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的教劳结合理论与实践——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为例
2013-08-15刘圣兰
□刘圣兰
从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来看,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以下简称江西共大)无疑是我国当代教育史上一场重要的农村职业教育实验。江西共大因其在管理体制、办学形式、人才培养、招生分配等方面创造出众多特色鲜明、引领潮流的经验而一度被树立为职业教育的“样板”,在我国职业教育探索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江西共大已不复存在,但它在办学实践中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摸索出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对于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极大的借鉴和参考作用。特别是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思想的理解与实践,江西共大的经验弥足珍贵。
一、人的需要是江西共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仅有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还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人们的“吃、喝、住、穿”物质需要满足之后,就会产生“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精神文化生活及其他较高层次的需要。这些新的需要又激励着人们为进一步满足而不断去创新和进取。劳动者渴求知识,把获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等视为建成共产主义的生活所必需。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江西共大是以马列主义为理论渊源,又是在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直接指导下而创办的,关注和满足人的需要自然成为其教劳结合内在的出发点,在江西共大教劳结合的初衷及其具体措施中处处展现出这个出发点。
从江西共大教劳结合的初衷来看,新社会翻身当家作主的广大工农群众及其子女,特别是农村山区人民,为迎接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懂得现代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成为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劳动者,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山区。然而,由于旧制度的束缚、战争摧残等原因,江西的经济文化非常落后,工业多为一些作坊式的农产品初级加工业和手工开采业,广大工农劳动人民及其子女文化程度很低,文盲半文盲现象极为普遍。据统计,1949年全省人口1314万,每万人大学生仅1.92人,中等专业学校为6.05人,普通中学生为24.41人,小学生为344.88人,全省儿童入学率仅20%,文盲占全省人口的80%。[1]正是基于广大工农群众及其子女对文化知识的渴求,从群众的需要出发,江西共大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校方针,实行半工(农)半读,给广大工农子弟敞开了受高等教育的大门。
就江西共大教劳结合的措施而言,考虑到学生大多是文化程度比较低、劳动实践经验丰富而渴求知识、掌握科学技术的愿望又非常强烈的实际情况,江西共大在教学计划安排上,改变一般全日制 大学从普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螺旋式上升系统,要求文化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需要多少文化基础课就讲授多少,精简与专业重点关系不大的课程和教学内容,集中时间和精力学习专业课,从而既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必需的理论知识与生产技能,又使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先进的科学理论知识。至于教学方法,江西共大同样照顾到学生的需要。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课程普遍采用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专业劳动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教学生产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抽象的理论在生产实践中具体化。
江西共大的现场教学是根据生产季节、生产工序和教学的需要来安排次序和进度,把教学顺序与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学什么,做什么;做什么,学什么”和“边学边做,边做边学”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文化基础差但生产经验丰富的学生也能较好地掌握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江西共大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相结合,体现在依据资源条件和生产基地设置系科专业,一般只设农、林、牧等系科,在山区的分校以办林业为主,在湖滨地区的分校以办农业和畜牧兽医为主,少数分校可设园艺、茶叶、蚕桑等专业。由于江西属于多山丘陵地区,生产发展面临不少障碍,如红壤和冷浆田分布范围很广,中低产田的比例很大,高产良种缺乏;森林资源丰富,但造林存活率低,林木病虫害泛滥;红壤植棉产量不高等等,这些都是当时生产、教学、科研必须解决的问题。出于实际需要,江西共大将教学、生产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经常组织高年级学生结合专业教学和生产实践,选择以上生产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为试验项目,把科学研究与推广先进技术结合起来 ,在学校生产基地上开展试验。如江西共大黄岗山分校农学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他们开展的山沟冷浆田改造实验,11亩试验田的早稻亩产平均达到1116斤,比改造前翻了近两番。又如江西共大新干分校从1960年起,从各地引进27个水稻品种,进行良种区域化试验和校块对比试验,经过三年试验,找出了六个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亩产平均都比当地老品种增产25%-50%。[2]
二、人性化管理是江西共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手段
教劳结合活动实质上是一项管理活动,教劳结合效能的发挥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教劳管理行为涉及到各管理主体之间、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但要保证管理活动正常进行并取得成效,不能忽视管理主体作用的良好发挥。在管理活动中,人是当然的管理主体,而调动人的积极性自然而然要以人为本,彰显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最宝贵特征,正如自由也是最宝贵的特征。因为主体性不是别的,正是自由的表现,而自由来自主体性。人是有自我意识的实践主体、认识主体、道德主体和价值主体,也是有自我意识的自由主体。”[3]由此可见,在管理活动中,主体性集中体现为主体在管理活动中对客体的主动态度、能动作用和支配地位等。换言之,主体性就是作为主体的人在管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江西共大在教劳结合过程中,在关注人的需要的同时,实行人性化管理以高扬人的个性,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并把它作为其教劳结合的重要手段。这种人性化管理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用生产自给型和教学科研型双重管理方式彰显以人为本。江西共大属于“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非全日制学校,学校的大部分建校费和学生的口粮、生活费要依靠学生通过生产劳动自行解决。这样,学校除了要组织好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教学工作之外,还要按照一定的生产自给任务组织好生产。由于总校和各分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产条件差异很大,江西共大着眼于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以学生为本,摸索出了两种以人为本的教劳结合管理形式,即生产自给型的教劳结合和教学科研型的教劳结合。前者在以生产自给为主的前提下,本着解决学生的学习费、生活费问题,保证学习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坚持教学和科研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原则,尽量结合专业要求,做什么就学什么、研究什么,在生产中找新问题和活教材进行教学和研究。师生一起劳动,大搞实验,大胆革新技术,试制新产品。因此,这种管理方式,既解决了学生的学习费、生活费,又使学生学到了很多生产中的实际知识,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总校师生为筹集建校经费和学生生活费,在远赴大港山采伐竹木生产中,学到了毛竹植物学和毛竹采伐作业,熟练地掌握了毛竹生产技术,还通过设计架设各种架空索道从理论上修订了架空索道的垂直和安全系数公式。后者围绕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这个中心问题,参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安排了一些以教学为主的生产劳动,并依据科学研究的规划设置生产内容。在这种管理形式下,学生一面学习,一面生产,一面系统地学习和 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了解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方法,一面通晓本专业的基本生产流程。通过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使学生奠定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增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另一方面,用系场合一、班队组合一的管理体制突出人的主体性。江西共大初创时,因管理问题而导致教劳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为密切教劳结合,化解教劳之间的矛盾,实现自给,江西共大从1960年起革新管理体制,采取系场合一的做法,即系科与场(厂)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把与专业对口的、规模适应的生产基地分别划给各系(科)管理,学校把教学、生产、科研的任务统一下达到系(科),由系(科)统一计划,统一安排,统一调度。”这样,系主任就是场(厂)长,生产人员就是教学人员,学生就是生产基地的主要劳动者。后来,出于学生学习需要,江西共大在系场合一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又推出班队组合一的管理体制,把教研组、生产队、教学班统一起来,将任务和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教师、技术工人和学生身上,班级的教学、科研、生产任务由教师、技术工人、学生共同讨论确定。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教师既当教员,又是生产技术员和科学研究员。除完成教学任务以外,为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生产劳动,熟悉生产的操作技能,教师必须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主动向实践学习,向有丰富生产经验的工人农民学习。同时,学生在生产实践和书本理论学习中碰到的各种疑问,会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各种新的知识,了解最新科技研究成果,积极地、主动地开展科学研究。学生则既是学习者,又是工人、助理研究员。为做好工人、助理研究员的角色,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认真学习掌握书本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难题。学生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选择生产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课题,利用生产基地自主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工人,既要管理生产、指导学生生产劳动,又要凭其特长辅助教学和科学研究,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促使他们主动去提高文化水平,补充理论知识,推动他们结合生产实际提供研究课题,积极辅助师生的科学研究工作。由此可见,系场合一、班队组合一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了教师、技术工人、学生三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凸显了教师、技术工人、学生三方的主体地位。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江西共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根本目标
尽管江西共大教劳结合把人的需要视为出发点,把人性化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作为重要手段,但是其归宿和根本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理解,江西共大尽管存在着某些认识上的不足和片面性,可这并不影响、改变它对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追求。江西共大自创建以来,就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而开展,其教劳结合努力奋斗的目标当然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江西共大在办学实践中,主要采取改善知识结构和提高技能水平的实际举措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对于知识结构的改善,江西共大主要通过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相结合、现场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学生产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教学生产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教学改革与师资改造相结合等教劳结合措施,使学生既锻炼思想品德,提高阶级觉悟,培养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又可以活学专业理论知识,学到生产实践经验,了解生产过程,熟悉操作技术;既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熟练地掌握生产劳动技能和专业技能。这样一来,政治与业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就密切地结合起来了,学生的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实现了江西共大把学生培养成为又红又专、体脑结合、学用一致、能文能武的全面发展的新人的培养目标。
在技能水平的提高上,江西共大的教劳结合,以自己的“没有劳动实践的锻炼就不能真正解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劳动观为指导,要求学生必须接受劳动锻炼。江西共大的劳动锻炼分一般劳动与专业劳动两种,前者所有的学生都需参加,后者仅限于专业学生,但两者共同的旨趣就是实现教劳结合。与此同时,江西共大还特别重视学生的专业学习,根据生产基地设置专业以优化专业学习的条件,改进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制定适合半工半读需要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突出专业学习。这些教劳结合的专业学习路径和劳动锻炼,使学生可以在生产实践中获得经验知识并掌握专业技能、生产技能的同时,还可通过专业学习将经验知识上升为理论知识,从而避免只获得现成书本上的知识即理论知识,或偏于感性和局部的知识即经验知识,而把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最终掌握比较完全的知识。只有这样,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学生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德、智、体三育并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用结合,红专结合,消除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这 就是江西共大人的全面发展观。
四、江西共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现实启示
(一)要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诉求
教育作为一项塑造人、完善人、发展人的育人实践活动,其关注的重点必然是人,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是任何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和内在诉求。不仅如此,现代生产本身也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显然,职业教育概莫能外。从江西共大的教劳结合来看,江西共大始终坚持把人放在首要地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引导和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党的教育方针、办校方针,正确认识劳动的意义和劳动者的价值,使师生既懂得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又围绕解决学生的发展问题,牢牢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4]的马克思主义主张,大力加强生产基地建设,根据生产基地和资源特点设置专业系科,把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成为既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又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全面人才。正如刘俊秀指出的那样:“只有一面劳动,一面学习,才能真正使业务和政治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工农知识分子化,知识分子工农化;才能够培养出既有革命理论、又有劳动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的全面人才。”[5]对于职业教育,历来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它只将“有用”、“实用”作为职业教育的价值诉求,忽视职业教育提高个体素质、开发学生潜能的功能。简而言之,职业教育只要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着眼于学生的生存本领和职业存在就行,用不着“谋个体全面之发展”。但是在人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重视的今天,职业教育如果不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就不能适应现代生产发展的要求,就不能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真正结合起来,更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要创造职业教育发展的条件
纵观江西共大的教劳结合不难发现,江西共大摸索出的教劳成功经验是与其积极创造教劳结合的条件分不开的。江西共大积极创造教劳结合的条件,一般是通过创建生产基地架起教劳结合的桥梁、实施人性化管理激发教劳结合的活力、改革教学消除了教劳结合的障碍、改造师资队伍装备教劳结合的指路人等措施而展开。可以说,积极创造教劳结合的条件是保证江西共大教劳结合成功的关键因素。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领域、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需要遵循教育的内外规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可不兼顾,学生的成才规律、个性特点不能不考虑。这样,它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些因素或条件的制约。因此,要推动当下职业教育的发展,首要的是必须积极创造职业教育发展的条件,并将此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要务去贯彻执行。唯有如此,职业教育才能得到持续快速地发展。
(三)要拓宽职业教育发展的渠道
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拓宽职业教育发展的渠道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江西共大的教劳结合并没有满足于它既有的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专业教学与专业劳动相结合等渠道,而是不断探索、致力于拓宽。为此,江西共大着眼于解决生产劳动过程和教学过程碰到的难题、新课题,集合教师、学生、工人三方力量,探索出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教劳结合渠道,使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劳动相互促进并共同提高。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也因此成为江西共大教劳结合的一大亮点。对此,江西共大总校第一任党委书记汪东兴为共大校长工作会议作的报告中,曾明确指出: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充分地表现了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面的鲜明特色。不仅如此,生产基地与系科设置相统一也是江西共大教劳结合的另一大亮点。依据生产基地的实际情况设置系科专业、创设校办工厂,校企紧密合作,消解教劳结合的各种矛盾,使不同出身、不同观念、不同文化水平的学生都能在教劳结合的熔炉中得到改造和提高。江西共大多方面拓宽职业教育发展渠道的实践经验为今天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危仁晸.当代江西简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91.
[2]黄定元.探索中国农村教育发展之路[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7:32-33.
[3]陈刚.人的哲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41.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6-557.
[5]共产主义劳动大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60: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