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之风 山高水长——读岳南《南渡北归》
2013-08-15湛承芳
湛承芳
“洛阳文物一尘灰,汴水繁华又草莱。非只怀公伤往迹,亲知南渡事堪哀。”这是冯友兰在蒙自南湖所做的古体诗,亦即“南渡北归”一词的由来。岳南先生所著《南渡北归》,以详实的史料全景式再现了在抗战前后那风云激荡的历史时代中一批大师群体命运的剧烈变迁,那一代大师在大动乱时代中非同寻常的人生际遇及其所展现出来的令人景仰的大师风度,长久地留在读者心头,令人荡气回肠。
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一代大师的背影早已渐行渐远,而在作者岳南的《南渡北归》中,大师们一个个鲜活地向我们走来。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学识风度,他们的人格魅力,他们在艰难岁月中坚持学术研究的孜孜以求的精神,他们在朝不保夕的困境里,依然培养出大批成就斐然的人才,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如飘蓬、如浮萍,而愈见其性情节操,虽恍如隔世,却更令人感佩不已。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大师之风,山高水长。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从北平到长沙,从长沙到昆明,又从昆明到四川李庄,多灾多难的时节,颠沛流离的痛苦,不变的是对祖国的赤子丹心,不倒的是那高高飘扬的学术旗帜,它依然在敌机的轰炸中猎猎招展。梁任公不仅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作为清末政治家、文化大师影响深远,还极富远见的培养了两个大师级别的儿子梁思成和梁思永,他们分别在建筑学和考古学上卓有建树,在战乱时期保存古建筑以及通过考古为东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提供有力的证据,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北大之父”蔡元培,他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成为一座不灭的明灯。清华校长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之论在而今被高官和高楼渐染的高校不啻为振聋发聩之语。三百年来史学第一人陈寅恪沦落香港时,面对日军的威逼,不为所动,让我们看到了柔弱书生的骨气,而他在为王观堂写的祭文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更是穿云裂石,久久回荡在天际。他不仅仅是在赞扬王国维,也是那一代大师的精神写照。一代才女林徽因,在抗战胜利之后,结束了历时九年的颠沛流离,和家人一起回到了一直以来念兹在兹的北平。虽然受尽病痛折磨,她依然选择了放弃赴美治疗的机会,选择了“和祖国一起受苦”。我们不会忘记,新中国成立后,她参与了景泰蓝的设计,国徽的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我们也不会忘记,在老北京城墙拆卸之时,她和梁思成手抚城墙痛哭失声。在生命的最后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这位 “智慧女神”的化身,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我想,她的一生是当得起“一代才女”的称号,也对得起梁思成患难与共、比翼齐飞的深情,还有金岳霖对她“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哀挽和终身未娶的痴情。
一个个名字,犹如夜空中耀眼的星星,光芒四射。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陈寅恪、胡适、李济、梅贻琦、傅斯年、徐志摩、闻一多、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鲁迅、顾颉刚、吴宓……以往对于他们的了解,只是零零散散,一鳞半爪的,亦能一窥他们的精神风貌,令人神往。而《南渡北归》弥补了先前的缺憾,以大量的丰富的史实材料为我们全景展现了大师们的传奇,故事感人,资料翔实,注释材料也自成典故,书中还附有珍贵的书信、照片和地图,与文字相映成趣,更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
“大师远去 再无大师”是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深沉喟叹,我不禁想起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时代培养不出大师?声声叩问,敲在每一个国人的心里;殷殷期待,激起每一个学子的梦想。让我们再道一声:大师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