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学结合机制构建现状及对策探析
2013-08-15陈红媛
◆陈红媛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是一项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高校“思政课”教学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重要阵地和渠道,如何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有关力量,形成学校、社会与家庭和谐互动的“思政课”教学结合机制,实现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结合机制构建现状
机制是指一个系统的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及其形成的综合效应或社会组织、机构的内部结构及其运行原理。“思政课”教学结合机制是思政课”教学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过程中,使思政课”教学系统各个要素的力的方向努力朝向“思政课”教学的目标,使各个要素的形成的合力方向一致、有效实现教育目的的综合效力的一种机制。
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进一步改善“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必须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结合机制的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涉及到宏观和微观因素,学校、社会和家庭因素相互支持和配合,目前,有些因素影响“思政课”教学结合机制的构建。
(一)高校内部“思政课”教学资源整合不到位
1.全员育人资源待整合
高校的“思政课”教学者是一个大概念,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学工系统的教师、辅导员,还应包括专职思想政治教育者、一般任课教师、专业教师、教学及行政管理人员、为教学、行政提供服务的教学辅助人员,形成教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良好场景。
目前,高校教师的观念存在偏差:有一部分任课教师,把育人认为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各级领导、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和责任,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文化课教师只负责传授文化知识,专业课教师只负责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至于学生是否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没有进入自己的职责范围。教师应该是育人是天职,每位教师都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高校管理人员的认识存在不足:高校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的领导,特别是高校及各学院的领导班子,是学校的灵魂,一言一行,在教职工中有导向作用和表率作用。都能明白高校的办学应服从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宗旨,应承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但在具体的实践中,政策的制度中,又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生命线的地位。
2.全程育人资源结合待加强
全程育人应包括学生从进入高校到毕业走入社会,成为从业人员之前的在校过程中,高校必须对大学生展开教育,包括各个年级、各个阶段、各门课程的递进、思政课、专业课、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的指导;成长、成人和成才教育结合;每时每刻的教育。目前,高校缺乏这些资源整合。
3.全方位育人资源结合待改善
全方位育人资源结合包括课内和课外资源、网上与网下资源、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资源的结合。但结合不够,表现如下:
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整合不够。高校不仅要注重课堂内容的政治化,还要注重课堂内容的生活化、具体化,做到“三贴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体现时代特征的相关信息添加到课堂中来,增强课堂内容的新鲜性,保持课堂内容的与时俱进。
“思政课”与专业课、文化课、其他教育力量互动不够。专业课与“思政课”在育人功能上有时出现两张皮,不是一个声音。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无论思政课,还是专业课、人文课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这应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师工作的主要价值取向。党委、行政、学生处、团委、思政课、班团组织、社团,都要发挥各自优势,加强互动,形成教育合力。校园文化活动应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社会生活与课堂教学结合。
(二)高校外部“思政课”教学资源整合有待加强
其一,社会的多元化。多元社会是一个社会组织多样化、社会生活领域独立化、经济成分多元化、分配形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人的个性独立化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促使个人更关注于自身利益,导致社会整体利益越来越不清晰。
其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市场经济强调效率,讲求实惠,追求利益最大化。
第三,家庭教育的缺失。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这使得整个家庭的活动都以孩子为中心,导致孩子养成了过分依赖父母的习惯,只知索取而不予回报;造成大学生成长中责任意识的先天不足,意志力和心理承受力差,经不起打击,面对问题选择回避或采取不负责任的极端方式处理,社会责任意识极弱。这都不利于大学生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形成。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结合机制构建价值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高校“思政课”教学结合机制构建,能够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整合环境,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吸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之外,更能在课外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发展自己的特长、满足自己的兴趣、陶冶自己的思想感情、优化自己的智能结构,使自己在课堂中学习和吸收的知识得到巩固,并使得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正确理念和价值观。保证了学生的所学所得与所见、所闻保持和谐一致,从而保证了学生的内心思想与外在言行和谐一致,身心获得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层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大学生的“思政课”教学面临严峻挑战。在新时期要与时俱进,进行新的探索,“思政课”教学决不单单是“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事,也不只是学校的事,还应该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宽广的社会实践活动。它需要高校内部各部门、各教育环节之间紧密结合与协同运作,进而形成整体教育合力。高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在各个环节中进行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做好各自工作。克服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局限性,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认为,青年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佼佼者,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中流砥柱。当今,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各个领域正发生深刻的变化,诸如市场经济的盈利性,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国际形势的多变性,社会上腐败现象增多,社会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就业难度增大,等等,这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结合机制,能及时解决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间的思想问题,有助于能够保持社会政治的长期稳定,保证大学生走上社会以后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而达到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有利于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以及社会与家庭相互间协同运作的互动体系,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将更好地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和谐互动,从而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结合机制构建对策
(一)树立”三全”教育观
树立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大教育观,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多维力量综合作用的组织设计,以党务、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网上网下多位一体的体制创新,以教育、监管、评价有机结合的机制创新,以计划、经费、赏罚、保障跟进到位的制度创新的资源整合路径和构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建立“五级”联动机制
高校党委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学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学校党委、思政部和团学组织、“思政课”教学教师、班主任和学生政治辅导员、班委会和班团支部相互协调配合的“五级”联动机制,从组织上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完善党委书记、院长亲自参与“思政课”教学的制度。高校党委要通过文件和制度,形成高校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积极配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核心,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
(三)运用“八结合”教育途径
在新时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新的探索,找到既符合“思政课”教育教学基本原则和教育教学规律,又切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和特点的新途径,构建培育和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亲和力的长效机制,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八结合:第一,“思政课”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第二,“思政课”教学与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教育的结合;第三,“思政课”教学和文化教育以及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第四,“思政课”教学与大学生闲暇生活教育的有机结合;第五,“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第六,“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的有机结合;第七,“思政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第八,“思政课”教学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
(四)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整合的理论体系框架
为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结合,促进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和措施上进行相应调整,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整合的理论体系框架,进一步改善制约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条件保障。包括制度保障、组织保障、经费保障、时间、场地和人员保障,形成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
[1]姚本先,杜松涛.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8).
[2]章小朝.关于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
[3]郑红莺.美国学校德育途径方法借鉴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