序进行,以保证课程安排的系统性。如在培训初期,安排儿童观、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礼仪等专题,以使学员对专业基本理论进行吸收,在此基础上,开展幼儿手工、幼儿韵律活动指导、幼儿园安全教育、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设计和指导等课程领域的专题活动。为了进一步提升学员的教育教学和专业艺术技能,开设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科技教育、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幼儿园绘本阅读等专题,保证学员们在培训时,能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基础到专业地参与培训,从而循序渐进地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
(三)培训活动的互动性
在培训中,要注重充分调动学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一方面在专题报告中注重学员和授课教师互动,使学员真正参与到培训活动中。如幼儿园领域课程教学观摩活动中,学员不仅可以认真学习先进的幼儿园教学经验,而且还可以直接参与活动后的点评活动和教研活动,通过评析和讨论,进一步提高学员的教学反思能力和教研能力,充分发挥学员在培训中的主体性地位;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训中,培训教师和学员采取互动式游戏的方式充分体验优秀的儿童音乐教育方式,在音乐和舞蹈的渲染下学员们深刻感受到奥尔夫音乐的魅力。这类活动凸显培训对学员专业成长的实效性。另一方面,专门设置了一些以学员活动为基础,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和点评的培训活动,如“工作中的我”演讲活动暨工作情景片段展示活动,学员们以小组的方式谈自己的工作特点,并以小品的方式表演出来,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学员们的表达欲望,同时也增进了学员们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诸如此类的活动还有小组歌舞表演、幼儿韵律操小组展示、幼儿园办园经验交流等。
三、实施提高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影子培训”
在《专业标准》中,“能力为重”被确定为幼儿教师所必须秉承的一个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包括7个方面27条具体要求,占全部内容要求条目总数的43.5%。那么,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环境、捕捉生活中的课程生长点、调动幼儿参与、对话、共同建构知识等被视为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重点[3]。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最终落实到学前教育的实践中,因此,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是影响、引导幼儿发展的基础。“‘国培计划’最终的价值在于提升教师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培养教师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及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4]为着力提高受训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以“影子培训”为途径,全方位对学员进行专业能力的培训。“影子培训”也称“体验培训”、“跟岗培训”,是指按照既定的研修目标和方案,参训教师和骨干教师(带教教师)形成“如影随形”的近距离接触,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细致观察骨干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感受学校的主要工作,达到深刻体验、领悟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及策略[1]。幼儿教师影子培训活动,本着着力提高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基本目标,制定详细的影子培训实施方案,明确实践目的、过程、要求和任务,这是顺利开展“影子教师”教育实践工作的前提;其次,充分利用本校以及实践基地的优势条件,以办园条件较高的省级示范幼儿园为实践基地;第三,根据培训学员的培训需要,安排高水平的影子培训指导教师,切实服务于国培学员的影子培训成长需要。影子培训基地幼儿园负责影子培训活动统筹安排,确定指导教师,按照本方案组织指导教师和学员开展影子培训。
当然,“影子培训”的组织管理也是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专门选派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教师任教育实践带队教师,与学员共同听课、研讨、交流,检查指导工作进程,负责业务辅导。在“影子培训”过程中,学校积极联系各教学实践基地,对实践基地巡查,确保“影子培训”活动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合理分配学员们的培训课程,让学员们融入实践基地,参与正常的教学活动,同时也要求学员在基地指导老师面前要谦虚谨慎,做个好学生,学到真本领。
考核和评价也是培训工作的重要方面,考核结果是培训效果的体现方式。基于此,学校加大对“影子培训”的考核评价,制定了详细的考核细则,对听评课记录、一日活动观察记录、教育日志、教研活动记录以及影子培训总结等五项进行严格考核,指导教师认真督促学员保质保量完成影子培训。
四、获得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效果
经过全面系统的培训,国培学员无论是在专业理念、知识层面,还是在能力层面,抑或是在专业思想方面都获得了提升,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转变学员的专业理念
专业化是一个过程,需要经历不断的变化,不断适应新思想和新实践。没有转变就没有专业化。卡罗尔·格斯特维奇在《发展适宜性实践——早期教育课程与发展》一书中指出,对幼儿园教师来说,转变是艰难的。放弃原有的行为方式、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变化中出现的焦虑、个人实践的消耗、承受新的压力、处理新的关系等一系列由转变带来的问题,都会影响转变是否能真正实现。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教师的理念、信念和价值观的转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需的,与学习、接纳变化、尝试变化联系在一起,这是教师专业自主的体现[5]。专业理念指专业人员对自身专业的性质、标准、价值等的理解、判断、期待与认同,指引着专业人员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举止[6]。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是指幼儿教师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的认识,它指导着幼儿教师的专业行为,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和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基于此,以《专业标准》中教师理念的内容为标准,加大对学员的专业理念培训,转变他们原有的传统的专业理念,以新的专业理念引领他们的专业化发展。通过学员的学习心得,可以看出,此次培训使他们的理念进一步得到了更新。学员郭蕾总结道:“专家们独到的见解引领着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更新着我的教育理念。许多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在听了讲座之后豁然开朗,在听讲座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根深蒂固的一些认识受到了冲击,时时激发我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二)拓展学员的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现了幼儿园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它不仅是幼儿园教师从事保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智力资源,而且其丰富程度和运用情况也直接决定了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7]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重在拓展学员的专业知识面。《专业标准》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和界定,因此,针对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我们专门设置了《专业标准》解读的专题,同时还设置了学前教育新观念、幼儿园纲要解读、幼儿园区域游戏、幼儿园家长工作等专题内容,旨在拓宽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范围。
(三)丰富学员的教育经验
培训不仅增强学员知识层面的吸收,同时有针对性地面对学员的培训需求,着重加强和提升学员的教育教学技能。不仅培训专题中有教育教学技能提升的“基于实践的幼儿园科技教育”、“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设计和指导”等,培训还充分利用学员自身的专业优势,在交流探讨中相互指引、共同提升。学员在心得中表示:“彼此之间的交流就成了我们每位培训学员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我们有很多的话题可以一同交流、探讨,我们有很多的观点可以一起抒发碰撞。我们有太多的感受在一起可以分享。”
(四)稳固学员的专业思想
重视学员的专业思想发展状况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前提,因此,我们加强了对学员专业思想的培训。从前期对学员的专题思想调研,到专门组织专题“幼儿教师的幸福生活”、“缓释压力、拥抱幸福”以及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等,学员的专业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稳固。在小组活动“工作中的我”交流中,济源市世纪阳光幼儿园的周惠云谈道:“可以说,幼教是三百六十五行里最平凡的职业,我们从事的工作可能难以拥有显赫的地位和富足的金钱,但是我们拥有平凡的生活和简单的快乐,我怀着一颗不老的童心,期待用自己的爱心,精心照料所有的孩子,诚心赢得孩子的开心和家长的放心!”
(五)提升学员的实践能力
专业能力是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集中体现,也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其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幼儿的健康快乐发展[8]。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最终落实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演变为幼儿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培训,学员关于学前儿童日常生活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学前儿童游戏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学前儿童区域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学前儿童主题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学前儿童班级保教工作管理、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社区和小学具体教育活动的指导等基本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能够注重保教结合,将教育灵活渗透到幼儿的日常活动中,充分利用日常活动的各种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将保教结合原则落到实处。
教师培训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幼教国培”事关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师资水平的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需要我们着眼教师专业化发展,注重实际能力的提高,突出个性化、创新精神的培养,引导参训教师在成长的道路上广采博收,自创特色,培养农村幼儿园教师的领军人物,并使之成为当地幼儿园教育教学专家或骨干力量,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1]高闰青.“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体系的构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9-73.
[2]高闰青.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大学:学术版,2012(6):61-64.
[3]李季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12(7):3-6.
[4]朱旭东.论国培计划的价值[J].教师教育研究,2010(6):3-25.
[5]虞永平.《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化理论基础[J].学前教育研究,2012(7):7-11.
[6]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41-46.
[7]冯晓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J].学前教育研究,2012(10):3-12.
[8]刘占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2012(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