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内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3-08-15赵瑞芳

中小学电教 2013年11期
关键词:课例电子白板培训

☆赵瑞芳

(温州市温江区电化教育馆,浙江温州 325000)

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课程改革探索的不断深入,为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教育部于2005年4月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并相继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我区从2008年组织实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通过完整的培训计划、常规的课例研磨、多样的评比竞赛等方式,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教育技术装备的兴趣与应用能力有了大幅提升,这也为我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有丰富的内涵,《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提出一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体系结构包括四个维度的能力素质: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应用教育技术的社会责任。因此,我区在培养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过程中,充分把握到这四个方面,并结合我区教师教育技术实际水平开展了“三位一体”的提升工程。

1.持续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培训是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最重要和快捷的方式。多媒体系统进入教室后,我们首先开展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基础培训。通过推荐、考核,从各校选拔出一批教育一线现代教育技术能手,成立区级培训学习小组,通过集体授课方式,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全区所有教师的基础培训,对现代教育技术有了初步认识和使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不断更新和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我区启动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依托四川师范大学网络资源学习平台和由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编的《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初级),围绕“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的主线,通过面授和网络培训两种方式,建立区内班级,选拔优秀教师辅助网络指导教师学习过程,严格批改每个学习阶段作业,解答教师难题,汇总阶段学习情况。学习合格的教师参加教育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试,不合格教师将重新学习,直到合格为止。2013年底我区将完成区内年龄范围内所有教师的初级培训。这样的学习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媒体使用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教师普遍反映收获很多,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有了全新的理解。

在培养教师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的同时,还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为此在装备到校后,我们及时组织公司对教育技术装备开展专题培训,使教师们熟悉产品,能迅速进入使用状态。此外,还组织多媒体软件制作、交互式电子白板(液晶电视)等专题培训。

2.定期开展课堂案例展示,探讨教学实际应用

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最终是要应用在教学中,反映在课堂上,表现在学生学习效果上的。仅有培训而没有教师的亲身参与,教师就无法深入体会现代教育技术是如何与课堂教学结合的,无法体会使用过程中的新发现、遇到的新问题。能力的建设也显得空洞和单薄。为此,立足于教师教学一线,我区根据学校发展水平,有序推进了现代教育技术课堂展示。

根据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个性化配置,我们主要开展了五种类型的课堂案例:非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课例展示、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例展示、交互式液晶电视课例展示、网络环境下的课例展示和一对一环境下的课例展示。例如:由装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学校推荐一名教师承担交互式液晶电视课例展示,首先建立由学校教研组、区级教研员和电教馆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磨课小组,经过1-2次磨课,从媒体使用、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多个角度研讨展示课例,最终形成比较成熟的教学案例,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展示,并对观摩教师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通过教学展示和面对面交流,教师们能详细讨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点,使用得是否恰当,不足的地方如何改进,通过这种方式很好地解决了培训中应用无法“落地”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对教育技术应用的思考。如:2012年在我区东大街一小开展“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展示课,部分观摩的学校行政领导深受启发,主动提出装备电子白板的想法。

我们成立了区级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心组,由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高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中心组的成立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深入教学课堂的应用展示、教学研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评比竞赛,不断激发教师探究热情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承担者,教学任务重是教师的真实反映。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观念,持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这又为教师带来了一定压力,因此,如何在日常教学任务之外,激发教师不断探索和自我提升的热情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我们遵循“有效、适量”的原则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师评比竞赛活动,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既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肯定了教师的能力,又能不断挖掘优秀教师,树立优秀典型。

按照“严密活动方案、细化活动组织、关注活动过程、力推活动典型、收集上报资料”的原则,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①技术水平方面:多媒体软件大赛;②经验总结方面的教育技术装备论文评比;③实际课堂应用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赛课。多年的活动经验告诉我们:一是要注重活动主题的大力宣传,通过网络、深入学校等多种途径,让广大教师知道有这样一次展示的机会;二是要注重活动过程的指导,有些学校和教师往往呈现出“有心无力”的状态,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指引一个方向,加一把力;三是要明确活动不是为开展而开展,而是为了提升教师水平。因此,完全可以依托活动开展专项培训和研讨活动,推动活动的纵深发展。

三、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原则

1.理论联系实践原则

学科教师提升教育技术能力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教师期望利用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改良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而这本身也是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初衷和主要目的。这就要求不能局限于培训这一种方式来提高教师的能力,而要通过多上课、多研讨的方式,加强教师之间、专家与教师间的沟通,通过指导和交流提高教师水平。

2.参与性原则

教育技术能力是涉及理论、方法和技术三个层面的综合能力,也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能力,亲自参与和体验可以降低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难度,对教育技术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这就要求教师成为能力建设的主体,尽可能自主地学习、自主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持续性原则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而非单一的技术技能,无法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培养。因此,要根据区县发展实际水平,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深入能力的建设和提升,将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深入教师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实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

在几年的摸索和实践中,我区形成了一套“三位一体”的能力培养模式,全区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当然,这些措施还不够深入,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来自不同学科,在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分学科逐步推进,如何通过课题推进应用、提升水平,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努力。在今后我区将进一步加大应用与研究力度,不断提高教师水平,促进装备效益的真正发挥。

猜你喜欢

课例电子白板培训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课例
巧用电子白板 激活英语课堂
电子白板助力初中化学教学改革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阅读教学中的巧用