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教学流派概览

2013-08-15安徽

作文教学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素描作文教学

安徽

作文难教,作文难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破解作文教学难题,自上个世纪中期以来,小语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就开始了不懈的探索。通过研究和实验,在全国产生了一些有较大影响的作文教学流派。这些作文教学流派自成体系,各具特点。在新“课标”理念下,我们宏观地来看这些流派及其所蕴含的教学思想,相信会为我们今天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作文分步训练

中央教科所张田若教授,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小学作文教学的经验,率先提出,作文训练应分“三步走”:第一步,一年级进行口语训练;第二步,二年级进行写话训练;第三步,三至六年级进行作文训练。

山东烟台市教研室的李昌斌、马兆铭老师经过研究和实验,认为第三步“作文训练”横跨三、四、五、六四个年级,阶段性不明确,也体现不出三年级训练的特殊性。因为,三年级是由一二年级说话、写话训练向高年级作文训练过渡的年级,应以段的训练为主,应单独作为一个训练段,可以叫做“片段训练”。这样,“三步走”就成了“四步走”。“四步走作文训练”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条线索”。一个中心是:发展思维与发展语言相结合。两条线索是:一条纵线即“四步走”;一条横线即观察、阅读、作文三结合。“观察”侧重于发展思维,做到言之有物;“阅读”侧重于发展语言,做到言之有序;“作文”是二者的综合运用,是“有物”和“有序”的有机结合。

二、作文素描训练

上海市的吴立岗、贾志敏等同志认为,小学作文“四步训练”,相对于“三步训练”来说,是个进步。可是经过三年级的片断训练,立即让四年级学生独立地写命题作文,值得商榷。因为四年级开始进行简短记叙文的篇章训练,而要学生掌握简短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中心明确,还必须由老师“扶着”走一段路。也就是说,四年级(至少是上学期)也应该单独作为一个训练阶段,可取名为“半独立的篇章训练”。因此,比较科学地说,小学作文应该分成五步走,即一年级,口语训练;二年级,写话训练;三年级,片断训练;四年级,半独立的篇章训练;五、六年级,独立的命题作文训练。其中三年级和四年级是两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作用,不可等闲视之。

另外,通过对上海市许多学校的调查,吴立岗、贾志敏等同志发现,三、四年级学生作文的主要问题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原因何在呢?一是学生不会观察,不会想象,即形象思维能力十分薄弱;二是他们的生活知识和常用词汇十分贫乏。据此,他们借鉴美术教学的经验,创造了一种适合于三、四年级的作文教学形式——素描训练。所谓素描训练,就是以观察实物、实景或一个实际过程作为内容,以片断和简单的篇章作为形式,将描写和叙述结合起来(即运用“白描”的手法)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记叙文训练形式。什么叫素描训练呢?请看一个以观察实际过程为途径的素描课例。

“丁零零——”上课了。这是一堂三年级的作文课。只见一位女教师走上讲台,亲切地对同学说:“今天,我们继续进行动作素描训练。我当演员,演出的内容是‘寻找钢笔,准备点名’。请大家仔细观察我的每一个动作和神态,然后把这个动作片断写下来。”接着,教师两次逼真地表演了自己设计的动作。

“我的表演都看清楚了吗?”

“看清楚了。”

一问一答之后,教室里立即响起了一片沙沙的写字声。不到二十分钟,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表示自己已经写完。教师指定几位同学上台朗读了各自的作文。对同一过程,有的同学善于观察,有的同学富于想象。写法各异,琳琅满目。试举两例说明:

1.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过以后,语文教师缓步走上讲台。她打开点名册,一张一张地翻阅着,终于找到了她所需要的那一页——现在可以点名了。可是一摸胸前的口袋,钢笔不翼而飞。咦,怎么搞的?老师把上衣和裤袋里的东西全部掏出来,仍然不见钢笔的踪影。她莫名其妙地搔搔后脑勺,凝神思索起来……对了,一定在讲义夹里!她提着讲义夹,轻轻地抖动一下,“啪”的一声,一支钢笔滑到讲台上。老师的双眉舒展开了,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她捏住钢笔,先看看点名册,又看看全班学生,然后开始点名。

2.语文课开始了,老师不紧不慢地走到讲台前,用亲切的目光环视了全班同学,然后打开点名册,仔细地翻阅着,找到了写着“十一月二十二日”的那一页。她习惯地用手到胸前去掏钢笔,可是真糟糕:钢笔不见了。看看讲台上,没有;掏遍了所有的口袋,仍然没有。老师用手轻轻地拍打着脑袋。办事一向很仔细的语文老师今天怎么做出丢三落四的事情?我注视她的一举一动,焦急得心好像要从嘴里跳出来……忽然老师的眼睛一亮,她把讲义夹轻轻地一抖,一支绿色的钢笔“啪”的一下掉在讲台上。老师拿起钢笔,微微地笑了一笑,仿佛对我们说:“真对不起,由于我的粗心,浪费了你们两分钟。”

素描作文训练,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素描的内容可以由简到繁地进行设计。三年级进行片断素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片断的各种基本结构(概具式、连续式、递进式、并列式)以及相应的写作技能。四年级进行叙事素描,可以使学生掌握简短记叙文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和基本结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学会正确地确定重点和表现中心。因此,素描训练可以为高年级进行独立的命题作文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二,素描训练以静物、动物、自然景物以及师生日常生活片断的演示为内容,可以帮助学生逐步积累生活知识和常用词语。这些内容又多为反映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把它们引进课堂,可以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有话想说,有情想抒,并且受到感染和教育。因此,素描训练不仅帮助学生解决文字表达的问题,同时也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和提高思想水平。

第三,观察作文的形式很多(如参观访问记、观察日记等),而素描训练可以在教室里或校园里进行,简单易行,便于教学操作。而且它的内容比较单一,易于逐步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第四,素描训练可以当堂作文,当堂评讲。既使学生受到独立写作、独立修改的训练,又可以减轻师生的负担。

从一九七九年起,作文素描教学先在上海部分学校试验,后来很快推广到浙江、江苏、广东,现在全国各地仍有不少学校采用素描方法进行作文训练,收到很好效果。

三、作文分格训练

东北的常青老师提出“作文分格训练”。他认为作文训练可以像篮球训练一样,先练传球、带球、投篮、进攻、防守这些“单项动作”,然后再进行“综合训练”。根据研究,他把基本的写作能力划分为265个“格”,即265个作文单项训练内容。如写人格、记事格、景物格、章法格、形式格。每个“格”里再细分一些小“格”。如,写人格又分外貌格、动作格、内心格、对话格。“格”可以用公式表示,如对话格,其表现形式为:人+话;人+动作+话;人+动作+表情+话;人+心理活动+表情+动作+话。具体实例:

人+话——她说:“我是干部,不能走!”

人+动作+话——她摇摇头说:“我不能离开岗位。”

人+动作+表情+话——她咬着嘴唇,轻蔑地看了敌人一眼说:“没有什么可说的。”

人+动作+表情+心理活动+话——她抬头望了望众乡亲,像在向众乡亲告别,然后两眼狠狠瞪着敌人,大喝一声:“想要我投降,办不到!”

这265格,每一格都配有这样的范例,由易到难,由简而繁,逐格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分格训练注重言语形式的归纳,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特别是对于指导学生如何将语言写得生动、具体、形象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常青老师为小学五个年级编写了五册写作分格训练的配套教材。常青老师的“分格作文训练”是单项作文训练成功的案例,在东北地区有一定的影响。

四、读写结合训练

广东省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认为,“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小学语文学科的知识虽然包罗万象,但必有其内在的规律和联系。丁老师对小学语文课本中约占80%的记叙文,从语言结构、文章表达与思维逻辑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其中亦有规律可循。比如,凡是记叙活动场面一类的课文(如《一次科技活动》),其共同思路是:活动的时间、地点——环境的布置、现场气氛——活动的过程——结束后的感想;凡是描写环境一类的课文(如《海滨小城》),其共同思路是:简述位置或总述全貌——按观察顺序(地序、时序等)写——总结或感想;凡是参观一类的课文(如《人民大会堂》),一般的思路是:参观的时间、地点——大概情况(总写)——参观顺序(分写)——参观后的感想;凡是记一件事一类的课文(如《第一次跳伞》),一般思路是:事情的发生(简写)——事情的经过(详写)——事情的结果(简写);凡是描写小动物一类的课文(如《松鼠》),一般的思路是:总说外形特点——分述身体的主要部分——介绍生活习性——说明用途;凡是写人一类课文(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般的思路是:介绍人物——以事(一件或几件)表人(通过动作、语言或心理活动写其特点)——总结人物的思想品质或抒发感情。

丁有宽老师对此进行了归纳,归纳出记叙文读写的五十条规律性知识,称之为“记叙文读写训练50法”。他把来自课文的这“五十法”,既作为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了解作者如何叙事、状物、写人,怎样表达思想感情和安排篇章结构的一把钥匙,又作为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借鉴。

随着我国油气产业的发展,剩余资源中“边、低、难”资源的占比越来越大,因此油气田开发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一些深井、超深井已纳入必将实现的目标。套管作为连接地面和油气生产层的重要通道,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钻井安全和油气井的使用寿命[1]。在超深井下套管过程中,由于套管尺寸比较大,固封段长,所以井口的载荷大,给下套管作业带来了许多难题。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保障下套管的顺利进行。

在此基础上,丁有宽老师提出了在全国独树一帜的“读写结合五步训练”。具体是:

第一步(一年级):以字为重点,从句入手。侧重练习一句“四素”(时、地、人、事)完整的话。

第二步(二年级):以词句为重点,从段着眼,从句入手,侧重练好九种句群(连续句群、递进句群、概具句群、总分句群、并列句群、主从句群、点面句群、因果句群、转折句群),而以前5种句群为训练重点。

第三步(三年级):以句段为重点,从篇着眼,从段入手,侧重练习八种构段方式(连续式、递进式、概具式或具概式、总分式或分总式、先点后面或相反、先记叙后抒情或相反、先概括次记叙后抒情式、对比式)。兼及文章开头五法(交代“四素”开头、开门见山开头、提出问题开头、描写引入开头、抒发感情开头)和结尾五法(事情结果结尾、点明主题结尾、展示未来结尾、抒发感情结尾、描写结尾)的读写训练。

第四步(四年级):以篇章为重点,着重进行谋篇五法(审题、立意、选材、组材、修改)训练,兼及叙事四法训练(按事情先后顺序、按时间先后顺序、按地点转换顺序、综合顺序)。状物五法(自然景色、建筑物、植物、动物、场面)训练。写人八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活动描写、人物综合描写、一事表人、几事表人、几方面品质表人)训练。

第五步(五年级):综合训练,以培养学生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为重点,达到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五步读写系列训练,包含着有计划地依次完成上述50个基本功的训练,以及与50个基本功相对应的近300题次的训练。这些都体现在丁氏主编的有较完整体系的10册读写结合实验教材之中。

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既抓读又抓写,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在东南沿海地区乃至东南亚等国都有一定的影响。

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无论对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还是阅读教学,都有许多启示。阅读教学不能只走“情感”路线,不能只让学生去体验、谈感受、去美读,学生泪眼涟涟的课不见得是好课。过分追求情感体验,会将阅读教学引向虚无,会让学生两手空空。我们要在一定程度上,关注“课文是如何表达的”,更要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表达”。只有这样,学生的双脚才会坚实地踩在语文学习的大地上。

五、先放后收训练

北京景山学校的刘曼华等老师认为,集中识字促进了小学作文教学的提早起步。通过提前识字、大量阅读和抄书、造句、听写句子与段落、看图写话、写片断、写日记等练习,使绝大多数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能在教师辅导下写出三四百字的短文。这样,就为三年级作文打好了基础。

三年级作文训练如何进行?刘曼华老师并不主张从局部到整体的分步训练或分格训练,而是主张“先放后收”,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训练。他们认为三年级是作文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是要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解决“作文难”的问题。二是要充分发展学生连贯语言的能力,让他们把文章写“开”,把笔头写“顺”。三是要引导学生写真情实感,做到不抄袭,不假编,不瞎套,不硬挤,一开步就把路子走“正”。因此,应该运用“放胆文”的形式进行训练,即让学生放开胆子去写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三年级是鼓励学生把文章写开,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到四、五年级再教会他们对文章进行“剪裁”,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六、活动作文训练

上海大学的李白坚教授提出“活动作文训练”。活动作文训练是一种以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一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在作文课上设计可供记叙的生动、活泼、有趣的游戏演示活动为作文内容,通过游戏演示活动,激发学生情绪,诱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从思维到文字的转化,并大规模提高思维创造力及写作水平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

李白坚教授的活动作文教学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小学部分称“快乐大作文”,初中部分称“趣味大作文”,高中部分称“创新大作文”。三个阶段在教学内容上,既相互独立又前后衔接,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心理层面来看,活动作文顺应了儿童好动、好玩、好奇的天性。在课堂上,师生现场创生写作素材。在活动中,学生亲身参与或亲眼目睹,感受真切,勿需在记忆的储存中艰难地提取素材。学生在充满竞争与激情的氛围中,轻易解决了“写什么”、“怎么写”和“为什么写”这三个作文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在上个世纪90年代风靡了全国很多地区,受到许多师生的欢迎。

七、自由作文训练

进入21世纪,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人们在反思传统作文教学的基础上,认识到传统的作文教学要求偏高,限制较多,过于追求统一,束缚了学生的手脚,限制了学生的表达,熄灭了学生的灵性,偏离了作文教学的本质,很多学生是“为了作文而作文”。因此,有人主张作文教学应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写作规律、促进个性发展,要冲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努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把表达的权利还给学生。即在保障“单元作文”训练质量的同时,给自由作文以应有的地位,大力进行自由作文训练。

自由作文训练有六个基本要素:一是我手写我心,即尊重学生的表达自主权,我手所写皆为我心所愿。二是一切皆自由,即在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上,完全“放开”——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三是引导三“关注”,即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课内外阅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四是力度要适宜,实践证明,自由作文一般每周写3-4篇较为适宜,其中周末可固定写一篇。五是简批快反馈。在作文批改上,改传统的精改为简批,实行当天写作次日反馈。六是重视点评鼓励。教师在反馈点评中,应以赏析优美文段为主,赏析点要多,赏析面要宽,要多看个体的纵向进步,少做群体的横向比较,着重引导学生在赏析中相互学习,在借鉴中共同提高,在体验中激发和保持写作激情。

自由作文训练,为学生拓展了一个尽情展示、多向交流、充满温馨和活力的言语表达空间。学生在作文中学会了观察体验,促进了课内外阅读,增强了写作信心。其结果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实现了绝大部分学生由“要我写”为“我要写”的转变,大面积提升了学生的表达水平,使师生双方都处于一种美好的读写期待和持续的表达冲动之中。

上述流派和主张,代表了自上个世纪中期以来,我国作文教学的研究水平。了解这些流派的特点和思想,相信会对我们今天科学地认识作文教学规律,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素描作文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武汉素描
素描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跟踪导练(一)4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凡·高的早期素描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